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中西文碰撞交融的反思中,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导语】昨天是平安夜,在微信群里写了祝大家平安的小诗算是平复一下自己被年青人那种狂热勾起的焦躁心绪。但在微信群里,总有人发来关于批判"圣诞节"的图片和文字,心里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惆怅。


平安夜,中西文碰撞交融的反思中,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有时觉得很滑稽,无论在朋友圈,还是在微信群,都有人在大肆宣扬抵制圣诞节。只要有人在群里发了"圣诞快乐"的祝福语,或者在朋友圈晒过节的照片,就可能被攻击。从文中可以看出意思很明显,显然是对洋节日的抵制情绪。特定年份的圣诞节,中国遭列强欺辱,这是屈辱。我们应牢记落后就会挨打,会流血,会流离失所,无平安幸福可言。

平安夜,中西文碰撞交融的反思中,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夜幕早已降临,清澈幽深的夜空格外干净,没有云雾的遮掩,没有霾的浸染,夜是那样的寂静。而此刻看到这些文字信息,心中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惆怅。


平安夜,中西文碰撞交融的反思中,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据我所知: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每年12月25日是全世界大多数基督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

历史上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

平安夜,中西文碰撞交融的反思中,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在西方的文字记载中,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不相同。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对基督教来说在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才确定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


平安夜,中西文碰撞交融的反思中,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其实圣诞节是哪一天并不要紧,重要的是应该知道它是为纪念救主耶稣降生。有圣诞节的时候,中国和西方之间还没发生过任何大规模的联系,更谈不上战争与侵略。圣诞节在西方相当于中国的春节,主要是庆祝家人团聚。传到中国后,成了部分年轻人自己玩自己嗨的节日,成了他们年青人社交节。


平安夜,中西文碰撞交融的反思中,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或许我们更应该明白,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战争、瘟疫、饥荒、灾难等频发,加上人与人之间的奴役、欺诈,贫富差民,使得悲剧不断,人性压抑。我们绝大多数的人,向往着和平、安康,这是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为了让美好祝愿延续下去,惠及子孙后代,圣诞节便赋予这种特殊意义。


平安夜,中西文碰撞交融的反思中,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近年来,部分国人的反感过圣诞节,主要是商家过度营销,总是借着这节那节名义搞什么活动赚钞票,即使外国人的节也要拿过来大搞一场,以达到提升销量赚钱目的。 其实外国的圣诞节在中国落地,追根溯源也是由商家推出来的,说他处心积虑似乎也不为过。


平安夜,中西文碰撞交融的反思中,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网上传言圣诞节是外国人为庆祝入侵中国而特设的一个节日,似乎很荒谬。或许有人认为圣诞节是一种文化的入侵,请问在外华人的春节引起外国人喜爱,孔子学院在国外生根开花,传播中华优秀历史文化,这在外国人眼中是什么?


今天中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造福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避免有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交融与渗透。今天的世界,人们早已通过互联网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连接在一起,不同文化的交流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潮流。圣诞节在西方虽然仍带有宗教色彩,但人们过节时更注重人际间的关爱、祝福和交流,表达相互间的问候、祝福,以及对新年的美好愿望。难道我们对这种美好的愿望也要抵制吗?


平安夜,中西文碰撞交融的反思中,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要知道在西方社会中,在圣诞节期间也宣扬的"博爱"与"施舍穷人邻舍"的精神,难道这种精神中国社会不需要的么?按照这些人的逻辑思路,我们是不连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节、六一儿童节……等等这些节日也要抵制,因为这些日子都是公元纪年法的一个日期,大多也来自西方。


或许我们再彻底一点,连礼拜天你也不要过,因为圣经开头就告诉你:上帝用六天创造天地万物,第七天就休息了。再有甚者我们连父亲节、母亲节你也不要过,这些表达对父母感激之情的节日来自西方。

平安夜,中西文碰撞交融的反思中,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信仰是个人的自由,谁也不能左右个人信仰。上面的图片很酷,连军人和警察都搬出来了, 显然因信仰不同而进行道德绑架或随意攻击,这种思维逻辑是多么地荒谬和荒唐。其背后还是对我们文化的不自信,惧怕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被慢慢残食或者在青年一代中慢慢被遗忘。我感觉这种担心或许是杞人忧天。君不见,近年些年来我们的汉服流行了起来,汉唐古风在青年新生一代中十分受欢迎,优秀的诗词文化也越来越受人民大众及青年人喜爱,甚至国外友人们的喜爱和传播,人们对于传统节日也逐渐重视起来,不正是我们文化自信的表现吗?


平安夜,中西文碰撞交融的反思中,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亲爱的朋友,我们很敬重军人和警察为祖国的和平做出贡献,他们值得我们深鞠一躬,但这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节日而已。或许你抵制的不是"洋节",而是"救恩",失去的是对自我生命的救赎!用基督教中《圣经》的话来说,悔改自己的罪,相信神,接受他做你个人的救主,你的罪就被赦免了,你与上帝就恢复了那起初和睦的关系,你就得了永远的生命。这和我们国家佛教中的劝人向善是有异曲同工之妙,难道不是吗?


平安夜,中西文碰撞交融的反思中,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百年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薪火,几经分合,几遭侵略,都不能被分裂或消亡,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原因在于我们具有有着持久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我们必须有民族的文化自信才能发挥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励、教化、凝聚作用。


平安夜,中西文碰撞交融的反思中,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来说平平淡淡就是福,就是平安。奢华能带来暂时快乐、荣耀,伴随而来的一定是各种的烦恼。而更可怕的是奢靡之下心智的丧失,对生活的迷茫和绝望。君不见此种现象生活中比比皆是?只有淡然对待生活的各种现象,才能把握好生活的帆船远航。  


平安夜,中西文碰撞交融的反思中,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寂静的平安夜,心中多了许多感悟,借助平安的祝福,在这岁尾之际,把一年的纷纷扰扰都抛却到历史的长河中,让时光的流水冲刷净心中的尘杂,净化一个我们新的灵魂。


平安夜,中西文碰撞交融的反思中,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回往过去时代在进步,形势在发展,世界在变化。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激烈碰撞,历史和现实、外来和本土、进步和落后、积极和颓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我们应顺应时代大潮,让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璀璨的传统文化在改革开放新的进程中大放光茫,提升文化自信,走向新的征程。

  

平安夜,中西文碰撞交融的反思中,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