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自由是我不要做什麼就能夠不做什麼

關於自由,康德說:"自由就是我要做什麼就做什麼嗎?如果我要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如果這就叫做自由,這種思想就太膚淺了。”所以他反過來講了一句很偉大的話:"自由是我不要做什麼就能夠不做什麼,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要做什麼就做什麼,那不是自由,乃是野蠻魯莽,放縱情慾。就如:我要燒樓就燒樓,要殺人就殺人,我要打人就打人,這不是自由,而是無法無天,是亂來。但是,當你發現你日常中有什麼事情做錯了,你說:"我不做了,我不要再做了!"而你果真就能不做了,那才是真正的自由。

很微妙,許多自由原先都是在中性的選擇中間,可是等到你做了,卻發現並非中性的時候,你便沒有辦法放下,那才是損害自由的自由,不是真正建立自由的自由。你應當懂得分辨,那似乎是自由的假自由,和那帶到真自由的不大自由,二者之間的分別是什麼。所以我認為“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這樣比較符合康德哲學的原意。

真正的自由是我不要做什麼就能夠不做什麼


下面我來淺說一下現階段人類認識的三個層面所謂的自由:

首先,是通常人所認識的自由,當然是就是那種“無拘無束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的自由。其次,是我們大致從文藝復興左右一直沿用到現在的自由。這個自由其實是康德所給的定義,在他看來,一個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想幹什麼就不幹,恰恰不是自由。很簡單,人的行為都是由慾望驅使的,不是符合自然的理性規定,現實中也如此,一個只有生理層面需求的人,他不會管某件事合不合理才去做,只要有快感就做,沒有就不做。這種有條件的自由,在康德看來恰恰不是自由,關鍵在於康德把理性提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法國大革命,因為有了這個銳利的思想武器,人們知道自己為何值得流血了。

再說最後一個層面,康德的自由主義有個特點,就是他的大前提:他得先認為整個宇宙是存在理性,即合理的,後面的一切才成立。19世紀中葉,經過了幾百年時間,人們逐漸發現,有很多事情還是解釋不通,比如:假如宇宙是合理的,它就該一直是往“善”的方向發展的。那麼為什麼天災,疾病,戰爭,欺騙……等等,從來也沒有見過少呢?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叔本華,尼采,克爾凱郭爾,弗洛伊德等登上了歷史舞臺,他們質疑宇宙的合理性,認為根本沒有終極目標那個東西在宇宙中。這個時候,康德的理論就值得淡定了。


那麼自由到底是什麼呢?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真正的自由就是那個的的確確沒有任何條件限制的東西,歸根結底,比如人的行為,是有不可違背的慾望為前提,就不能叫自由。到現在為止,西方哲學找到可稱為自由的東西,叫“美”,中國哲學叫“道”,印度哲學(主要是佛教哲學)叫“空”。所以,人類世界千百年來為了追求自由不斷地人為探索,歸根結底來說,自由只不過是我們人類自己天生的有限性而面對無限的宇宙所發出的吶喊而以。


現在認知中的自由真諦與其他又有什麼關係呢?歸納如下:

一,自由與意志的關係,自由是變成意志的一個動向,也是意志的一個本能的表達。自由的本身一定要保存自己自由的本質,而它的本質中間不能與非自由的其他東西混雜,這叫作自由的限制性。

二,自由與權利的關係,自由與權利也發生關係,當我們談到權利的時候,就要先注重尊嚴的問題,我用我的權利,因我是有尊嚴的;我用我的權利,因在我的權限之下,我不能隨便被侵犯。

三,自由與道德的關係,凡是不因自由的催動而產生的道德行為,都不需要負道德的責任。自由是道德的基礎,如果你所做的不是出於你的自由,而是出於別人的強迫,你不必負道德責任;但如果是出於你的選擇,你就必需負道德責任。

四,自由與愛的關係,愛如果不是從自由發出來的,這個愛就沒有價值,愛在自由的這個關係中間的要求,就是使那裡有自由意志的願意順從。愛與順從中間的關聯是自由,所以自由使愛與順從這兩個不同的位格中間產生一個很重要的責任與關係。

真正的自由是我不要做什麼就能夠不做什麼


柏拉圖說:大自然把意志安置在腰的部位,把感情安置在心的部位,把理性安排在腦的部位。所以從層次來看,就很清楚的看到意志是在最低的地方,而感情是超越意志的,所以感情的位置比意志更高,理性又超越感情,所以理智的位置比感情更高。

根據柏拉圖的思想,意志的主要活動就是性行為,所以意志力表現出來的就是性的衝動。這是他的思想,他說:

"為這個緣故,如果你能用感情來得勝你的意志,你是高人一等,但是高人一等不夠,應該高兩等,最高的人是用理性克服感情,再用感情克服意志,這樣的人就是哲學家,這樣的人就是世界上最高超、最有人格的人"。

換句話說,要用真理克服你的感情,用感情克服你的性慾,這樣你就是正人君子,是一個有學問有智慧的人,你的人生就平衡、有方向。

從某一個角度來看這種說法很對,一個只懂得性慾衝動,順著意志隨便行動的人的確與動物沒有多大的分別,但一個人的性慾和意志的力量,能在那聖潔的感情的引導之下有所動作,有所支配的時候,這個人過的生活當然就比較有規範,比較合乎正軌。

但是,如果是感情衝動在引導意志,沒有被真理約束怎麼辦呢?
所以哲學家是用理性來引導他的感情,再用感情來引導他的意志,這當然相當好。

然而問題在於:理性本身是不是絕對的?理性本身是不是在正軌中間?理性受誰來約束?
———這些問題都將等待著人類以後的解答!
~度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