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滅吳之戰,吳國被滅掉的原因核心在哪裡呢?在西晉滅吳之戰中,吳國的防禦是否有較大的問題呢?

黃眯眯


封建王朝的滅亡大多數時間,其實真的很簡單。

皇帝不行。

封建王朝是家天下,家天下就代表權力沒有制約,皇帝壞掉了,就全壞掉了。

而吳國的最後一位皇帝孫皓就是這樣。

公元264年,吳景帝孫休去世,以濮陽興、張布為首的文臣武將向朱皇后推薦立孫皓為帝,孫皓也因此成為了東吳的末代皇帝。

孫皓剛剛登基的時候,也是想要有一番作為的,他大赦天下,下令撫卹百姓,開倉振民,削減宮中的用度。於是,東吳的發展也日趨見好。

但是,孫皓治國才剛剛略有小成,便開始驕傲自滿起來,他開始以暴虐治國,貪酒好色,向民間徵集大量美女滿足自己的需求。

而驕奢淫逸的君主除了貪圖自身的享樂之外,還都有一個毛病,就是聽不得說,誰說他他就殺誰,比如舉薦孫皓為君主的濮陽興、張布就因為背地裡表達了後悔之意,便被殺掉了;徐紹因為誇了幾句中原不錯,便被孫皓殺了。除此之外,孫皓又將皇太后朱太后誅殺,把先帝孫休的孩子流放到偏遠小城。

孫皓雖然殺人行,但是找人卻不行。所以,一個沒有人才的國度敗亡就十分正常了。

那位問了,不對呀,我記得孫皓在位可是有17年啊,一個暴君怎麼會在位這麼久?

您記得沒錯,這首先是因為孫皓前期做的不錯。而另外一方面,孫皓時期還有最後一位東吳名將——陸抗。

陸抗是陸遜的次子,孫皓登基後,陸抗得到重用,是吳國的頂樑柱,在與西晉的戰爭中。陸抗擊退晉將羊祜,叛將步闡等,是東吳鎮守邊疆的重要力量。

但是,由於需要鎮守邊疆,陸抗大多數時間都不在朝中。所以,陸抗對孫皓的殘暴只能直言勸諫。孫皓知道陸抗的價值,所以沒有動他,但同樣的,也沒有聽他的,陸抗無奈,只能恪盡職守,完成好國家保衛的工作。而晉朝由於忌憚陸抗,也沒有進行大規模進攻。

然而,公元274年,陸抗因病去世,東吳從此再無良將,4年後西晉攻吳,孫皓投降。

值得一提的是,陸抗去世的時候,曾向孫皓進諫重視西陵,孫皓沒有重視。而晉將王濬正是由此攻進攻東吳的。

一個無能的君主,靠一兩個名臣肯定是扶不起來的;一個有能力的君主,即便沒有名臣他也能找出來。

東吳被滅的原因,就是如此。


珞珈山下的老伏生


公元280年的西晉滅吳之戰,一戰定乾坤,結束了公元190年以來,90年天下分裂的局面。

這一戰,也是中國古代戰爭歷史上面,規模空前浩大的一場長江攻防戰役,對於軍事歷史來說也是非常典型的一場戰鬥。

吳國亡國的道路,可以說從魏國滅蜀的時候,就已經開啟了,西晉滅吳,從歷史上來看,是一個歷史的必然。

下面我從吳國的國防戰略,西晉的進攻戰略兩個部分來簡單介紹這場戰爭。
先說東吳的防禦戰略。

喜歡看三國的朋友都知道,東吳在三國時代,大的戰略就是聯合蜀國對抗北方強國魏國。這裡面跟蜀國的關係也是合作中有鬥爭,鬥爭中有合作的狀態。

其中的一個關節點就是荊州。

由於荊州獨特的戰略位置,無論對於蜀國來說還是對於東吳來說都是一個必爭之地。

從蜀國來講,拿下荊州,是早在隆中對的時候,就制訂的戰略目標,道理很簡單,拿下荊州,佔據蜀地,劉備就可以擁有兩個進攻北方的出口。而相比翻山越嶺北伐的通道,從荊州北上無疑是一個性價比更高的戰略。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東吳。魯肅很早以前就跟孫權提出過了類似隆中對的戰略構想,所以他積極的聯合劉備攻取荊州,沒想到被劉備“借用”荊州多年,最後依靠呂蒙白衣渡江殺關羽,奪荊州;再到後來陸遜夷陵之戰完勝劉玄德,鞏固了荊州防禦,整個吳國的戰略防禦才算奠定了基礎。

到這個時候,吳國建立了西面防蜀國、北方防魏、晉的戰略格局。

那麼後來西晉的進攻戰略是怎樣的呢?

前面說了,吳國最初聯合長江上游的蜀國對抗魏國。這是一個戰略的均衡。

一旦蜀國成為了敵人,或者蜀國被滅,長江上游成為敵人佔據的地方,吳國就開始變得危險。

因為他一方面要防止長江上游的地方順流而下進攻東吳。另外一方面還要防止北方的敵人大舉南下。

現在,蜀國被魏國滅掉,魏國被司馬家端掉。長江上游已經由西晉的軍事集團掌控。西晉從長江上游順流而下已經成為定居。

這個時候,東吳面對北方的軍事力量,除了一道長江天險,還有什麼來意依靠的軍事屏障呢?

