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抗疫教學兩不誤 獲國家衛健委點贊“太棒了!”

海南抗疫教學兩不誤 獲國家衛健委點贊“太棒了!”

張秀峰與王會豪、符暢在武漢抗疫一線合影。

南國都市報、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4月12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4月11日,海南支援湖北抗疫的醫療隊員隔離結束全部歸隊。其中,有兩名來自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下稱“海醫二院”)的住培醫師隨隊凱旋。他們此次奔赴湖北抗疫,既救治了病人,也錘鍊了自己。

在武漢抗疫一線,他們上了生動的一課。進入隔離病房,他們就是戰士,跟隨帶教老師一起,收治病人、搶救病人,甚至與病人成為朋友。期間,還能與國內其他醫療隊老師一起學習,受益匪淺。

新冠疫情洶湧襲來,抗疫教學兩不誤。這種對住培醫師的教育模式,還受到了國家衛健委科教司教育處的點贊,“太棒了!今年高峰論壇期間,請他們來講講切身感受,也為其他年輕的住院醫師(住培醫師)樹立一個榜樣!”

海南抗疫教学两不误 获国家卫健委点赞“太棒了!”

海醫二院內分泌科住培醫師符暢,與國家醫療隊老師一同抗疫。受訪者供圖

20多人報名,去了2名

“我們也要上‘抗疫’前線”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海南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海醫二院內分泌科住培醫師符暢說,她從春節前就開始關注疫情,希望能出自己的一份力。因為疫情面前,沒有人可以是“旁觀者”。

當時,住培醫師能否參與一線抗疫,符暢心裡也沒底。

2月8日,海醫二院教學科硏部發出倡議:“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在疫情面前,我們已不僅僅是學生,我們是戰士!我們能給祖國交一份滿意的答卷!讓我們勠力同心迎接挑戰,眾志成城戰勝疫情。”

海南抗疫教学两不误 获国家卫健委点赞“太棒了!”

符暢在與患者交流。受訪者供圖

該倡議書已發出來,符暢就報名了。“我自願報名作為抗疫後備軍,當時沒有想到能到省外支援,就想著我們也要上‘抗疫’前線。”符暢說,她曾經在武漢的一家部隊醫院實習了一年,對武漢有感情,而且她的一些師兄師姐們都去了抗疫一線,當時她也想去省外,但為了贏得父母支持,她說只報名省內支援。

海南抗疫教学两不误 获国家卫健委点赞“太棒了!”

4月11日,海南支援湖北醫療隊員、海醫二院全科醫學科住培醫師王會豪隔離結束回家,把孩子抱在懷裡。記者王洪旭 攝

海醫二院全科醫學科住培醫師王會豪,也是主動報名到抗疫前線。王會豪說:“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作為一名醫生,無論是規培還是本院醫生,都應該踐行當年自己成為醫學生的誓言,救死扶傷。”

“這是使命的召喚!是我們的職責!”王會豪說,作為在培住院醫師,已經有了醫師資格證和執業證,可以踐行救死扶傷的初心。

海南抗疫教学两不误 获国家卫健委点赞“太棒了!”

海醫二院教學科研部主任張秀峰將兩名住培醫師赴湖北抗疫的感受和總結,發給國家衛健委科教司教育處獲點贊“太棒了!”。記者王洪旭 攝

“只有一秒鐘猶豫,我們都不會選。”海醫二院教學科硏部主任張秀峰說,當時發出抗擊疫情的倡議後,有20多名住培醫師報名,當時作為抗疫後備軍,但2月中旬,湖北武漢的病例數增長快,確定需要支援力量。隨後,他就分別與報名的人員談話,第一句話就問“願意支援湖北抗議嗎?”如果回答有些猶豫則不選,王會豪和符暢回答很堅決,平時表現也很優秀,最終被選中與他一起出徵湖北。

張秀峰說,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以培育勝任力為核心,包括專業理論和臨床實踐的培養。為了讓住培醫師赴抗湖北抗疫,他向海南省衛健委和醫院領導作了請示,並獲得批准。

就這樣,王會豪和符暢成為海南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於2月21日隨海南第七批醫療隊馳援武漢。

海南抗疫教学两不误 获国家卫健委点赞“太棒了!”

王會豪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救治患者。受訪者供圖

進隔離病房救治病人 既是戰場也是課堂

到武漢,他們的戰場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

時隔六年,符暢沒有想到,她以支援醫療隊員的身份重返武漢。一開始,張秀峰準備讓符暢當駐地管理員,負責一些醫療隊員後勤保障,但是符暢堅決不同意,“來到武漢,我就要上一線,要進病房。”

經過前期的院感培訓、新冠肺炎知識培訓後,他們開始進入隔離病房,單獨值班、查房,跟湘雅醫學院的醫療團隊一起管理該醫院12樓東病區。該病區49張床,基本都滿員,大部分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海南抗疫教学两不误 获国家卫健委点赞“太棒了!”

