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覺得華為鴻蒙系統是假的

因為真的是假的。。。

很多人對軟件開發一無所知。

從零開始構建一個全新的現代化高性能瀏覽器難度堪比登月。

評論區到現在還有人問我,構建瀏覽器竟然跟登月差不多(⊙o⊙)?你這是在亂說什麼啦╰(‵□′)╯,一派胡言(╬▔皿▔)凸

求大佬帶我登月帶我飛 ( ´・・)ノ(._.`)

Firefox(火狐)至今還留存大量的上古瀏覽器NetScape(網景)的源代碼文件(1998年開源)。

根據版本歷史,Firefox 的 HTML 解析器中的部分文件有 22 年曆史;NetScape Portable Runtime 庫 nsprpub 原始版本的 65,745 行代碼有 36,046 行與當前版本相同,保留的比例佔到了 54.8%。

微軟放棄自研Edge,主打基於谷歌的Chromium項目的新Edge瀏覽器,正是因為構建瀏覽器的難度之巨大。國產一票瀏覽器都是Chromium的二次開發,包括之前炒作得火熱的紅芯瀏覽器,說白了就是換個外殼,加點小功能。

經網民曝光,紅芯宣稱的“世界第五顆也是唯一一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瀏覽器內核”不僅實為Blink內核,整個瀏覽器與Chrome瀏覽器嚴重雷同[9][10][11][12],亦即中國網絡俗稱的“Chrome套殼瀏覽器”。[6]此前下載過該瀏覽器的用戶對軟件安裝包解壓縮後發現包含不少Chrome的相關文件。不僅如此,使用該瀏覽器後,無法訪問頁面地址提示與Chrome相同,連產品彩蛋也照搬,甚至在紅芯的安裝包中發現了Chrome的logo。[13]

2018年8月16日,紅芯聯合創始人高婧回應,紅芯瀏覽器“包含'Chrome'在裡面”,但並非抄襲,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創新”。

2018年8月17日,紅芯公司公開發布致歉信,稱融資宣傳存在誇大,並坦承紅芯內核是基於Chromium開發的內核。[21]

所以我要不留情面地指出,很多不相信鴻蒙系統的人認為華為可以開發操作系統,只是無法構建生態圈,所以乾脆不做了。但事實是,華為不基於Linux或者Android,根本無法重新構造一個可以在2020年與Android、iOS等競爭力差不多的操作系統。

至於華為所宣稱的那些遠超Android的黑科技,更是不可能實現。如果可以實現,其意義不亞於當年原子彈的發明。你知道原子彈是基於怎樣的一支團隊打造的嗎?群星璀璨。請問華為寫鴻蒙的那些人都是誰?有怎樣的實力?

當年參加原子彈的研究的人當中有一個老鐵,負責數學計算工作,覺得人工太慢,於是轉頭開發了世界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這位老鐵,就是“現代計算機之父”約翰·馮·諾伊曼。

Google的新系統Fuchsia是全新內核,至少在2016年以前就開始研發,四五年過去了,還是沒正式投入生產(不過已經進入最後的階段了)。微軟的Windows 10於2015年發佈,縫縫補補了5年,到現在還沒進化成完全體,被各種吐槽。Google和微軟的工程師是世界最強的,搞個操作系統是如此艱難,請問華為的鴻蒙是几几年開始研發的?華為這是有外星人坐鎮,還是未來人穿越過來直接把代碼給它了?竟然可以將生產力水平超越至少10年?

有人說鴻蒙早在2012年之前就已經秘密研發,至今已經8年,還是很有希望的!嗯……8年了還沒影,這本身就已經說明問題了。給騰訊8年的時間,它做了個微信,不過好歹微信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再給騰訊8年,微信OS應該是沒希望的,至少騰訊會承認這一點。

Windows、Linux、Mac OS都是幾十年積累的結果,Android這種操作系統也不過是站在Linux的肩膀上而已,所以才縮短了時間。Google的Fuchsia如果能在10年內(2015 - 2025)造出一個完全體,那就已經證明Google非常牛X了,用10年的時間走完幾十年的路。業內第二家能做出來的,對不起,我認為沒有。因為就連Google本身,都是20年積累的產物,而這20年中,Google一刻也沒停止過創新。這就是Google能用10年的時間走完幾十年的路的根本所在。

我說這麼多,是想說明,軟件工程並不是大眾表面認知的那麼簡單,大量的項目是基於很多開源的、引擎的東西,才大大縮短了開發難度和開發進度,才有了軟件、互聯網的繁榮。所以認為寫軟件簡單絕對是一個錯覺,尤其是從頭開始獨立寫軟件。

計算機互聯網的基礎設施,是無數大牛智慧的結晶,大多數開發者終其一生,也只能是工具的使用者,不會是工具的創造者。就像你懂微積分,但是你無法發明微積分。要是做數學題前都要先搞搞數學理論研究,先不說你時間精力夠不夠,就算給你一輩子,你能研究得出來什麼東西?不客氣地說,在座的各位99.9%連牛頓的腳趾頭都比不上,能學會微積分已經是你作為一個人類這輩子所能取得的最高數學成就。所以說,大家一看知乎上很多開發者,又一看那麼多網站和App,感覺那是so easy,彷彿不用多大力氣就能通過發明一個全新的超級工具來解決超級難題。

