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平庸懦弱的宋仁宗赵祯是如何被神话为最理想君主的?

社评:平庸懦弱的宋仁宗赵祯是如何被神话为最理想君主的?
  • 《清平乐》宋仁宗赵祯剧照

热播剧《清平乐》通过给宋仁宗的特写,讲述了赵祯在亲情爱情和国家的撕裂感中挣扎,无奈,朝廷党争不断,从小就听话懦弱的赵祯面对复杂的局势,“拖字诀”显然把自己弄的遍体鳞伤,丝毫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不过仁宗朝大宋的各项体制律例趋于成熟,君主暗弱反而有益于垂拱而治,大宋的政务按规章制度执行,二府三司制运转正常,大宋版“三权分立”支撑着重文轻武的大宋坡脚前行。

社评:平庸懦弱的宋仁宗赵祯是如何被神话为最理想君主的?
  • 宋仁宗有三位母妃,从小被养母刘娥严格管束,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

那么性格懦弱无能的宋仁宗是如何被神话的呢?

这就要分开来说了。

社评:平庸懦弱的宋仁宗赵祯是如何被神话为最理想君主的?
  • 赵祯:我也想看看后世的我到底是如何被神话的!

①从宋仁宗本身来说,执政在位四十二年。赵祯在位期间,北宋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宋史》赞曰:“《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

赵祯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对待臣僚、侍从宽厚。虽然谏臣蔡襄曾说他“宽仁少断”。

在庆历改革之初,蔡襄等人就曾提醒赵祯“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非难……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

社评:平庸懦弱的宋仁宗赵祯是如何被神话为最理想君主的?
  • 宋仁宗虽然认为老夫子司马光迂腐,但是仍然敬重有加
社评:平庸懦弱的宋仁宗赵祯是如何被神话为最理想君主的?
  • 宋仁宗面对敢于怼人的包拯也没有办法

但是总体而言,赵祯知人善用,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相对安定,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再加上仁宗朝藏富于民,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史家誉为“守成贤主”。

社评:平庸懦弱的宋仁宗赵祯是如何被神话为最理想君主的?
  • 宋仁宗赵祯御容,在位四十二年,得到朝野内外的敬重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4月30日),赵祯于汴梁皇宫驾崩,享年五十四岁,庙号“仁宗”(慈民爱物,克己复礼曰仁)。

据《宋史》记载,赵祯驾崩的消息传出后,“京师(开封)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

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朝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社评:平庸懦弱的宋仁宗赵祯是如何被神话为最理想君主的?
  • 文人士大夫“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②从文人士大夫来说,“虚君实相”二元制权力架构才是理想的儒家推崇的社会形态,天子垂拱而治,天子没有过错,天子是国家最高元首,帝国的形象。执政官是文人士大夫,宰相组建内阁宰执天下,有过错是可以问责的,台谏言官弹劾后还能在皇帝许可下重新组阁执政。(类似于现代西方的政党政治,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内阁制)

①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②《韩非子》中有“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

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君不名恶,臣不名善;善皆归于君,恶皆归于臣。”

④司马光《功名论》:“自古人臣有功者谁哉?愚以为,人臣未尝有功;其有功者,皆君之功也。”

社评:平庸懦弱的宋仁宗赵祯是如何被神话为最理想君主的?
  • 大宋着绯袍的枢密使(宰相)

但是君主毕竟是帝国最高统治者,权力欲望小的君主实在很少见。这样的话皇权与相权就不可避免的有了冲突。(终宋一代,相权一直威胁皇权,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比如:宋神宗就喜欢干涉朝政“内外事多陛下亲批”,事事计较。

大臣富弼就劝谏神宗“虽事事皆是,亦非为君之道,况事有不中,咎将谁执?”

尤其是神宗亲自下诏九次提拔李定事件就严重的破坏了大宋律例和祖宗法度,也极大的降低了皇权的威信,被台谏言官诟病指责。

社评:平庸懦弱的宋仁宗赵祯是如何被神话为最理想君主的?
  • 宋神宗才是宰相王安石变法的坚定支持者

元代以后,皇权发展走入了歧路,程朱理学成了官方哲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

明代,政治强人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取缔丞相官职,建立听命于皇权的政府内阁,类似于秘书处。

清代,女真人(满族)皇权更是膨胀,视天下的文人武将都是八旗子弟的包衣奴才,予取予夺。

社评:平庸懦弱的宋仁宗赵祯是如何被神话为最理想君主的?
  • 清朝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朕即国家”的意识雏形十分明显,根本没有分权意识,而且还大兴文字狱迫害知识分子,维护至高无上的皇权。

《乾隆实录》中记载:“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考(雍正)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

社评:平庸懦弱的宋仁宗赵祯是如何被神话为最理想君主的?
  • 仁宗朝的文人士大夫真幸福

于是,大宋的仁宗朝就成为后世文人士大夫羡慕嫉妒恨的朝代,也是最幸福的朝代,刑不上大夫的同时还能分权给文人,“士大夫与皇帝共天下”真的是不敢想象的美好回忆。

那么平庸懦弱无能的仁宗也就变成了最理想的君主,最符合儒家提倡的垂拱而治的圣人。

社评:平庸懦弱的宋仁宗赵祯是如何被神话为最理想君主的?
  • 仁宗朝的文人士大夫的闲暇时光

因此,透过后世文人士大夫的粉饰涂抹,滤镜后面的赵祯完美无瑕,堪称后世君主的学习榜样。

社评:平庸懦弱的宋仁宗赵祯是如何被神话为最理想君主的?
  • 宋代文人雅士喜欢聚会,狎妓听曲

这也是明代中后期许多皇帝被“忽悠瘸”的原因之一,二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就是对这种虚伪文人推崇的榜样不感冒而消极对抗的。

宋新社追评:

社评:平庸懦弱的宋仁宗赵祯是如何被神话为最理想君主的?
  • 历史上真实的宋仁宗赵祯比较平庸懦弱

世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宋仁宗赵祯被后世文人士大夫推上神坛,不过是借古讽今,提醒后世君主应该分权制衡,皇权不能一家独大,政治平衡才是帝王之术。皇权和相权的博弈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共存共荣的求同存异。

但是他们注定只能是奢望,权力的游戏本来就是一剂毒药,欲罢不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皇权一旦一家独大,必然不会再与他人分享,权力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排他性的属性,毕竟自我阉割的权力远远不如出口成宪独裁专权来的给力,“朕即国家”是何等的威风凛凛,霸气侧漏?!


亲爱的读者,你觉得仁宗朝的“虚君实相”的责任内阁好呢?还是明清“朕即国家”独裁专权好?



参考文献:

《宋史》

《孤城闭》

《知宋》

《功名论》

《春秋繁露》

《韩非子》

《乾隆实录》

《论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