愛畫畫的患者給王會豪送了一張畫。受訪者供圖

其中,81床的患者,讓王會豪深深感動。

“每次我接完班後,我都會再去巡查一次病房,看看患者們哪裡不舒服,或者有什麼需要。”王會豪說,當他巡查至81床時,看到患者阿公正在作畫,畫的是一名護士端著治療盤步行至病房,不由得豎起了大拇指,“阿公,您這畫中的動作,栩栩如生啊。”

經瞭解,阿公因病情變化,從方艙醫院轉來,一開始心情焦慮。瞭解到他喜歡畫畫,張秀峰主任就建議阿公通過畫畫來緩解心理負擔和壓力,果然效果不錯,老人心態變得積極了。後來,王會豪與81床的阿公成為好朋友,加了微信。目前,這位阿公也治癒出院。

“在病房,帶教老師們言傳身教,我受益匪淺。”王會豪說,把抗疫一線當做最好的課堂,值班任務雖然繁重,但上了一堂堂生動難忘的醫師職業素養的教育課,也提升了臨床治療技術。

隔離病房,既是戰場也是課堂。病房裡有各種疾病的患者,也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師,要一起同心協力戰勝病毒,戰勝新冠。

王會豪至今記得,42床一位60歲的男患者。當時,她和另外一名醫生上夜班,正在完善病例,突然聽到護士長大聲說,“快,42床,血壓下降、心律下降!” 聞聲跑過去,他看到護士長和其他護士正在對患者進心肺復甦,趕緊上前接著做心臟按壓,用藥搶救;同時立即打電話通知插管小組。

爭分奪秒,插管小組趕到後,立即開展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最終患者獲救。

這樣緊張的搶救,隨時都可能上演。

一名70歲的患者便血,拉了三次黑便,出血挺多。符暢查看後,初步判斷消化道初學,並請求會診。隨後,她想到曾在醫院腎內科處理過類似病人,打開手機裡的筆記,一邊配合施救的同時,一邊從用藥、劑量等進行驗證,第二天對患者進行床邊胃鏡檢查,確診為上消化道出血,經此次搶救,她學會了對類似症狀患者的處理。

抗疫教學兩不誤 培養有血性有能力有擔當的醫生

“不設限,去實踐,去突破,去奉獻!”這是符暢對自己的要求和激勵。在湖北抗疫期間,她的工作狀態也漸入佳境。經過實踐,她發現大部分的病人看似症狀較輕,然而肺部病變重,必須密切關注病情變化,還要不斷學習新指南進行治療。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住培醫師們和前輩一起,膽大心細,絕不退縮。”4月12日,談起湖北抗疫的經歷,符暢如此總結:珍惜生命,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聽黨指揮,能打勝仗,為此她火線入黨。

在休息時間,符暢積極參加科內會議,跟全國各地的老師們一起總結治療過程的經驗教訓。旁聽了李蘭娟院士分享的浙江經驗,瞭解到人工肝在重症治療中的作用。回想起值班時處理的心絞痛、消化道出血等,這些最常見的疾病的診治原則是作為醫生最該掌握的,規培是作為醫生職業生涯的奠基石,它的重要性不可言喻。

對此,符暢認為,新冠肺炎雖然是新的疾病,但我們並非束手無策,可以“溫故而知新”,通過不斷學習,擴展新技術,去克服難關。

直面疫情,收穫很多。這是王會豪的總結。在臨床治療、臨床思維、用藥方法等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王會豪說:“抗擊新冠肺炎是我成長過程中的特殊經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我而言是一筆寶貴財富;我也因此更加堅定了自己當初的選擇。”

為什麼要爭取讓住培醫師上抗疫一線?張秀峰表示,我們的國家和社會需要培養有血性、有能力、有擔當的醫生,新冠肺炎作為當前重點傳染性疾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住院醫師理應掌握有關防治知識。為更好應對新冠肺炎防治及新冠肺炎爆發後的應急處理,住院醫師更應該參與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中,也是幫助他們成長的最有效的方法。

“抗疫教學兩不誤,一個多月的抗疫中,我們也在帶教培訓,他們的表現優秀,圓滿完成任務。”張秀峰說,這樣抗疫教學的歷程,讓支援湖北抗疫的住培醫師更加明白了醫生的使命和價值。

鏈接:

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是指醫學專業畢業生在完成醫學院校教育之後,以住院醫師的身份在認定的培訓基地接受以提高臨床能力為主的系統性、規範化培訓。

《關於建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於2014年由多部門聯合印發。《意見》要求,自2015年起,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在中國全面實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