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群星閃耀時》:歐洲失落貴族的天真

《人類群星閃耀時》是一本被很多人推薦過的著名作品,描寫了人類歷史上14個高光和至暗時刻。

拜占庭的陷落、巴爾沃亞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爾奇蹟的精神復活、老年歌德熱戀的悲歌、滑鐵盧的一分鐘,威爾遜的夢想與失敗,馬賽曲神佑般的創作……

我花了一個月讀完它,過程中不乏對一些細節的驚歎,但最後的心情卻十分複雜。

這本書有它的可取之處,卻並不討我喜歡。

華麗語言的背後:歷史上的重要時刻是否如此簡單?

《人類群星閃耀時》最開始吸引我的就是它的題目:一些在人類歷史上熠熠生輝的人物,和他們至關重要的瞬間——大概每一刻都精彩到可以拍成電影吧?

通讀下來,14個故事的確有不少有趣細節。

我曾拜訪過巴黎榮軍院,卻不知道那裡除了拿破崙,還葬著魯日——一輩子平平無奇,卻一夜裡寫就了《馬賽曲》的小天才。

我也遊歷過伊斯坦布爾,卻不知道還有那樣一扇無意敞開的小門,在攻城時成為君士坦丁堡失守的通道。

《人類群星閃耀時》:歐洲失落貴族的天真

伊斯坦布爾藍色清真寺

但這一切,真的如此富有戲劇性嗎?

茨威格為本書作序說:“一個影響至為深遠的決定繫於唯一的一個日期,唯一的一個小時,常常還只繫於一分鐘”。

在他的筆下,滑鐵盧戰役中拿破崙的失敗,似乎全都要歸咎於格魯西一瞬間的固執。

但這一切,實在過於演繹了。

人越是成長和學習,越是相信歷史的發展走向和結果的必然性,越是無法認同歷史是由單一因素所導致的。

茨威格是著名的傳記作家,自然不可能不知曉這個道理。

是否骨子裡作為文人的浪漫,讓他追求這種戲劇性的描寫,把聚光燈都打在一個人身上,並尋求一瞬間的爆發?

有人把這本書解讀為“最具宿命色彩的歷史細節”,可以說評價十分中肯。

“人類”只有西方人嗎?

《人類群星閃耀時》裡寫了14個歷史事件,跨越了400年的時間,空間上從古老的歐洲蔓延到現代的美國——如果向東看,只有近東的土耳其被囊括了進來,還是在拜占庭帝國時期,本質上還是在寫歐洲。

從16世紀到20世紀,“人類群星閃耀”就只有歐美人在閃耀——從航海和黃金的發現,到詩歌音樂的創作。

《人類群星閃耀時》:歐洲失落貴族的天真

一樣精彩的鄭和下西洋,並沒有被提及

如果說在近現代的背景下,我們不該苛責一位歐洲人的世界觀侷限於此,那麼來看一下茨威格是如何描述巴爾沃亞第一次望見了太平洋南部水域的:

“一個土著人指著一座遠處的山峰對他(巴爾沃亞)說,從山頂上就能望見那個尚不為人知的南海。”

“是巴爾沃亞先生第一個看見這海洋……一五一三年九月二十五日這一天,人類知道了地球上當時還不為人知的最後一片海洋。”

或許茨威格自己都沒意識到,在他的潛意識裡,“土著人”不算“人類”,“歐洲人”才算。

而要理解這樣的傲慢與偏見,就需要理解作家的一生。

茨威格“天真”的一生

讀過《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和《人類群星閃耀時》後,對茨威格的印象是“文采頗佳,有些自戀”。他的骨子裡帶著一些傲慢與偏見,或者更準確地,用今天的話來講,存在著“潛意識偏見”(Unconscious bias)。

但正如我們不能責怪古代人一夫多妻一樣,對於茨威格的印象,也會在瞭解他的生平後多一絲寬容。

茨威格的家庭是維也納資產階級,他很聰明,所受的教育和所置身其間的維也納中上層市民社會,都決定了他的生活方式和看待世界的態度。

一戰結束不久,納粹德國開始驅趕猶太人,並重新軍事化,有發動戰爭的跡象。

彼時,所有歐洲知識分子都義憤填膺,而茨威格——一個因為納粹而流亡的、德語世界最有聲望的猶太作家,卻什麼都沒有做。

《人類群星閃耀時》:歐洲失落貴族的天真

電影《黎明之前》裡的茨威格

他無法痛恨德國,並這樣描述他不想參與的集體行為:“隨時隨地都得屈從於國家提出的要求,投身充當最為愚蠢的政治的俘虜,適應光怪陸離的各種變化,無論你如何苦苦掙扎,你總是和集體拴在一起。集體拽著你走,不容反抗。”

茨威格人生的最後幾年生活在巴西,最終因無法和新世界和解而服毒自盡

在最後的時光裡,他寫下了《昨日的世界》,用來懷念那個他心中單純美好的歐洲。

有人評價他:茨威格對歐洲人「善良本性」的信念,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信仰,顯得過於天真。

而這一種天真,和他的成長環境、他的生活經歷,他作為德意志化猶太人的身份,都呼應起來——也解釋了為什麼,他仰望人類的群星時,只看得見心中所想的那一片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