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能跑706公里?

關注小鵬P7的每個人幾乎都想知道,這輛NEDC國標下標註706公里續航的車,到底在實際駕駛中成績幾何。而那些潛藏在這個國標成績後的努力與故事,正一層層被發現和剝開。

  放眼電動汽車發展史,706公里續航具有開創性意義。而作為一家新勢力,小鵬汽車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一方面可見不容易,另一方面是其技術實力不淺。

電動汽車能跑706公里?

  如果客觀來看,這個數據有點過於理想,對消費者不具備實際參考價值。為什麼?

  理由很簡單,這個數據來自NEDC工況,由此工況測試來的數據跟實際續航還是有一些偏差的。當然,這種差距存在也不是一兩天了,消費者早已瞭然。

  那麼,NEDC工況續航706公里的P7的實際續航有多少呢?小鵬汽車又是如何做出這個續航的呢?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記者近日跟小鵬汽車副總裁劉明輝、小鵬汽車高級經理羅國鵬進行了視頻連線,其中劉明輝總在小鵬汽車全面負責動力系統工作,羅國鵬則是P7項目的專業經理。

  1、實際續航有多少?

  為了邏輯的嚴密性,還是需要指出來,這個問題完全是個偽命題,因為每個人開車腳法不一樣,實際續航自然也不一樣。所以,怎麼才算真正的實際續航?

  當然是要能夠代表多數人。

  劉明輝說,小鵬汽車工程師模擬用戶實際使用情況進行大量測試,P7實際續航在600公里左右,測試地位於廣州及周邊地區,車子開著空調(車內溫度保持24度),既包含高速公路也包含城市擁堵工況,平均車速35~40公里/小時左右。

電動汽車能跑706公里?

  一般來說,實際續航是NEDC工況續航的8折左右,所以這個將近600公里(估算下,706*0.8=564.8)的可信度還是非常高的。

  至於這個平均車速,有人質疑是否太低了?

  根據我們自己日常開車經驗來判斷,如果在城市工況開車,其路況除了部分高速,還有市區低速通勤,還要等紅綠燈等,實際平均車速也相差無幾。

  不過,就記者看來,劉明輝給的“600公里左右”續航數據依然保守。為什麼?

  因為工信部為了公平顯示出續航數據,在NEDC工況下的電動車續航測試是關閉空調的,小鵬汽車自己的測試則是全程開著空調的,這點很重要。

  電動車空調功率日常使用範圍大概0.5kW~1.5kW,如果持續開數小時,耗電量並不低,降低續航也比較明顯。僅就這個細節,就能夠引發不少的續航差距。

  所以,這個“600公里”更多是對那些全程開空調的用戶;而那些空調開的少、溫和駕駛的用戶,實際續航應該會更高;也有更極端的用戶,駕駛風格偏向於等速測試,實際續航可能超過706公里。

電動汽車能跑706公里?

  以上這些情況都有可能。這也是為什麼說實際續航是個偽命題。

  2、如何實現706公里的工況續航?

  續航有真有假,但背後的技術是假不了的。

  鑑於706公里續航數據的開創性,記者此前也用了一套開創性分析方法來研判P7續航的技術實現路徑。

  而從與兩位資深工程師的深入交流來看,這套邏輯分析方法也被證明是貼合實際、正確的。不過,因為是以媒體視角做的預判,而且信息有限,所以當時推斷並不完善,這一次兩位工程師給了更系統的分析。

  劉明輝說,為了讓電動汽車達到極致的續航,概括下來有5個主要因素要考量:重量,風阻,滾動阻力,能量回收,控制策略。關於這5大因素,記者在此前那篇文章已經做了大概論述,所以不再贅述,這裡補充下新增要點。

電動汽車能跑706公里?

  比如說重量,續航706公里版的P7有兩個整備質量:1910與1935kg。由於小鵬P7售價與特斯拉Model 3有所重合,所以大家自然會將兩者進行對比,對比發現前者最長續航版整備質量比後者重157/182kg。

  於是,一個“小鵬P7輕量化成績沒有特斯拉Model 3那麼好”的簡單結論便產生了。其實相反。

  儘管小鵬P7定價與特斯拉Model 3有所重合,但其開發的對標對象為更大一號的Model S,這從三者尺寸也能大概看出來。而NEDC續航660公里的Model S整備質量為2100kg,比P7超長續航版重165/190kg。

  所以,為實現同等續航里程,相較對標車型Model S,小鵬P7的輕量化顯然做得更為出色。跳出工程角度,迴歸消費者需求,P7的產品力誘惑在於,可以認為是用Model 3的錢買到Model S的空間享受,以及相對更高的續航里程。

  再比如說至關重要的控制策略。據羅國鵬經理透露,小鵬P7深入挖掘延長續航的點點滴滴,比如會在停車時關閉電機控制器,起步時再開啟,進而減少電耗、增加續航。是的,這個功能有些類似內燃機汽車的自動啟停,得益於電機的瞬時啟動特性,這個控制策略在電動車上應該有更廣闊的應用市場。

  相較內燃機汽車,電動車還有一大特性是能量回收方便,它不僅增加續航,還降低剎車系統的工作負荷,並增加其使用壽命,作用非常大。

電動汽車能跑706公里?

  在電制動能量回收上,P7的回收比例高達98%。之所以標定為這個比例,劉明輝表示,一方面是回收能量、增加續航,另一方面是要平衡駕駛體驗。

  伴隨著制動能量回收的啟動,意味著機械剎的負荷被降低,剎車盤需要的冷卻也被同步降低,所以我們看到許多電動汽車開始嘗試使用半封閉式、甚至全封閉式輪輞,而封閉式輪輞又能降低風阻。

  據劉明輝介紹,P7在部分車型配置上也採用了封閉式輪輻。

  3、同是811電池,為什麼P7能量密度僅為170Wh/kg?