實際上,沒有。

清朝學者顧祖禹曾經指出,淮河是長江的屏障,北方軍隊一旦跨國淮河長江就已經屬於無險可守的狀態。可惜的是,東吳始終沒有拿下淮南。

所以說,西晉滅吳,無論是從長江上游還是從北方進攻,都是極其危險的局面。

西晉的軍事家羊祜對此有詳盡的分析:

今若引梁、益之兵水陸俱下,荊、楚之眾進臨江陵,平南、豫州直指夏口,徐、揚、青、兗並會秣陵,以一隅之吳當天下之眾,勢分形散,所備皆急。巴、漢奇兵出其空虛,一處傾壞則上下震盪,雖有智者不能為吳謀矣。吳緣江為國,東西數千裡,所敵者大,無有寧息。

除此之外,東吳的孫皓又跟部屬互相猜忌。中央不信任將領,士兵被困在荒野;沒有保衛疆土的計劃,也沒有安定國家的忠心;平常日子還三心二意;大兵一旦臨頭絕對不會上下同心,為國一死。

此外東吳的軍隊雖然攻勢凌厲卻不能持久,只有水上作戰是他們的長處;大軍一旦跨過邊境他們就無法保住長江,必須退守城池,則長處無所用,反得使用短處,就不可能是西晉的對手。

實際上,後來滅吳之戰正式打響之後,幾乎就是按照羊祜最初的設計,一模一樣的開展的。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西晉滅吳之戰,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爭。西晉佔盡優勢,東吳在天時地利人和各個方面都已經處於劣勢,亡國是必然的結局。


鐵錘文史


西晉滅吳之戰,吳國被滅掉的原因核心在哪裡呢?在西晉滅吳之戰中,吳國的防禦是否有較大的問題呢?

第一個問題,吳國被滅掉的原因核心是什麼?

答案是:人心所向。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人的心理因素至關重要。

原因何在?

合與分,本身都各有可愛之處,也各有缺點。

剛合了不久,一切新鮮,頗有“開國景象”,在上的求才若渴,在下的互慶昇平,合久了,若干缺點就顯露了。當皇帝的以為寶座穩如泰山,當官的懶得向老百姓討好,沒有當到官的,由於爸爸或至親不是官視乎永遠沒有機會一過做官的癮,因此“唯恐天下不亂”,至於一般老百姓,過久了出汗納糧的日子,也感覺煩,倘若又遇到什麼蝗蟲、大水、乾旱、土匪,那就頗有“反正是死,不如快活一下再說”之意。於是大一統的局面土崩瓦解,慢慢地在地平線上冒出來若干割據一方的群雄。群雄互相比武,比到最後,就有幾位尖尖的角色,演出在時間上或長或短的“分”的局面。

分的局面,未嘗沒有它的令人嚮往之處。就讀書人而言,在戰國時代活著,確是比在明清兩代舒服的多。明清兩代有鹽商,卻沒有孟嘗君,也沒有可以雄辯濤濤,暢所欲言的公共場所。做官的,與希望做官的,也會羨慕他們在戰國時代的老前輩,本國君主不賞識他們,他們就可以走到另一個國家去活動活動,不怕沒有一個可以讓他“飛黃騰達”的國家。就老百姓的一般生活而言,在三國時代,遠比東漢活的好,朝廷上不再有宦官外戚把持一切,三個國家的大小官吏,絕大多數是清廉的。諸葛亮就把西蜀治理得道不拾遺。

既然分裂局面那麼好,那又何必再合呢?

是因為,自從孟子以來,中國人的政治思想都有了“天下定於一”與“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等等牢不可破的定論。中國人普遍接受了孟子的思想:天下要安定,只有在統一於一個君主之下的時候,天上沒有兩個太陽,因此地上也不該有兩個大王或皇帝。

所以,極大多數的中國人,不僅是皇帝與大臣,而且一般的老百姓,總以為:有了兩個以上的皇帝就會有內戰,就不太平,就不安定。而且,在一個天下之內,在一箇中國之內,是不應該有兩個皇帝的,倘若有,那是違反天道的,不能長久。

除了這種心裡因素外,三國的大臣與人民也有點感覺到,再分下去沒有什麼意思。分久了,似乎就懷念過去合的時候的光彩。晉朝似乎對老百姓倒很寬厚,晉朝皇帝也不像吳國皇帝那樣殘暴,能統一在晉朝之下,也許要比天下三分好。

因此,吳國被滅掉了。

第二個問題,吳國防禦是否有較大的問題?

答案是:在德不在險,不在於防禦,更談不上防禦上的不足。

西晉咸寧二年(公元276年),鎮守襄陽多年的羊祜,在請命伐吳的奏疏就說的極為清楚。他說:“今江淮之險不如劍閣,孫皓之暴過於劉禪,吳人之困甚於巴蜀,而大晉兵力,盛於往時。”他還指出,吳靠的是據江而守,但長江東西數千裡,晉兵幾路挺進,只要突破一處,就可大功告成。

西晉咸寧六年(公元280年),晉武帝司馬炎調遣大軍,兵分六路,討伐東吳,東吳大小官吏,都紛紛派人投降。龍驤將軍王濬乘船率先抵達石頭城下,孫皓投降。

事實證明:失民心者失天下,非外力可以改變的。天險和防禦形同虛設。德政不修,德義不修,在好的防禦和天險又有什麼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