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經濟爆發 化妝品社區店“風”來了?

社區經濟爆發 化妝品社區店“風”來了?

佳麗美妝

“今年2月,我們實現了200%的同比增長。”

談到疫情期間的業績,昆明佳麗美妝創始人王俊熙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不少CS店受到重創,但佳麗美妝卻迎來了自2013年開店以來同時期的最好業績。

分析原因時,王俊熙提及了兩點:低租金、高坪效。

據瞭解,佳麗美妝目前所開的6家店均為社區店,面積在25㎡-35㎡左右,相較而言,其店面租金並不高。同時,出於對周邊居民的深度挖掘,這幾家店的表現均可圈可點。其中一家20㎡的店,在2017年最高峰時銷售額高達252萬元,年坪效達12.6萬元。

“這兩點正是在經營好社區店後顯露出的優勢。”王俊熙表示,正因如此,佳麗美妝抵禦住了零售寒冬及疫情帶來的衝擊。

事實上,除了佳麗美妝外,不少佈局了社區店的美妝零售企業,在疫情下都表現出了極好的“抗壓”能力。社區店佔比達70%的氏蘭町同樣如此。自2020年1月以來,氏蘭町線上項目町盟月均銷售額保持在100多萬元,同比增長約500%。

有分析認為,此次疫情加速了社區零售的發展。據微信官方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社區電商業態交易筆數同比增長322%。而將社區作為主戰場的蘇寧小店同樣迎來了爆發式增長,蘇寧方面發佈的數據顯示,從除夕到元宵(1月24日至2月8日),蘇寧小店訂單量同比增長419.62%。

在疫情影響整個行業的同時,深度佈局社區店的美妝零售企業卻能保持較高增勢,這是否說明,化妝品社區店在疫後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呢?

私域流量的“前置倉”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社區店受疫情影響較小,源於其具備一定的經營特質。

疫情期顧客進店率明顯下降,是實體店面臨的最大問題。“但社區店並不主要依靠進店客流。”在接受品觀APP採訪時,不少店主都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們認為,除了租金會相對低點,對社區周邊“私域流量”的深度挖掘和運營,是社區店能抵禦風險的終極武器。

一方面,社區店特殊的地理位置,便於通過一些附加服務來增強門店與會員的黏性。比如為臨近的社區提供防疫物資等。此次疫情期間,氏蘭町就通過店鋪給會員免費送口罩的措施,大大提高了顧客對氏蘭町的好感,由此,顧客在町盟的線上購買率也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

社区经济爆发 化妆品社区店“风”来了?

氏蘭町

另一方面,社區店在客情方面的優勢有助於通過社群做活動等引流。相比其他類型店鋪,社區店老顧客居多,在客情維護上做得更加深入,顧客對店鋪有較好的認知,做社群活動就更容易一些。據瞭解,佳麗美妝於日前做了一場活動,即邀請6個人進入微信群便可獲得一瓶乳液,其中一個群在一小時內就邀請了400餘人。“對於新增的人,並不要求TA們馬上產生消費。”王俊熙談到,但這些都是潛在客戶。

此外,由於離社區較近,送貨比較方便,消費者購物體驗其實也並未減弱。

氏蘭町創始人於毅表示,氏蘭町目前通過與天貓、美團等平臺合作,在大力佈局社區店後,打通了物流配送的“最後一公里”。“比如在我們的線上平臺買東西,可以通過查找附近的門店安排就近送貨或取貨,如果店比較近,基本能保證上午下單,下午拿貨,甚至配送時間可以在兩個小時內。”

“社區店送貨較為方便,顧客在線上購買產品後我們基本都能很快送達。”河南悅美美妝創始人焦巧珍表示,疫情期間,受影響的基本都是新開的店,對顧客維護較好的老店幾乎沒有影響,“經營好用戶就能獲得較為穩定的回報”。

社区经济爆发 化妆品社区店“风”来了?

悅美美妝

以上這些特質,讓社區店在匯聚私域流量上具備了一些有利的條件。可以說,疫情期間,在物流上有著天然優勢的社區店相當於私域流量的“前置倉”。

此外,不少社區店在此次疫情中及時轉型,也有效增強了自身的抗疫能力。

首先,嘗試線上直播。“以前一直覺得直播是趨勢,但一直沒去做,這次做了嘗試。”焦巧珍表示,在情人節和三八節期間,藉助直播的形式,悅美美妝分別實現了2萬餘元和4萬餘元的銷售額,相較以往,有了較大的突破。

其次,讓社群運營制度化。經歷此次疫情,佳麗美妝在社群運營板塊就有了更加具體的制度,比如,明確店員對社群管理的要求,並且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銷售任務。有了制度加持,店員在社群運營上的規範性和積極性都得到了極大提升。