  這個問題還得從車身開始說起。

  與對標車型特斯拉Model S一樣,小鵬P7也採用了轎跑式車身設計。從設計結果來看,P7整體形態圓潤而動感,沒有明顯瑕疵,對於一個新創車企來說頗為不易。當然了,相較見仁見智的外觀,這個車身的超低風阻更值得我們關注。

  那麼,小鵬P7是如何實現最低超低風阻的呢?除了封閉式前臉、隱藏式門把手這些顯而易見的設計,劉明輝還給記者透露了另外一個細節:車身高度。

電動汽車能跑706公里?

  查閱資料發現,小鵬P7車身高度為1450毫米。劉明輝說,一般轎車高度在1.5米,P7的車身高度很低。對此,記者擬出了目前市面上幾款熱門純電動轎車,發現僅就車身高度上,P7位列國產車前列,並與特斯拉兩款轎車比肩。

  車身高度降低,意味著風阻也同比降低。不過劉明輝也強調,把P7高度做低,不全是為了降低風阻,主要是考慮P7運動型轎車的定位,保持外形流線型。

  造車從來都是一個系統工程,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在將P7車身高度做低的同時,也意味著P7電池包必須更薄,否則電池包有觸地的危險。

  劉明輝介紹,為了解決電池包變薄的問題,小鵬P7使用了定製模組,即都是811電池,P7的模組比一般的模組高度更低。該模組具體尺寸數據他並未透露。

  是的,706公里版的P7電芯重量能量密度之所以為170Wh/kg,主要是因為採用了高度較低的模組,自然會帶來能量密度的降低。

  不過,就結果來看,因為已經實現了706公里的超高工況續航,所以能量密度高低與否,其實並不重要,不是嗎?

電動汽車能跑706公里?

  讓記者比較關注的是,因為採用了特定模組,所以成本是個問題。當然,P7目前是小鵬汽車的旗艦車型,成本不是首要考量因素,綜合產品力才是。

  4、“706”的背後:軟實力越來越成為車企制勝電動車的關鍵

  80.87度電怎麼實現706公里工況續航?怎麼實現A級車的超低電耗?

  這些數據表面來看確實很難,但如果做深入的技術推演,以及技術分析,也並不難實現。對於其它車企能否設計出超過小鵬P7的706公里續航的電動車,劉明輝表達了肯定。

  不過,劉明輝也強調,造電動車不是堆續航的問題,而是在安全性、壽命、成本等各種因素下取得平衡。

  總的來說,不論是小鵬汽車,還是其他整車廠,續航已經不是制約電動車普及的關鍵所在,而是在確保安全性和壽命的前提下實現成本控制。更準確來說,造電動車已經迴歸了造車的本質,變成了一個體系化的工程,不再是僅僅追求少數關鍵性能指標。

電動汽車能跑706公里?

  而通過此次實現極具標籤意義的706公里續航來看,小鵬汽車研發團隊的體系化實力無疑得到了證明。小鵬汽車作為一家新創車企,當前的一切都不容易。說到這裡,劉明輝倍感自豪。

  據劉明輝介紹,剛開始時團隊僅有二十餘人,現在團隊經驗豐富,非常精幹,他們有來自其它車企的,有來自電池公司的,也有來自電機公司的。劉明輝還強調,團隊整體沒有短板,不管是電池管理的安全性、四驅性能,還是整車NVH,小鵬汽車的實力都是非常突出的。

  而在管理上,小鵬汽車的動力系統業務管理極具扁平化,可將產品研發、製造、市場、供應鏈等全價值鏈打通,體系極為高效,不管是研發週期極大縮短,還是用戶市場質量問題的快速響應。

  5、採用新工況是當務之急

  從工信部等官方口徑上,小鵬P7確實取得了706公里的工況續航,位列國產電動車第一,同時具有歷史性意義。但是作為消費者來說,買到的車實際續航僅有8.5折左右,可能會感覺困惑。

  其實,這背後是難以逾越的鴻溝。

  首先,錯肯定不在消費者,問題在哪兒,是主機廠惡意欺騙嗎?並不是,主機廠也是按照工信部的章程來做測試,該是多少公里就是多少公里,含糊不了。

  歸根結底,還是NEDC這套電動車續航測試工況落後了。從時間上算,NEDC工況大概有二十來年沒有做大的改變了。事實是,作為發源地,歐洲已經放棄NEDC,擁抱WLTP了,這是人盡皆知的。

電動汽車能跑706公里?

  所以,如何填上這層鴻溝,也就瞭然了——換測試工況。好消息是,在NEDC後,我國自己的測試工況將很快推出,新的工況被稱為CATC,全稱為China Automotive Testing Cycle(中國汽車測試循環)。

  據悉,新的CTAC工況主要是針對我國車主的駕駛習慣,以及實際的道路情況,進而制定出來的測試標準,其勢必會比NEDC工況更接近實際。

  坦白說,雖然造成目前續航窘境的根源在工況,但主機廠也不能無動於衷,也應做一些積極而有效的改變。

  比如說在續航標定算法上,能否將條件參數設置更保守,將線性下降的續航調整為動態續航?即儀表顯示的剩餘續航里程是上下浮動的,根據時時駕駛風格隨機調整,類似內燃機汽車的續航顯示。

  目前,包括保時捷、奧迪、日產與別克在內的不少車企開始採用這一策略。其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讓續航更真實,讓消費者心理更有保障,同時讓品牌效應朝著正相關方向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