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前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3个原则,养出孩子好品格

6岁前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3个原则,养出孩子好品格

品格是人的心理特征的外在表现,它是人们在遗传基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培养和境遇而发展起来的。一般来讲,品格有相对稳定的特点,一旦形成就比较难以改变,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本性难移。但是大量的研究数据表现,孩子时期的境遇和培养对品格的形成也有重大的作用。

6岁前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3个原则,养出孩子好品格

小孩子刚出生都是那么的洁白无瑕,充满天真,但并不是所有的小孩子都会成为好人,有的会拾金不昧,有的会贪欲恒生,他们差别的原因就是后天的培养。一般来讲,在孩子6岁以前是培养孩子品格的重要阶段。这是因为,经过研究发现,孩子在四岁之前的品格行为都需要父母的引导,并没有自己的对错观。在六岁之后,孩子的道德和品格习惯才开始得以发展,他们已经可以对正确和错误有自己的判断。然而在这个时候,如果他们有错误的地方,家长要进行及时的纠正。

6岁前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3个原则,养出孩子好品格

拥有好品格的人,基本上都会有很多人想要亲近,这是他们得天独厚的交际优势,然而,对他们自身而言,拥有好的品格,他们会更加的自信和快乐。研究表明,当孩子做出善良的行为时,体内会分泌出一种激素,这种激素会给孩子带来幸福感和愉快感。那么,怎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美好品格呢?

6岁前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3个原则,养出孩子好品格

3个原则,养出孩子好品格

原则一、家注意孩子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

家长要坚守的第一个原则是注意孩子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具体做法有:1,用故事明理,强化孩子的文明礼貌意识。幼儿书上的那些故事也许大人已经听腻,但浅显易懂的故事对于儿童来讲却十分重要。家长可以在孩子睡觉之前讲晚安故事,既可以帮助孩子入睡,又可以帮助孩子认识礼貌的含义。

6岁前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3个原则,养出孩子好品格

2,用“家规”来约束孩子的一言一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长可以强制性制定一些家规(但不可太严,避免孩子的抵触情绪),目前看来,这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孩子天性调皮,这样才能管得住他们。3,家长可以发挥自己的和想象力,把文明用语编成儿歌,这样反复的刺激可以让孩子对礼貌用语印象深刻

6岁前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3个原则,养出孩子好品格

原则二、孩子要有劳动意识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基本上都是“太子爷”,这导致他们顽固的性格,也没有一个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观。然而,适当的劳动可以使孩子提高独立性,也可以逐渐获得对错观。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打扫房间,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要和他们渗透助人为乐的观念,在家里可以有意无意的让孩子帮忙做家务。

6岁前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3个原则,养出孩子好品格

原则三、孩子要诚实、勇敢

这就要求家长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不能采取暴力行径,要耐心的听取孩子的解释,从而使孩子获得改正错误的勇气。这样有助于孩子面对错误时,敢于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6岁前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3个原则,养出孩子好品格

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2套好书,主要是针对孩子培养良好品格的,

《宝宝情商培养图画书》6册《宝宝好品格培养经典童话》10册全彩手绘画,可以给孩子提供一场完美的视觉盛宴,有利于孩子爱心、乐观、分享、勇气等品格的形成。

6岁前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3个原则,养出孩子好品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