再次,深度佈局自己的線上運營系統。以氏蘭町為例,在線上運營方面,其已有一套成熟的運營流程,包括針對不同群體發佈特定內容等。

據瞭解,在大力運營線上項目町盟後,自1月以來,町盟月均銷售額保持在100多萬元。同時,氏蘭町線上社群營銷也能助力部分門店實現正常時期1/3以上的銷售。

同樣,在深度挖掘私域流量及成功轉型線上後,佳麗美妝的業績也迎來了兩倍增長。

社區店疫後前景光明

疫情期有著高光表現的社區店,疫情後仍會維持上揚狀態嗎?從幾方面因素來看,答案或許是肯定的。

“經歷此次疫情,社區店在商品的豐富性、活動的新穎度、如何讓老顧客帶新顧客等方面都會有比較深的研究。”零售實戰教練、光合社創始人葉光認為,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這些“進化”都將促進社區店在疫後的發展。

而近年社區零售的發展,也為社區店提供了持續成長的土壤。

據瞭解,隨著對客戶的挖掘越來越難,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開始將目光投到“社會關係”上,通過對人際關係的挖掘開闢新的市場。相關報道稱,自2017年開始,無論是電商巨頭還是創業者,都開始發掘線下社區這塊尚待開發的流量窪地,紛紛入局“社區新零售”,並探索出一些新模式。

此次疫情,更加速了這一商業模式的發展。

從社區商業角度出發。目前,社區消費在中國才剛剛起步。北京市商業聯合會指出,2018年北京商業社區消費額佔社零額比重為52%,而發達國家和地區卻接近70%-80%。照此趨勢來看,有著巨大消費力挖掘空間的社區店,依然存在較大的發展潛力。

社区经济爆发 化妆品社区店“风”来了?

同時,也有人表示,大型商超在疫情中和O2O到家服務平臺聯合為消費者提供服務,已經驗證了合作模式的成功;微信等社交渠道紅利、整合供應鏈支撐的高性價比商品、社區近場的良好交付體驗、預售模式的低運營成本、規模化可複製性等優勢,促使社區電商在今年以後會集中爆發。如果社區店能夠與社區電商做好融合,同樣會為自身發展助力頗多。

而從消費者角度來看,有分析認為,在那些宅在家中的日子裡,消費隨著網絡下沉到了最後一公里,也造就了“社區經濟”的新風口。而隨著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新型消費和升級消費將不斷拓展,無接觸配送、無人零售、直播零售等消費新模式、新方式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中國消費經濟學會會長楊繼瑞在接受採訪時就曾表示,“少扎堆、非接觸型”的社區消費新場景將成為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的生力軍。社區店有理由抓住這樣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在發改委等23個部門於3月12日聯合發佈的《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中,促進社區生活服務業發展,大力發展便利店、社區菜店等社區商業,拓寬物業服務,加快社區便民商圈建設,被視為未來挖掘消費潛力的重要增長點。

有這樣利好的政策驅動,社區店無疑擁有了更有利的成長環境。

經歷三年“慢增長期”,這幾點值得注意

按照以上的趨勢,疫後大力發展社區店似乎是很好的方向。不過,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事情都會有兩面,有時候優勢也會是劣勢。”焦巧珍認為,社區店雖然有著良好的前景,但也存在著發展弊端。

她認為,對於社區店來講,顧客穩定就是優勢,但同時,這也是社區店的劣勢。因為社區店主做周邊客情的生意,所以,社區店在前期積累顧客時發展會很慢,即要經歷大概三年的慢成長期。“在這個慢成長期,還要求門店對每一位進店顧客都要做好細節服務、連帶服務和增值服務。”

這一點,得到了不少CS店主的認同。“不要盲目跟風。”他們認為,疫情終將過去,市場終將回歸常態,屆時將是社區零售的價值迴歸期。

未來想要做好社區店,應該如何走呢?綜合採訪觀點來看,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第一,在選品上,更要注重品質。

例如,王俊熙在選品上就很少會選擇爆品,基本會通過自身試用來選品。他認為,部分店鋪會跟風引入爆品,但市面上有不少爆品只注重形象和概念,並將大部分費用放在廣告宣傳上,而忽略品質。這樣的產品會讓消費者體驗感不好,傷害門店在顧客心目中的形象。

“我們要把門店經營成品牌,讓消費者把門店當背書,而不是產品的宣傳廣告。省下宣傳廣告,以此讓利給消費者,即能保證顧客的回頭率。”

社区经济爆发 化妆品社区店“风”来了?

第二,做好會員運營和價值運營。“圍繞社區這個場景做零售,經營用戶比經營商品更重要。”

他們認為,在會員運營上,要更好地運用線上手段。在進店客流逐步減少的當下,要通過線上平臺在抓好現有流量的同時,輻射到周邊更多的人。

在價值運營上,更應該追求專業服務和體驗。比如將員工培訓得更專業,讓員工通過專業的護理手法來留住顧客,而不是一味地做秒殺等,以此讓門店更具備獨特的價值,而不只是一個銷售產品的窗口。

第三,要佈局新零售,多條腿走路。

“經歷此次疫情,大家基本學會了直播和社群運營管理,但這些都曾是不少社區店較為薄弱的地方。” 他們認為,“臨時抱佛腳”並不可行,大部分在疫情期間獲得增長的CS店,如美林美妝等,都於此前便在數字化運營上做出了成績。

“未來,社區店更要多條腿走路,只有提前做好準備,才能應對不斷變化的環境。”

無疑,市場環境是多變的。社區商業擁有廣闊市場的背後,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化妝品社區店是否能夠迎來發展新風口,仍有待時間檢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