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山書法 惜春長怕花開早-稼軒詞《摸魚兒》賞錄


王樹山書法 惜春長怕花開早-稼軒詞《摸魚兒》賞錄

王樹山書法原文

南宋·辛棄疾《摸魚兒》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般勤,畫簷妹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王樹山書法 惜春長怕花開早-稼軒詞《摸魚兒》賞錄

此詞作於淳熙六年(1179)春。這年辛棄疾四十歲,已南歸十七年。在這漫長的歲月裡,作者原以為扶危救亡的抱負能得以施展,收復失地的策略能被採納。可是,事與願違。作者反而因此遭到排擠打擊,不得重用,接連四年,改官六次。這次,他由湖北轉運副使調官湖南。他以為讓他去他日思夜想的國防前線,並不如願,還是讓他去擔任主管錢糧的小官。行前,他的舊交王正之來接替他的職務(古人稱接替自己職務的人為“同官”),併為他置酒送行,他觸景生情,寫了這首詞,以此抒發長期積鬱在胸的苦悶心情。

王樹山書法 惜春長怕花開早-稼軒詞《摸魚兒》賞錄

這首詞寫了三層意思:一是憂慮國家前途;二是寫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和哀怨;三是,表達對南宋當權者的不滿。

上片寫景為主。主要寫春意闌珊,寫惜春、怨春、留春複雜情感。以“更能消”三字起筆,提出“春事將闌”,還能經得起幾番風雨摧殘這樣一個實際問題。表面上,"更能消"一句是就春天而發,實際上卻是就南宋的政治形勢而言的。抗金復國的大好春天已經不存在了。作者留戀春光,“惜春長怕花開早”。然而,現實是無情的:“何況落紅無數!”這兩句一起一落,表現出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落紅”,就是落花,是春天逝去的象徵。同時,它又象徵著南宋國事衰微,也寄寓了作者光陰虛擲,事業無成的感嘆。“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這兩句用的是擬人化手法,明知春天的歸去是無可挽回的大自然規律,但卻強行挽留。詞裡,表面上寫的是“惜春”,實際上卻反映了作者恢復中原、統一祖國的急切心情,反映了作者對投降派的憎恨。最後“惜春”、“留春”、“怨春”等複雜感情交織在一起,以小小的“飛絮”作結。

王樹山書法 惜春長怕花開早-稼軒詞《摸魚兒》賞錄

下片主要寫美人遲暮。詠史:“長門事”、“玉環”、“飛燕”。借陳阿嬌的故事,寫愛國深情無處傾吐的苦悶。這片分三個層次,表現三個不同的內容。從“長門事”至“脈脈此情誰訴”為第一層。這是詞的重點。作者以陳皇后長門失寵自比,說明自己雖忠而見疑,屢遭讒毀,不得重用和壯志難酬的不幸遭遇。陳皇后之被打人冷宮——長門宮,是因為有人在忌妒她。她後來拿出黃金,買得司馬相如的一篇“長門賦”,希望用它來打動漢武帝的心。但是她所期待的“佳期”,沒能如願。這種複雜痛苦的心情,對誰去訴說呢?“君莫舞”三句是第二層,作者以楊玉環、趙飛燕的悲劇結局比喻當權誤國、暫時得志的奸佞小人,向投降派發出警告。你不要太得意忘形,你沒見楊玉環和趙飛燕後來不是都死於非命嗎?安祿山攻破長安後,在被逼無奈情況下,唐玄宗把楊玉環縊死在馬嵬坡。趙飛燕在漢成帝死後被廢黜為庶人,終於自殺。“閒愁最苦”至篇終是第三層,以煙柳斜陽的悽迷景象,象徵南宋王朝昏庸腐朽、日落西山、岌岌可危的現實。

王樹山書法 惜春長怕花開早-稼軒詞《摸魚兒》賞錄

《摸魚兒》這首詞,內容是熱烈的,而外表是婉約的。使熱烈的內容與婉約的外表和諧地統一在一首詞裡,這說明辛棄疾是大手筆。用“肝腸似火,色貌如花”來形容恰到好處。這首詞抒寫情懷,深微處已窮及心理的最底層,輕柔處如絮絮耳語,激烈處則頭髮上指,筆勢變化,飛舞跌宕,詞林少見。梁啟超評此詞說: “迴腸蕩氣,至於此極;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藝蘅館詞選》)

王樹山書法 惜春長怕花開早-稼軒詞《摸魚兒》賞錄

這首詞藝術特點:一是用比興手法,創造象徵性的形象來表現作者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時局的關切。擬人化的手法與典故的運用的恰到好處。二是繼承了屈原《離騷》的優良傳統,用男女之情來反映現實的政治鬥爭。三是纏綿曲折,沉鬱頓挫,呈現出別具一格的詞風。表面看,這首詞寫得“婉約”,實際上卻極哀怨,極沉痛,寫得沉鬱悲壯,曲折盡致。

王樹山書法 惜春長怕花開早-稼軒詞《摸魚兒》賞錄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曾任耿京軍的掌書記,不久投歸南宋。歷任江陰籤判,建康通判,江西提點刑獄,湖南、湖北轉運使,湖南、江西安撫使等職。四十二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信州,長達二十年之久,其間一度起為福建提點刑獄、福建安撫使。六十四歲再起為浙東安撫使、鎮江知府,不久罷歸。一生力主抗金北伐,並提出有關方略,均未被採納。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愛國感情。

王樹山書法 內容源自網絡 請書友鑑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