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能拼的一群人遭遇最冷“寒冬”:跨境電商自救進行時

全球抗疫形勢嚴峻,跨境電商迎來“生死大考”。BT財經特此推出『中國跨境電商在行動

』系列文章,立足全球視角,解讀跨境電商,助力中國賣家。

❉第一篇回顧:《 》

❉第二篇回顧:《 》

❉第三篇回顧:《 》

當最能拼的一群人遭遇最冷“寒冬”:跨境電商自救進行時

“今天亞馬遜FBA開倉了嗎?”

這是自3月17日亞馬遜宣佈4月5日前關閉非必要商品入庫通知以來,跨境電商賣家的每日一問。

然而至今,期待的好消息並未出現。

“揪心”,是跨境賣家最大的感受。然而,這只是這段時間他們遭遇的“冰山一角”,有些賣家在社交媒體的發佈表明:即便是有貨,也遲遲未能配送到買家手中。

當最能拼的一群人遭遇最冷“寒冬”:跨境電商自救進行時

這個對跨境行業有些漫長的“寒冬”,企業該如何度過?

危機

“2020開年的時候,我們有很多規劃,其中包括今年的營收增長一倍”,老王苦笑著說,“現在看著已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盈虧平衡就是唯一的目標”。

老王經營著一家有20多人小公司,做跨境汽摩配件的生意。主要依託亞馬遜平臺,將商品銷售到美歐地區,隨著“中國製造”在全球範圍內備受推崇,以及歐美地區對“手工DIY”的痴迷,在過去的幾年間,他的營業額每年都有超過50%的增長,毛利率超過10%。

年初時的躊躇滿志,被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打亂了陣腳。隨著國內疫情得到顯著控制,各行各業都在漸漸復甦,但全球範圍內疫情的爆發,讓外貿行業的“寒冬”仍在持續,對於跨境電商而言,疫情沒有上下半場之分。

“跨境電商和一般外貿相比,供應鏈更長。任何一個鏈條出現了問題,都會影響整個生意。”寧波市跨境電商協會秘書長謝尚偉告訴BT財經,“包括工廠的供應鏈緊張、電商平臺的政策變化、買家需求的降低、物流不暢、金融融資困難、海外營銷體系整體不順暢等等,都共同給跨境電商企業帶來了重壓。”

亞馬遜FBA封倉,就是其中的一塊巨石,壓得跨境企業叫苦連天。作為全球範圍內體量最大的電商平臺,亞馬遜無疑是中國賣家“下西洋”的首選,據Marketplace Pulse去年6月的研究,亞馬遜40%的暢銷商品來自於中國。FBA停止攬收,意味著大量商家將只能依靠現有庫存維持到正常攬收為止。

當最能拼的一群人遭遇最冷“寒冬”:跨境電商自救進行時

亞馬遜的賣家群裡已經沸騰,老王告訴我們,他這樣的中型賣家尚可自保,但是單打獨鬥的小賣家難以為繼,“有賣家居用品的賣家銷售量已經下滑50%了,加上物流不暢,航空運價暴漲,現金流也快撐不住了”,他說。

深圳跨境電商協會執行會長王馨向BT財經表示,所有的供應環節最後都指向金融,金融鏈一再拉長,小企業生存下來的機會渺茫。

據透露,深圳有一些跨境電商大賣家已經裁員20%。如果4月底市場還不能好轉,他們的計劃將是裁員50%以上,“活下來很重要”。

自救

跨境電商是一門好生意嗎?我們可以從寧波和深圳兩地過去幾年來的跨境電商數據一窺究竟:

作為長江三角洲南翼經濟中心,寧波的跨境電商在過去幾年發展迅猛。2016年,寧波市跨境電商交易額為270.14億元,到2017年增至636.41億元,2018年則突破千億,實現1093.66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150%,增速長期高於全市外貿進出口50個百分點以上。

而深圳作為全球跨境電商的集聚地和起源地,平均增長每年超過30%,跨境電商佔比全國第一。從廣東省海關總署公佈數據來看,2019年深圳跨境電商平臺出口總值市1107.9億萬(不包含海外倉、郵件快件進出口的數據),同比增長45.8%,佔全國跨境電商貿易總值的59.5%。

巨大的市場紅利吸引了很多人加入“撈金”,有單打獨鬥的生意人,也有乘勢轉型的外貿企業。

在過去幾年間,“肯拼”——是老王歸納的跨境電商做起來的不二法門。“普通電商要解決的選品、供應鏈、客服問題我們一個不少,同時還要研究通透不同平臺的玩法規則,上傳Listing,分析數據,解決國際貨運和清關問題……晝夜顛倒是家常便飯。”

當最能拼的一群人遭遇最冷“寒冬”:跨境電商自救進行時

而疫情當下,最肯拼的人卻遇到了最難過的關。如何“自救”成了當務之急。

BT財經採訪了部分跨境電商企業,總結了他們在疫情期間的積極自救策略:

首先,是儘可能開源,增加銷量。中國跨境電商的主要銷售區域在歐美和日本。而這次疫情促使他們更多地拓展其他海外地區的市場,包括東南亞、澳洲等並未受到封倉影響的地區。同時忍痛果斷降價,提高銷量,穩定現金流。

此外,很多賣家及時轉戰市場,切入防疫產品的供應,使其成為利潤新的增長點。還有一些企業切入線下門店和渠道,既通過這些短期利潤讓企業撐過疫情,又打通了線下的新渠道,開拓了新的市場份額。

第二,是儘可能削減不必要的開支。拓展市場遠水難解近渴,節流成了活下去的重中之重。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就是削減或直接停止亞馬遜等海外平臺的廣告;最不想去做、也是最後的辦法,就是裁員。

第三,安撫客戶,加強管理,是解決長遠問題的切實辦法。很多賣家表示,他們給海外的客戶寄了口罩,他們表示:“不知是否能順利送到他們手中,但是份心意,也給將來的生意往來打好基礎。”

“補課”

凡是不能將你打倒的,都將使你強大。但其前提是可以從困境中找到突破口。

疫情爆發後,各地跨境電商協會都在第一時間行動起來。

深圳協會和省、市的外事部門、市商務局、民政局、中小企業服務署等部門形成良好的溝通機制,及時將成員企業的訴求和行業影響反映給政府部門。

寧波協會則跟蹤走訪了300餘家成員企業的情況,並利用自身的專家資源分析行業現狀及解決辦法,整理成文字材料為跨境企業提供專業參考。

謝尚偉表示:“我們的會員企業中,未出現極度困難甚至倒閉的情況,但是這次疫情期間,暴露的跨境電商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

當最能拼的一群人遭遇最冷“寒冬”:跨境電商自救進行時

一是供應鏈:國內疫情上半場,“無貨可賣”是跨境電商暴露的最大問題。調查顯示,大部分跨境賣家的庫存僅夠銷售1-2個月,還有部分賣家因為業務模式,根本沒有庫存。王馨表示,中國是世界產品的最大供應鏈基地,但中國跨境電商並沒有觸及供應鏈的腹地,只停留在表面,“很致命”。

二是倉儲和物流:

這是疫情下半場暴露的最突出問題。有實力的企業在此前積極佈局海外倉,在海外疫情中保證了供貨,因此獲益。但海外倉小批量多頻次的備貨模式下,對資金的佔用比例相對較大,更加考驗企業的管理和資金調配能力。對於中小賣家來說,如何妥善解決物流承壓困境,在“黑天鵝”事件中保全自己,才是最要緊的。

三是產品過於單一,且沒有自己的品牌。疫情期間不難發現,單一產品往往沒有過硬的技術優勢和護城河,極易被取代。缺乏自有品牌,沒有行業知名度,導致在產業鏈、供應鏈上議價權極弱。

此外,人才儲備不足、管理模式落後、數據收集難度大,都是跨境電商暴露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對此,王馨表示,疫情期間,中國跨境電商應加強優勝略汰、完善管理體制,縮短金融鏈條,減少產品類目供應,提高競爭力,才有望度過難關。

機遇

“危”與“機”相伴相生,關鍵是誰能趟過危難的沼澤,抓住機遇的曙光。

“疫情之後,行業內部的整合重組可能性將大大提高,供應鏈、服務在疫情下都會有一個調整和升級,優質的企業、服務商都將沉澱下來,基礎生態會更紮實”,謝尚偉告訴BT財經,“從跨境電商行業的走勢看,短期內的發展步伐將會緩慢,但從長遠來看,只要有市場需求在,跨境企業仍有崛起機會。”

海外疫情的持續,讓所有外貿出口模式都嚴重受阻,但消費需求仍然存在。“跨境電商模式就是解決這次海外市場危機的最高效方式之一。2020年,所有外貿出口企業都將或多或少擁抱跨境電商。”謝尚偉進一步表示。

國內電商行業的逆勢增長一定程度上印證了他的說法。

數據表明,不久之前的“38女王節”,天貓商城整體銷售額遠超去年,2萬多個品牌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00%。4月1日,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引起全網熱議,並在當天創下了帶貨量1.1億元的佳績,電商直播已經成為老羅新的事業起跑點。

種種跡象預示著跨境電商也很快會迎來新的契機。疫情後,壓抑的消費慾望得到釋放,但同時短期經濟下行帶來消費降級,中國製造勢必在發達國家收到追捧,消費者對於新鮮事物的接受度大大提高,正是新創品牌切入市場的好機會。

歷史告訴我們,每一次大危機之後,都會誕生更多新的產業和品牌,有理由相信,危機過後,跨境電商英雄輩出的大時代就要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