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勒手中三件寶,文玩核桃知多少

昨天咱們講了扳指,今天我們接著講文玩核桃。


貝勒手中三件寶,文玩核桃知多少

作為文玩界扛把子的存在,文玩核桃可謂是歷史悠久。

相傳它是由康熙皇帝引領起來的風尚。


貝勒手中三件寶,文玩核桃知多少

相傳康熙晚年由於年事較高,同時國事繁忙,經常手腳麻木,腰痠背痛,眾多太醫束手無策,一日由某位太醫應診:“皇上,您這病是因陰陽失調,風寒異毒侵害所致,需要百毒不侵的寶貝醫治,你只要在手裡把玩五九四十五天就可以恢復到從前!”


貝勒手中三件寶,文玩核桃知多少

康熙皇帝便問:“是何寶貝?”這位太醫便獻上了一對盤玩多年的晶瑩剔透的核桃,康熙爺也是位玩主啊,匏器就是在這位爺在位達到了頂峰,在玩這方面一點也不次於他孫子乾隆。人家這愛好都是祖傳的。所以看到這對已經盤玩的玉化的核桃也是十分喜歡,就留下放到了桌子上,有時間了,就順手拿起來把玩一陣兒,您想啊,那時候的核桃那可是純野生的啊,皮質厚,紋路深,不上夾板,不打藥。拿在手裡還壓手。天天盤玩可不就刺激手上的穴位。所以過了段日子,這康熙爺手腳麻木的毛病確實是減輕了,於是對這位太醫也是多有賞賜。

您可能問了這太醫手上的核桃是從哪來的了?

買的?撿的?別人給的?

都不是。

這就要從幾年前,一次山上採藥說起了。

話說有一年秋天,太醫上山去採藥,在崎嶇的山間小路遇到倆個人抬著一個捲起來的破席子,一頭露出了一雙小孩的腳丫。


貝勒手中三件寶,文玩核桃知多少

山路狹窄,太醫趕緊讓路,他的手無意間碰觸到了那雙尚有餘溫的小腳,出於本能太醫舉手喊道:“等一下,這是怎麼回事?”那個為首的漢子放下席子嘆了聲氣:“孩子放羊山上淋了雨回來病了,誰知道一早就沒氣了。”太醫來到裹孩子的席頭前道:“可以讓我看看麼?”

漢子俯下身:“看吧,反正咱山裡人也沒啥!”解開了捆席子的破布帶,一個面色蒼白十五六歲的男孩子。太醫趕緊放下揹簍,取出針包,拿出幾根銀針,刺入小孩兒人中等處穴位。

片刻間,孩子一聲抽泣,哼哼出聲了,漢子一見,忙轉頭就是跪拜,感謝太醫救命之恩啊!

太醫抬手說道:“不必這樣,這孩子是受了風寒高熱昏迷而已!我給你們些草藥再熬些給他服下就可以了。”

男孩這時一轉身坐了起來,看了看周圍人說:“爹,你們幹啥呢?”“還不給救命神仙磕頭!”漢子一把拉起男孩按在太醫跟前。

“呵呵,不要這樣,舉手之勞而已!快起來!”


貝勒手中三件寶,文玩核桃知多少

漢子十分感激:“神仙啊,孩子他媽還在家哭呢!我家就在前面,你和我們一起回去我們全家都謝你!”這時男孩起身活動兩下,笑道:“沒事啦!我好了!”

原來這戶山裡人家夫妻二人有兩個兒子,以開荒種田放羊為生,前幾天老二去放羊回來淋了雨,一病不起,一早更是氣息皆無,當媽的傷心欲絕,於是漢子和大兒子一起將他抬出來埋掉就出現了剛才的一幕。來到山腰這戶人家,很是清苦,一個身著破衫的農婦還在哭泣,男孩一溜小跑過去,喊著:“娘!我好了!”

婦人一驚:“孩兒啊!咋了這是?”

漢子說道:“孩兒他媽,是這位神仙救了咱兒子!快給恩人磕頭!”婦人趕緊跪下給太醫磕頭。

太醫道:“趕緊起來,孩子沒事就好!”

於是從揹簍裡取出些草藥,叮囑如何熬製服用。男孩全家更是感激不盡,不知如何答謝,非要重謝太醫,漢子說道:“先生,兒子的命是你給的,我們家你看有啥隨你拿就是了。”


貝勒手中三件寶,文玩核桃知多少

太醫知道這家人家徒四壁,但盛情難卻,隨手一指牆角男孩從大樹上摘來的兩個青果“這個我拿走吧!”太醫採藥回到京城,將青皮剝開才知道是倆個紋深皮厚的野核桃,不易砸開,也就放於書案前,閒來時揉幾下。也就有了前文中給康熙皇帝送核桃的事。

話說康熙皇帝開始玩核桃,最先被王公大臣們注意到,也就是學著玩起來核桃,同時在皇帝或太后生日的時候,大臣們也會挑選精品的核桃作為壽禮供奉。

之後的各位皇帝也都有盤玩核桃的愛好。一生留下四萬多首詩歌的乾隆皇帝就有一首寫的還算不錯的核桃詩。


貝勒手中三件寶,文玩核桃知多少

《詠核桃》

掌上旋明月,時光欲倒流。

周身氣血湧,何年是白頭。


貝勒手中三件寶,文玩核桃知多少

不僅僅在宮廷中,民間百姓也對這種備受帝王們喜歡的玩意兒,趨之若鶩。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積澱。位列皇家十把玩之首。

愛文玩,關注柴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