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場小白到市場總監的煉成

每個營銷人可能都有成為大公司市場總監的夢想。如果你不是市場營銷科班,從一個市場“小白”變成市場總監,需要怎麼做呢?

入門階段:只看最經典的營銷原著《市場營銷管理》,從文案做起。

營銷界的經典原著就是科特勒的系列著作《市場營銷管理》,現在已經出到了第14版。這是營銷界必讀的“聖經”,看懂了這本書,你就基本瞭解了營銷的框架和內容,從識別用戶的需求出發,細分市場,確定目標市場,定位產品、服務和價格,設計分銷渠道和傳播方案。當時科特勒的《市場營銷管理》才出到第2版,分上下兩冊,自己看了二遍,雲裡霧裡,很多概念和名詞不懂,營銷書對我當時來講有如“天書”,晦澀難懂,總之,不理解框架的形成邏輯。

這時候就需要實際工作的檢驗和幫助了,當時我很幸運做的最多工作是文案。文案是很多營銷工作的起點,比如是創意設計的起點,無論設計促銷活動、新品宣傳頁,起點都是文案,促銷活動的主題是什麼?產品所要傳達的核心賣點是什麼?文案內容確定了,設計人員才會根據文案進行KV的創意設計。撰寫文案會促使你瞭解銷售的想法,為什麼要做一場促銷?促銷的主要目標是什麼?文案會促使你瞭解產品,競品的文案是什麼?他們的主訴求是什麼?文案也會促使你瞭解消費者,你的文案能夠打動他們嗎?從理論到實踐,從實踐再回到理論,我把《市場營銷管理》看爛了,也就逐漸入門了,掌握瞭解決問題的框架。

進階階段:在完全掌握《市場營銷管理》的基礎下,我開始進階,沿著科特勒解決營銷問題的框架邏輯,深入學習每一個環節。如何發現需求?如何進行細分?如何確定目標市場?如何定價?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看了關於產品經理、市場調研方面的書,但是,實事求是的說,洞察用戶需求是非常難的,需要天生的洞察力和後天的培養,所以偉大的產品經理總是能夠創造奇蹟,引導消費者的需求。如有機會能成為產品經理將對市場工作和未來發展帶來很大的幫助。

這裡跳開分銷渠道的問題,先談一下營銷傳播方面的問題,我看了廣告學、新聞學、消費者行為學、心理學方面的書,從這方面來講,書上的內容幫助不大。最為有用的理論是整合營銷傳播理論和特勞特的定位理論(我認為定位理論偏向於傳播方面)。工作上開始和媒介公司、公關公司打交道,當時非常有幸接觸到了全球頂尖的4A廣告公司、公關公司,通過和他們的合作學會了很多書上學不到的東西,媒介計劃書、全年公關方案,雖然有時這些大公司的方案有些“忽悠”預算的成分,但是,分析邏輯、結構都是非常完整和清晰的。

再回到分銷渠道方面的問題,我認為沒有比從事銷售更好的方法去實際瞭解銷售了。我非常鼓勵一定資歷的市場人員轉崗數年去從事銷售崗位,有很多的銷售經驗、方法絕對是書上不會有的,瞭解了銷售,才能更好的指導銷售、配合銷售,減少和銷售之間的衝突和摩擦,制定和設計的營銷方案才會貼近市場,有所收穫。進階階段,除了更深更專業的理論學習外,更重要的是能通過工作崗位輪換,瞭解產品、瞭解銷售。

完善階段:有了入門和進階階段的基礎和提升,想要成為市場總監,還需要提升全局能力、輸出能力。入門階段和進階階段主要是圍繞市場營銷這個專業,由淺入深,深入學習和實踐。

全局能力的錘鍊需要從經濟學、管理學入手,市場營銷管理是管理學的分支。等你成為市場總監之後,可能會發現,營銷問題的背後都是管理問題,市場銷售的下滑很可能是公司內部管理問題的外在表現。促銷、廣告只是“術”,解決內部的管理問題才是“道”。我不認為一句廣告語的改變就能拯救一個公司。所以,管理學的學習非常重要,如果有能力可以去學MBA,或者多看一些管理管理方面的書,比如《管理學》、《戰略管理》、《組織行為學》、《第五項修煉》、《基業長青》等。

“風口”很重要,“風口”就是“勢”,經濟有周期,行業有變化,不可逆大勢而為。我們不能否認“二馬”的天才,但是順勢而為才是成功的根本。判斷大勢也需要天分,從後天的角度來看,學一些經濟學有幫助,《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這些都有助於判斷經濟週期、行業景氣程度。

輸出能力對於一個市場總監而言就是語言邏輯和表達,15-20年以前,邏輯結構清晰的PPT和流利的英語是一個市場總監的標配,英語就不談了,如果要提高輸出表達,可以看一下《演說之禪》,並“刻意練習”。

當然,審美能力對於一個總監而言也非常重要,你可能不需要自己去設計一個主KV,但至少知道什麼是美,這方面可以去看一下美學、設計方面的書籍。

完善階段需要的是向上的整合能力,跳出營銷的框架,在更高的層次上審視公司、行業、經濟的現狀和問題。

經濟、管理、營銷都是科學和藝術,沒有絕對的真理,也沒有適用每一個公司的成功方法,營銷策略,世界是不確定的,在快速變化的時代,科特勒的營銷邏輯框架仍在,但實質的內容,產品、價格、渠道、銷售促進方面都出現了根本的變化,需要我們持續的學習和思考。同樣每個人的學習、工作不同,成長的道路也不同。

正如蒙田所說“人要有三個頭腦,天生的一個頭腦,從書中得來的一個頭腦,從生活中得來的一個頭腦”。美妙的人生在於輸入和輸出的平衡。 寫此文與市場人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