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反思!日本制造业为什么会失败?

读了《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作者汤之上隆作为日本半导体产业由盛转衰的亲历者,从1987年开始先后在日立、尔必达参与刻蚀研究,再到后来进入产业研究机构工作。这样难得的履历让作者有机会从技术和企业经营两方面来复盘日本半导体产业为何会失败。

半生反思!日本制造业为什么会失败?


半生反思!日本制造业为什么会失败?

现在很多国人分析日本产业的衰落总会和广场协议联系在一起,似乎一切都是一纸汇率协议的锅。这种看法未必全面。


在作者看来,日本半导体的失败应归因于低成本制造技术的落后和对市场需求的木讷。


从2019年的日对韩半导体材料禁运中,相信我们的直观感受都是半导体产业虽然不在日本了,但核心技术还在日本。


作者并未否定日本半导体产业生产超高品质产品的能力,尤其是在化学试剂相关领域的独步天下。但作者尖锐地指出,这种对品质的过度迷恋让日本忽略了除了新特奇的发明,"低成本制造技术"同样是一种核心技术。


日本传统生产的DRAM产品主要供应大型电脑,以品质可靠著称,25年质保期无人能敌。


但随着PC时代的来临,25年不坏的DRAM显然超过了终端产品的生命周期,零部件严重质量过剩。


质量过剩对应的是生产程序的过度精细化和远超所需的检测,带来的是远超竞争对手的设备投入,预示必然会有高成本。


但对下游却不会接受成本加成定价,因为三星提供了功能类似的产品,更短但满足需求的生命周期和低定价。这样日本的DRAM王座终于被重视性价比的三星抢了去。

半生反思!日本制造业为什么会失败?


当然,迟迟不肯接受降低成本的生产方式,除了路径依赖之外,还有企业核心领导人对市场变化的迟钝。


2007年,受超低价PC和上网本普及的推动,DRAM跌破1美元,作者判断"迎来DRAM1美元时代"。


然而当时尔必达的坂本幸雄社长却认为这是天方夜谭,认为DRAM跌破1美元只是暂时现象。这造成了尔必达致命的经营失误。


此后DRAM价格跌破0.5美元,叠加日本发生大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尔必达在2012年破产。这距离日本赢得世界80%DRAM市场占有率约30年。


类似的,日本SOC芯片败于对这是利基市场的集合而非一个大市场的失察,在技术工艺上努力却对市场方向重视不够,总是想着怎么把生产出来的芯片卖掉而非生产市场需要的芯片。


半生反思!日本制造业为什么会失败?


相比之下,三星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研发与量产的一体化、四代产品同时研发、熟练运用现有设备的高水平技术、注重提高成品率的同时能找准最终目标,不拘泥于没有意义的高成品率。


简而言之,三星一直在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致力于在短时间内用低成本来制造DRAM。


此外,三星电子拥有发挥上述技术力量的强大武器。其中之一就是丰富的市场调研能力。作者举例,三星电子战略部门有员工800人,其中市场调研专员竟有230人。


这些市场调研专员并不仅仅只进行市场统计。以负责中国市场的专员为例,他们首先要在中国居住1-2年,学说汉语,和中国人吃一样的食物,了解中国人有怎样的嗜好。在此基础上,再确定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DRAM,会用多久,需要几个。


不仅仅是数量,三星电子将最优秀的人才提拔为市场专员。因为三星电子认为公司的未来担负在这些市场调研人员的肩上。


三星将这些人才派往全球各地,要求他们利用个人敏锐的直觉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从世界的发展动态中来预测和开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实际上,三星电子的专务董事和常务董事都背负着每年至少找到1名市场调研专员的职责。


强大的信息收集能力和当机立断的决策能力是让三星电子的技术力量变得无比强大的两件法宝。


最后,这些错误似乎是可以被轻易发现并规避的,但为何尔必达等世界级的大企业却未能走出失败的怪圈呢?这给人的感觉和诺基亚等巨头的陨落有些类似。


作者认为这些表象的背后是日本人对创新的深深误解。


究竟何谓创新?


科学界对创造如此定义,"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实或理论整合在一起的行为"。乔布斯更为简洁,"创造就是联结事物"。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发明和市场的结合"。更简洁地说,"创新就是产品的广泛普及"。这里重要的是产品能够广泛普及,与技术是否具有与革新性没有任何关系。


因此技术研发的阶段是不会出现任何创新的。只有当使用了这项技术的新产品热卖时才能称得上实现了创新。


日本人恰恰拘泥于技术的革命性创新,对新市场不敏感,对消费者"新问题的发明"能力太弱。


日本能够成功的产业都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竞争力扎根于制造工序的产业(擅长全质量管理)、需要高度集成技术的产业(模块化产业和单一拔尖技术的产业日本鲜有胜出)和要求延续性技术的产业(强调技术持续进步,不能需求或技术路线持续变化)。


掩卷反思,个人最大的收获在于两点:


1、即使是高科技产业,成功的首要条件也是对市场需求的敏锐度和充分理解。没有市场,闭门造车,做学问或许可以,做企业不可以。


2、品质和成本之间的取舍往往是决定公司发展前景的根本,而这通常烙印在公司的基因之中,极难变革。


当前中国的科创热潮,大家都在盯着研发费用率时,个人不妨也多看看销售费用率。故事再好,总要落实到业绩上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