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我是老徐。

今天這篇文章,我估計很多人會留言罵我。

但無所謂。

因為我真的看到了我最害怕的事情發生了。

也許會有人覺得我杞人憂天,但我想告訴你們。

這幾天,絕對是最最最最重要的時刻。

一旦放鬆,前功盡棄。

讓我更絕望的是,很多人真的放鬆了,甚至連口罩都拋棄了。

而且,越來越多人!!!


1。

疫情的最新情況是,昨日新增517人,總確診人數高達77779人。

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也就是說,

雖然官媒每天都在報道各種好消息。

但疫情,其實還在不斷增加患者數量的路上。

這個時候,本該是堅持不懈跑完最後一程。

但沒想到,已經開始有人摘下口罩。

而且,蔓延速度極快。

比如,年輕人開始脫下口罩。

還如以往,聚集起來過夜生活。

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老年人開始固執不肯戴口罩。

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特別是農村,現在基本一抓一大把。

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戴口罩的人反而成為了另類。

除了農村,城市不戴口罩的風氣也開始蔓延了。

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老大爺這口罩,形同虛設,就是為了應付檢查。

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從年輕人到老年人,從城裡到村裡。

生活似乎都恢復了原樣。

大米飯告訴老徐,他最近回家發現,街上就他一個人戴口罩。

他差點以為自己是在做夢。

而問了下週圍的人。

特別是年輕人,嘆氣的一個接著一個。

因為一開始不肯戴口罩的那批人,疫情還沒結束,又把口罩給摘下了。

更讓老徐擔憂的是,

中老年人,還是疫情的高發群體。


2。

疫情剛開始時候,#如何勸老年人戴上口罩#成了熱門話題。

老徐我也切身體會過老年人的固執。

疫情一開始的時候,我不斷給我爸媽灌輸戴口罩的觀念。

我爸的第一反應是太誇張了吧?

覺得我就是書讀太多,讀傻了。

當新聞開始陸續報道,他才相信了疫情的存在。

可他周圍的人,那些我勸不到的人,依舊不肯戴口罩。

甚至覺得他是不是也傻了。

直到距離我家幾十公里的地方有確診病例了,街上的人都戴上口罩了。

他們才不固執了。

而實際上,戴口罩是一種「笑話」,在中老年人群體中,真不是危言聳聽。

“奶奶害羞不肯戴口罩”。

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他們覺得是造謠”。

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他們不知道病毒傳播的厲害,也不接觸網絡媒體。

也可能是一部分人的思想認知還停留在大喇叭喊話發通知的年代。

他們甚至說那一輩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

可現在殘酷的事實就擺在眼前。

截至2020年2月25日,全國確診人數高達77779人,累計死亡人數2666人。

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那些每天變化的是人,不是數字啊!

是死亡這件事,在我們身邊發生了2666次,是2666個家庭的崩塌。


如果覺得數字冷冰冰的,那再來。

廣東廣州今天新增死亡病例1例。

因發生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多器官功能衰竭,經搶救無效死亡。

年紀,82歲。

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廣東珠海新增死亡1例。

因發生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性休克,經全力搶救無效死亡。

年紀,78歲。

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陝西首例死亡病例

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年紀,89歲。

還有很多很多。

沒錯,死亡病例中,中老年人佔據了上風。

我們做子女的,還怎麼放心讓父母固執?

這種固執實則在用生命在冒險啊。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而恰好這萬一,就是千千萬萬個家庭承受不起的傷痛。


3。

其實,現在全世界已經亂成一團。

越來越多的國家進入了爆發期。

疫情隨時可能會反撲。

截至當地時間24日下午5點,韓國累計確診人數高達833人,死亡人數7人。

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一週前,韓國確診人數才28例。

誰能想到就幾天時間,確診人數成百倍數增長。

而與之相輔相成的是。

前幾天首爾民眾不顧禁令舉行大型集會。

部分參會者不僅沒戴口罩甚至分食食物。

首爾市長勸市民解散不要聚集反而遭到圍攻。

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場面可謂非常壯觀。

可有多不上心,後果就有多猝不及防。

昨天下午韓國當地民眾排長隊搶口罩。

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把圖片放大,大家感受一下。

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疫情面前,口罩成了防範措施的第一步。

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忽視呢?

病毒是六親不認的。

在未完全消滅之前,不容許半點馬虎啊。


4。

如果你們忘記病毒的傳播性是有多強。

老徐今天給你們重新複習下。

2月5日,寧波市江北區公佈了1例新增確診病例的活動軌跡信息。

該患者沒有疫區居住及旅行史,未有野生動物接觸史,與本區確診患者不相識。

後來經公安部門對比發現:

患者在菜市場買菜時與路人(確診患者)在同一攤位有過約15秒的近距離共同駐留。

當時兩人均未佩戴口罩。

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無獨有偶。

2月5日,杭州市1對夫妻同時被確診。

根據當地公安部門公共視頻比對發現:

1月22日,病例中的丈夫從藥房門口處進入醫館。

與一位當日的確診病例正面相遇。

兩人有過約50秒的近距離共同駐留,期間兩人均未佩戴口罩。

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還有南京市2月5日通報了一位新增的62歲女性病例。

她是在烤鴨店排隊購買烤鴨時,與一位已在浙江被確診的病例有過密切接觸。

當時她沒有戴口罩。

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口罩你不帶,病毒把你愛。

看到這些。

你摘下的是口罩嗎?不,是生命啊


5。

疫情一開始,最擔心的是鄉鎮淪陷。

現在關鍵時期,最擔心的還是鄉鎮。

而如何勸老年人重新戴上口罩又成了一個世紀難題。

前兩天,有一則新聞是:

老人不戴口罩也不聽勸,志願者親自溫柔戴上。

疫情還沒到可以摘口罩的時候啊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老徐覺得非常暖心。

老人家就是這樣,越老越像小孩子性格。

他們需要正確的引導和耐心的勸導。

需要用對待小孩的那種溫柔來對待他們。


同時也要讓他們感受到晚輩是在為讓他們好。

循循善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是很容易被感化的。

但也要在年輕人足夠重視的情況下才能很好地引領他們。

老徐以我個人的名義再一次強調:

“各位,還不到摘口罩的時候啊!!!”

杜牧的《阿房宮賦》最後一句是,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

古人早就告訴我們的道理,真的不聽聽嗎?

我知道戴口罩不舒服,但是再忍一段時間就好了。

別讓昨天的歷史再來一次。

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