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宇:在没有人关爱我的情况下,我需要自己救自己

提及华晨宇,很多歌迷将他定义为"90后歌坛领军之王",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不羁与狂热碰撞的奇幻音乐因子,每一个灵动的乐符都被打上了个性化的烙印,随性而歌,不设边际,属于华晨宇的音乐宇宙总是蕴藏着多种可能性。

华晨宇:在没有人关爱我的情况下,我需要自己救自己

今年华晨宇在综艺《歌手·当打之年》中强势出圈,站在汇集聚光灯的舞台上,一向孤寂寡言的华晨宇,总是会肆意绽放出夺目的光彩,成为slay全场的瞩目焦点。

很多观众认为华晨宇的音乐极具魅惑,近似癫狂,让人感受到他正在怒放燃烧的生命力,被他紧握在手中的音乐,能够幻化为超乎寻常的瑰丽意象,为大家造就一个绚丽的新世界。

华晨宇:在没有人关爱我的情况下,我需要自己救自己

在新人辈出的造星时代,华晨宇七年如一日的持续输出新锐独特的音乐理念。天马行空​的音乐巧思加上别具一格的音乐色彩,也让华晨宇的口碑和风评始终呈现"两极化状态"。

就像节目中徐佳莹所评价的那样:"你会觉得这个人好怪哦,但又怪得好有魅力"。

正如喜欢他的粉丝所说的那样:"玫瑰带刺才摄人心魄"。

以音乐为药的孤独少年

曾经有歌迷这样评价华晨宇:"自己治愈童年创伤的人都是伟大的。何况你还从深不见底的幽深伤口里开出了华美夺目和令人心碎的花。"

华晨宇在音乐中有相当浓厚的自我表达欲,这归因于从童年开始,小小年纪的他就为自己搭建了一个秘密城堡,所以的想法和观念都在里面暗自发酵,生根发芽。

华晨宇:在没有人关爱我的情况下,我需要自己救自己

3岁父母离异,华晨宇的童年坎坷且凄凉,离家的母亲再也没有回来,而父亲却因为忙碌于工作,很少悉心陪伴他,在别的孩子都拥有父母的关爱和呵护的时候,华晨宇在自己的世界里形单影只。

这正是这样的原因,小小年纪的华晨宇要比同龄小朋友安静乖巧的多,经常默不作声的待在房间里,无所事事的对着墙壁发呆。

幸运的,后来他渐渐地找到了可以相伴的慰藉品,那就是音乐,他可以足不出户的憋在家中,与音乐朝夕相伴,在这里,他可以释放心性,寻觅自我,内心总是莫名的心安,在他心里,音乐迎合了他的多种诉求,歇斯底里的呐喊,还是百无聊赖的低吟,还是对成长的迷茫和彷徨,一切的一切,都可以用音符去抒发和谱写。

华晨宇:在没有人关爱我的情况下,我需要自己救自己

彼时华晨宇的房间非常简洁,没有多余的摆设,只有墙,床,和他爱不释手的琴,他在之前采访中也曾表明,因为孤僻,自己总是落后于时代,大二时期才买了电脑,在智能机盛行的风向中,他用的还是最简单的"老年机",只用来和家人进行简单的沟通,他很早就习惯了孑然一人的生活,并且也能乐在其中,就像他所说的那样,倘若家中多了一个人,他会觉得全身上下不舒服。

2010年,华晨宇敲开了武汉音乐学院的大门,开始接受正统音乐理念的指引和熏陶,在班级里,他依旧是特立独行那一个,大家都在框架里用心研读,但只有他总是会遵循本心,这也让华晨宇成为周围人眼中的怪咖。

华晨宇:在没有人关爱我的情况下,我需要自己救自己

对于华晨宇而言,他不喜欢和身边的同学沟通打交道,总觉得这是一个相互刺痛的体验,因为身边大多同学的关注点在于自己怎样去唱好这首歌,而他的关注点始终在歌曲内核的层面,在于一首歌的价值和意义,是否能让听众产生共情体验。

当时华晨宇的音乐导师也时常用有色眼镜去看他,虽然没有有失体面的评头论足,但对自己内心的想法却直言不讳,她认为华晨宇的发声方法不是最科学的,而且写出的作品都很奇怪,相比起一向喜欢规矩刻板的乖学生,华晨宇很快就成为了老师眼中"钉子"一般的存在。

华晨宇:在没有人关爱我的情况下,我需要自己救自己

成名后的华晨宇曾经袒露过自己当时的心迹:"因为我用那种方法再来唱自己写的歌时,就唱不出来那种感觉了。我开始想,我学音乐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引人深省的发问,让他开始思考,音乐的终极奥义是什么?是要做出他人眼中漂亮得体的作品,还是去满足自己对音乐的一腔狂热?

