「風·雅·頌」--明清以來名家扇面書法展暨展品預覽

「風·雅·頌」--明清以來名家扇面書法展暨展品預覽

中國人用扇始自何時,就文獻記載來看,在堯時已有。所謂箑,吊於室中,用繩牽引,搖盪生風。舜作五明扇。周時武王玄覽,造扇於前,此應為障扇,大概以竹編成。楚襄王始用羽作扇。最遲在晉代已有團扇、紈扇之類器物了。宋、元以降團扇很普遍,明永樂年間,摺扇完全壓倒團扇,從此摺扇在中國盛行。

扇子書畫之風始於六朝。唐宋以降,扇面更為盛行,並且逐漸成為書畫作品的一種款式,豐富了中國書畫藝術的寶庫。明代之後,扇面書畫空前發展。明謝肇淛《五雜俎》:“吳中泥金最宜書畫,不脛而走四方,差與蜀扇埒矣!”摺扇流行之後,扇面上作題字作畫,風氣極盛。明、清以降,不僅官宦文士,包括商賈市俗,摺扇逐漸進入士大夫的審美視野,與士大夫寄情言志的諸般雅趣合流,莫不以手持名人書畫的摺扇上揮灑翰墨蔚然成風。

在中國書畫藝術中,扇面書畫是一種特殊的形式。它的載體具有實用意義,作為祛暑用具流傳於世。扇子主要有扇骨和扇面兩部分組成,因此評判其價值就考量這兩個方面。扇骨考究的製作工藝,體現出工匠的高超技藝;扇骨上絕妙的雕刻藝術,體現了雕刻者精細雅緻的藝術風格和巧奪天工的技藝;扇面上氣韻豐沛的書畫,通過清潤簡逸的筆墨,寄託文人高潔淡泊的情愫,提升了扇子整體的藝術魅力。

從藝術的角度,摺疊扇本身就是一種極富玩賞意味的形式,加上扇面多用雲母礬紙製成,有灑金、泥金,極其精緻美觀,書畫家面對這樣的形式媒介,自然精心從事,不敢稍有鬆懈,比之一般的創作當然更見經營匠心。由於有這些特殊的技巧要求,所以往往被一些書畫家們視為畏途。

書畫團扇、摺扇,其兩面大多一面作書、一面繪畫。扇面的形式不同於卷、軸、冊,因此,其書作技巧有所不同。首先,團扇尺寸形狀與冊頁接近,故而佈局佈局構思與冊頁相類。摺扇扇面外形上寬下窄,如果隨扇面環形書法,必然使形象傾斜,故書寫對要求所書寫的各種造型,均體現垂直關係。在扇面上書寫時則一般採用單行寫滿,雙行只寫半行的格式,以避免因扇面上寬下窄而造成上松下擠不協調的感覺。

在唐宋時代,扇面書寫已相當盛行,作為北宋“四大家”的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均有書扇的記載。明代中期,在經濟文化繁榮、文人薈萃的蘇州地區,崛起了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為首的“吳門派”創作了大量扇面書畫精品並流傳至今。祝允明以其傑出的書藝,不僅成為明代中期吳門書派的領袖,而且在整個書壇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後來諸如“清六家”、民國時期的“三吳一馮”等皆在扇面書畫藝術史上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

長期以來,中國書畫史的研究對於扇面書法的關注是相當不夠的,各種書法圖冊所收的作品,無不側重於軸、卷、頁。無疑,這對於全面認識傳統的扇面書法藝術,深刻地反映士大夫對藝術的雅玩心境,是一缺憾。正是在該層意義上,由蘇州市文藝之家、蘇州市書法家協會、蘇州市蘇扇文化研究會主辦,吳門書道館承辦,以弘揚傳統扇面書法藝術為己任,舉辦這樣一次集高雅、品位於一體的展覽,值得大家首肯。展覽的前期工作經過細緻遴選,精心編輯和展示這部薈萃明清以來丹青名手之作,更使近世摺扇團扇書法藝術獲得了全面系統的展示。本書入選了作品七十件,作者包括明清以來蘇州籍及部分客寓蘇州的已故書畫名家。本次展品中有清末文化飽學之士俞樾、陸潤庠、章炳麟、馮桂芬等扇面多幅,又有大收藏家龐萊臣、潘祖蔭二位大家的珍貴書作悄然亮相,同時又可通過欣賞當代吳門已故大家費新我、吳䍩木、蔣吟秋、宋季丁、祝嘉、程質清、錢太初、沙曼翁、瓦翁等前輩的扇面書法作品,盡顯當代吳門書派書家的藝術高度和蘇州作為首批中國書法名城和蘇扇制扇技藝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影響力。我們編印本冊的目的是,一方面通過採集扇面書法藝術這一特殊傳統藝術品,讓人們充分認識瞭解它的風貌;另一方面,期望全面展示扇面書法藝術,傳承、發揚和保護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

吳門書道,“風·雅·頌——明清以來名家扇面書法展”,得到了諸多書畫藝術家的熱情支持,慷慨提供了各自的珍藏,以饗同好。

趙羽 己亥立夏於翥風堂

風·雅·頌——明清以來名家扇面書法展

展覽時間:6月28日~7月28日

展覽地址:吳門書道館

「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

主辦單位

蘇州市文藝之家

蘇州市書法家協會

蘇州市蘇扇文化研究會

承辦單位

吳門書道館

協辦單位

蘇州趙羽設計有限公司

蘇州市綠野廣告有限公司

蘇州市泰伯廟吳門書道館文化保護中心

策展人

趙羽

「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

作 品 介

「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
「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
「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
「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
「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
「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
「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
「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
「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
「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
「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
「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
「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
「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
「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
「风·雅·颂」--明清以来名家扇面书法展暨展品预览

文化傳承不是一個人的苦行,道路雖然幽遠曲折,但我們一直在前行......

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讓摺扇成為我們的“文化”

而不是博物館裡面的“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