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師大社“書店燃燈計劃”被數十家權威媒體報道

【百道編按】疫情的蔓延讓實體書店的發展舉步維艱,但閱讀的溫暖始終在有心者手中傳遞。近日,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與浦發銀行聯合發起,國內200多家書店共同參與的“書店燃燈計劃”在雲端陸續展開,逾10萬讀者在線上感受閱讀之美,引發業界熱議、思考與借鑑,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日報中文網等數十家媒體廣泛關注與報道。

广西师大社“书店燃灯计划”被数十家权威媒体报道

2月19日,澎湃新聞大篇幅報道“書店燃燈計劃”。文中詳述了在實體書店線下業務受阻之際,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啟動“書店燃燈計劃”的初衷和10期計劃,邀請顧湘、韓浩月、計文君、賈志剛、駱降喜、吳鉤、蕭易、周雲蓬、走走等作家線上分享,並與各大書店社群內容共享;2月28日,新華社客戶端發表文章《守護城市“燈塔”:疫情下中國實體書店積極自救》,談及疫情之下的書店自救,重點提及廣西師大社“書店燃燈計劃”;3月12日,《光明日報》在3版頭條位置發佈文章中提到,在線上分享會中,一位參與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書店燃燈計劃”的線上聽眾做了29條筆記,肯定“書店燃燈計劃”為書店和讀者帶來的溫暖和力量。3月16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3版頭條刊發深度文章《探索書店跨界的線上通路》,認為“書店燃燈計劃”為實體書店搭建了一個包含作者、讀者、出版單位在內的線上雲平臺,探索了實體書店多元發展的通路。

書店與出版機構唇齒相依,“書店燃燈計劃”讓懷抱閱讀熱望的讀者朋友們在線上與“閱讀”相遇,鼓勵實體書店通過這種方式拓展影響力,走出困境,亦為出版、書店業探索融合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照。長江商學院與界面商評還將“書店燃燈計劃”當作商業新趨勢中的一個案例,認為其打破了原有的合作模式,對於行業上下游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截至目前,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日報中文網等數十家媒體對“書店燃燈計劃”進行了陸續報道。眾多權威媒體的報道,也令“書店燃燈計劃”的影響力從一篇篇報道中輻射向整個行業,為實體書店帶來更多的關注與助力。“書店燃燈計劃”採用的微信多群直播、海報倒計時、問卷互動等方式,也被業內所借鑑,如北京碼字人書店、書萌聯合發起的“星夜聯航”,深圳書城投控、北京閱讀季發起的“書業同光互助計劃”,以及許多書店陸續開展的線上分享會,“燃燈”的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

從“閱讀一小時”到“觀文館·經典共讀”,從“獨秀書房”15家門店開放儀式等到連續4年的“加油!書店”系列閱讀推廣活動,再到如今的“書店燃燈計劃”,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長期以來都在積極履行閱讀推廣、文化建設的社會責任,將自身轉型升級、探索發展路徑、創新出版業態與推廣全民閱讀、創建書香社會相結合,推出的一系列閱讀推廣活動深受業界和讀者好評。

未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將繼續秉承“開啟民智,傳承文明”的發展理念,探索更多樣化的、多形式的發展路徑,讓好書以更多的方式與讀者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