后来他最终做出了选择,那就是要坚守自己的音乐本心,在自我设定的音乐轨迹上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怪异少年的音乐征战

2013年,华晨宇站在了《快乐男声》的舞台上,彼时的他齐刘海,黑眼睛,一副其貌不扬的宅男姿态,第一次站上偌大的舞台,华晨宇表现的稍显局促,很多时候都显得手足无措,眼神也飘忽不定,这样青涩的小男生,评委席的大佬们似乎早就司空见惯。

华晨宇:在没有人关爱我的情况下,我需要自己救自己

在才艺展示环节中,华晨宇的作品相当怪异,他声称这是出于自己手下的原创之作,没有歌名,没有歌词,需要用一直常人无法理解的语言去诠释,这支作品就是华晨宇的《无字歌》,虽然没有具体内容,但是在华晨宇行云流水的钢琴伴奏下,歌曲里暗藏的深意和玄机呼之欲出。

华晨宇:在没有人关爱我的情况下,我需要自己救自己

评委席中的尚雯婕嗅到了这位选手身上另类不同的气息,在尚雯婕的眼中,这个年轻羞涩的少年,内心似乎隐藏着一个大艺术家的至深灵魂。沉浸在音乐世界中的华晨宇,神采飞扬, 坚定且自信,那是与日常生活中的他截然不同的面貌。

尚雯婕随对身边的蔡国庆说:"他是个天才,他是个天才,他天生会用音乐去表达情绪,只是他有点自闭。"

华晨宇:在没有人关爱我的情况下,我需要自己救自己

另一边的评委陶晶莹却显得画风不同,她给予华晨宇的评价是:"这个孩子不是有才就是有病。"这句话似乎较早的预示了华晨宇音乐方向的命格,锋芒毕露但却格格不入。他的荒诞,他的离奇,让人想要打开心扉去揣摩体味,但是却觉得如此遥不可及。

因为较强的个人格调,华晨宇一路披荆斩棘,成为了舞台上的焦点人物,与此同时,溢美之词和抨击之音不绝于耳,让华晨宇一向清宁的世界变得喧嚣,如此境遇并没有让华晨宇感到欣喜和激动,内心更多的是惶惶不安与焦虑。

华晨宇:在没有人关爱我的情况下,我需要自己救自己

如同他后来采访中所透露的那样,他不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也不需要接受别人的介意和批评,他不想自己的世界有如此多的人蜂拥而入,为此他一度萌生了退赛的念头。后来节目组人员悉心安稳他:

"放心,你不会变得那么红"。这才安抚了华晨宇不安的心绪。

最后华晨宇不出意外的杀入了最后的决赛环节,在决赛设置中,节目组安排了一个特别环节,就是邀请选手家长来探望一直处于封闭训练的他们,父母没有赶来的华晨宇,再度落了单。

彼时的华晨宇把自己蒙在被子里装睡,虽然这波行为略显幼稚可爱,华晨宇的内心一直很通透清醒,他很早就不断的告诫自己"在没有人关爱我的情况下,我需要自己救自己"。毋容置疑,音乐成为了他人生的解药。

华晨宇:在没有人关爱我的情况下,我需要自己救自己

2013年,这个坚强倔强的孤单少年,一举成为了《快乐男声》的年度总冠军,投身到五光十色的娱乐圈大染缸,被各种流言和声音所裹挟,华晨宇内心的信念感却日益明晰,他始终认为他的音乐是表达自我的最佳通道,他不会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调转方向,即使这样的路线,让他始终置身于风口浪尖处,亲临狂风骤雨,但是他依旧做到初心不改,不见偏倚。

就如华晨宇经常翻唱的那首张国荣的作品:"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笑得像糖,出手像枪

从2014年,华晨宇献上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卡西莫多的礼物》,他就以势不可挡的态度迅速突围了鲜见波澜的音乐圈,与此同时,他开始在音乐综艺和真人秀中全面开花,将自己融入到焕然一新的新环境中,我们可以意识到,如今的华晨宇人生有了更多亮光。

华晨宇:在没有人关爱我的情况下,我需要自己救自己

就像他在常驻综艺《王牌对王牌》中那样,内敛沉稳,不善言辞的他,依旧可以很多的驾驭气氛活跃的舞台,从某一方面而言,他开始渐渐变得入世,从心底去接受一个自我蜕变的过程。在综艺节目中,他渐渐把骨子里的温柔绅士展露尽显,可以面带微笑的回顾往昔,全程淡定从容。

华晨宇:在没有人关爱我的情况下,我需要自己救自己

华晨宇:在没有人关爱我的情况下,我需要自己救自己

只是唯独在音乐这块净土,他依旧初心不改,演唱会每年都开,专辑也始终潜心在打磨,他渐渐习惯了这样有条不紊的生活节奏,但与初期相同的是,他对于业绩和销量这些词眼始终佛系,就像他曾经自我评价的那样,他不是那种有预期目标的人,他更注重的是精神上的东西。

外界在意他飞得高不高,身边人在意他飞得累不累,而他在意的只是他在飞翔的途中是否得到了内心满足。

华晨宇:在没有人关爱我的情况下,我需要自己救自己

真心希望这个逐浪前行的少年,始终能够自在如风的稳步前行,在排山倒海的洪流中依旧岿然不动,听从己心,不问西东。

更多精彩内容请移步下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