木蘭(英語:Mulan),名稱來自模塊單元語言(Module Unit Language)的縮寫,是一種教學用編程語言,其語法規範來自Lua,編譯與運行環境使用Python實現。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入股的中科智芯公司於2020年1月15日發表,團隊領導人為中科院副研究員劉雷[1]。這套編程語言是中科智芯公司的重點產品,主要應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中小學及幼兒園,作教育使用[2]。

發表之初,研發團隊曾稱這個編程語言可使用於人工智能與物聯網,完全自主研發,編譯器與集成開發環境包也完全由團隊開發。在發表後,被質疑是以Python 3.7包套殼產生。開發者劉雷承認是基於Python做二次開發,完全自主研發以及針對人工智能及物聯網應用開發等說法為過度誇大。至2020年1月20日,官方下載網頁無法打開,劉雷也被中科院停職接受調查。

至於前面很多人提到的開發文檔,這個道理很簡單,操作系統的軟件都是交給其他人去寫的,操作系統的維護者一般不負責,這就是生態圈。那麼這就必須提供開發文檔給其他開發者。結果鴻蒙的開發文檔在哪裡?Google的Fuchsia可是有的,鏈接如下:

https://fuchsia.dev/​

fuchsia.dev

要是說Fuchsia是畫大餅,那這大餅可真香。你要是投資人(買股票),看到上面的網站你買不買Google的股票支持一波?

說到開發者,其實很現實的問題就是,全世界的開發者精力是有限的,包括大廠在內。你看Linux的軟件都一直半死不活的,就是生態圈不行。憑啥華為出個鴻蒙你就要去專門為它開發軟件?吃飽了撐的?華為的鴻蒙全世界才多少用戶?什麼軟件都要出個鴻蒙專版?所以,按照商業策略來說,華為只可能不斷優化安卓,最多出個HMS多佔領一下安卓的市場份額,其他的哪裡有什麼精力。為啥很多遊戲只有遊戲主機版而沒有PC版?因為做PC版費力不討好。

好,那我兼容安卓不就行了嗎?軟件多的是!這就是問題了:你都兼容安卓了,不用安卓的意義在哪裡?躲避制裁?似乎開源的東西沒什麼制裁不制裁的。

那萬一以後Google和蘋果一樣只給自家設備用呢?豈不是除了蘋果和Google大家都倒閉了?說實話,這個可能性不大。Google的商業模式就是賣廣告,所以它為了提高市場份額會免費提供互聯網世界的基礎設施,包括海底光纜、編程語言、瀏覽器、操作系統等等,這樣可以獲得大量的消費者、開發者、投資者的支持。

Google的新系統最多和微軟一樣必須捆綁Google的東西,用還是都給大家用的,不然怎麼提高市場佔有率?而且應該還是免費的,還開源。像華為這種公司,最多就是在Google的平臺上當個開發者和運營商,其他什麼心思就別想了,沒那實力,帶頭大哥不是人人都能當的。

大家看看現在主流的遊戲主機有幾家?好像也就PS、Xbox和任天堂吧?當年做遊戲主機的那麼多大廠,哪個不是技術實力雄厚,投入巨量開發資金,都是自家獨立自主的架構,現在它們都在哪兒呢?那麼,第一,華為技術實力有沒有它們牛?第二,華為能不能成為新的帶頭大哥?最典型的案例就是SEGA,自己翻翻它的歷史,說實話,我覺得單論技術實力,華為不會比鼎盛時期的SEGA強。

鴻蒙的真相和華為的結局,多半是雅達利。

那是不是一定悲觀呢?也不是。如果華為裡面有個人,像于敏當年獨立想出氫彈的結構,那還是有希望的。請問大家聽說過華為裡面有這號人物嗎?

最後,我發現有些人有一種極端的情緒,認為美國將來一定會制裁中國,到時候整個中國沒電腦可以用了。這個事情說來……第一,中國做了什麼事情導致整個中國沒有美國的芯片和操作系統用?為什麼中國要做這種事情?第二,就算真的到那個時候,國產的芯片雖然性能不行,但是已經趕上N年前的英特爾了,基礎辦公問題不大。再說以目前中國二手芯片的保有率,短時間內也不怕。操作系統有全球開源的Linux,朝鮮都在用,你怕什麼啊?沒看見現在國家牽頭的“統一操作系統”也是Linux嗎?

所以說,華為的鴻蒙就是為商業準備的,哪裡是什麼國家戰略儲備?戰略儲備是為了掙錢嗎?戰略儲備的目的是生存。可是在某些人看來,好像華為鴻蒙做不出來,整個中國就不行了一樣,將來會亡國滅種。這種思想非常危害啊,同志。在商言商,自然是怎麼賺錢怎麼來。我前面已經說過了,華為搞鴻蒙是不賺錢還虧錢的生意,基本上是沒意義的。華為不搞鴻蒙,反而資金充足,能生存下去;搞鴻蒙反而燒錢燒光光,容易倒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