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1493年後的世界中的歐洲,愛爾蘭大饑荒的背後原因嗎?

哥倫布大交換在18世紀的農業革命和19世紀的工業革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兩次革命都首先在歐洲發生,因此這一生態現象有著政治和經濟上的極其重要的意義——它培育了西方世界的崛起。

土豆是一種養活了德國、瑞士、大不列顛、愛爾蘭和其他國家一半以上人口的果實。在甘薯和玉蜀黍充當了中國人口爆炸的助產士的同時,土豆推動了歐洲人口的增長——土豆越多,人口越多。(全球性的人口爆炸是“同質世”時代開始的標誌和結果。)土豆被引進歐洲一個世紀後,歐洲人口總量大概翻了一倍。歐洲所有的土豆,都是隨好奇的西班牙人漂洋過海的幾顆塊莖的後裔。哥倫布大交換不僅給歐洲和北美帶來了產量超高的土豆,還帶來了生產率超高的安第斯土豆種植技術,包括世界上最早的高濃度肥料:秘魯海鳥糞。同時也帶來了導致馬鈴薯枯萎的一種類似真菌的生物,這導致了愛爾蘭大饑荒。

你知道1493年後的世界中的歐洲,愛爾蘭大饑荒的背後原因嗎?

另一個物種,即巴西橡膠樹,一個多世紀前,已經有少數橡膠樹從原產地巴西來到亞洲。如今,這些樹的後代像地毯般遍佈了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的一些地區,以及中國的這個地區。巴西橡膠樹還越過國境,進入老撾和越南。這種在1492年之前從未在亞馬孫河流域之外存在過的植物,現在成為了東南亞生態系統的主宰。事實上,植物學家早就警告過,橡膠主導了面積如此廣大的區域,只要出現一種類似馬鈴薯晚疫病的傳染病,就會迅速引發一場生態災難,甚至還可能導致全球性的經濟崩潰。

在這個邊界問題懸而未決的地方,阿拉納絕不是唯一一股創建了橡膠帝國的力量。對本國經濟至關重要的原材料竟然完全掌控在外國人手中,這令歐洲和美國的政商兩界領袖很惱火。結果就出現了赫克特所稱的“亞馬孫爭奪戰”。

你知道1493年後的世界中的歐洲,愛爾蘭大饑荒的背後原因嗎?

  • 由於需要能夠忍受戰鬥環境下的材料,軍隊是橡膠的主要消耗者——這就是朝鮮戰爭中美國對中國進行橡膠貿易封鎖的原因。哥倫布大交換在18世紀的農業革命和19世紀的工業革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培育了西方世界的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