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乖巧懂事是好事?並非如此,“討好型人格”的娃大都不快樂

每一位家長都是喜歡聰明懂事的孩子,所以在從小給孩子的教育當中就會不斷地告訴孩子,你要聽話,要懂事,孩子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會潛移默化受到影響。

而有的時候孩子的本性可能並不是乖巧懂事的,只是因為受到父母的影響,不得不掩藏最真實的自己。

如此,孩子的乖巧懂事,有時候不一定代表了,就是他們真正的本性。在家長不斷地去教育孩子應該聽話懂事的時候,殊不知孩子很有可能演變成為了討好型人格。

案例:

我有一個朋友他非常的溫柔,也非常的懂得照顧人,而他因為小時候是家裡面最大的一個孩子,所以從小父母就給他們灌輸你要聽話,要懂事,要學會照顧弟弟妹妹。

在這樣的環境就像所長大的朋友之後就特別喜歡去壓抑自己的感受,擔心父母會對自己失望,會不喜歡自己,所以對於父母給自己的要求,他從來都是盡力的去完成。

孩子太乖巧懂事是好事?並非如此,“討好型人格”的娃大都不快樂

之後進入了社會生活,在和同事的相處過程當中,他也是如此,在聊天的過程當中會盡量的去順著別人的話題去聊天,也從來不會去拒絕別人對為自己尋求幫助。

即便是很多時候他和別人產生了矛盾,最後去道歉的也是他,這都是因為他擔心自己會被別人討厭。

分析:

對於朋友的這樣一種性格,我也覺得非常的心疼,也和他聊過,但是他說由於小時候環境帶來的影響,現在即便是他想刻意的去改變,身體還是會下意識地做出哪些行為。

像朋友的這種行為,這樣的性格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其實這種性格的孩子並不快樂。

孩子太乖巧懂事是好事?並非如此,“討好型人格”的娃大都不快樂

那這樣的討好型人格主要有哪些特徵呢?

(1)喜歡壓抑自己的感受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他們總是擔心別人會不喜歡自己,總是擔心自己做了什麼事情會讓對方失望。

所以有時候即便是自己的原則被觸碰到,即便是自己感到不開心,他們也不會把自己真實的感受給展露出來,這是因為他們擔心自己表露出來這一些負面情緒之後對方也會不開心。

(2)會下意識地去做出討好別人的行為

其實有很多的討好型人格的人,他們自己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也希望做出改變,但是身體卻總是會不自覺地做出討好別人的行為。

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還沒有意識到發生了什麼,就會下意識地按照以前的習慣去把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好。

孩子太乖巧懂事是好事?並非如此,“討好型人格”的娃大都不快樂

比如總是對別人的要求來者不拒的人,覺得很累的時候也想要學會去拒絕別人,但是在別人讓自己幫忙的時候還是會下意識地就答應。

孩子如果有這樣的討好型人格的傾向,那麼對於他以後的生活和別人的交往過程當中只會給孩子造成非常大的負擔。

對於這樣的性格這樣的問題,家長又應該如何去解決呢?

方法1:調整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家長的存在對於孩子性格影響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家長和孩子之間一定要保持一個平等的關係,不要總是想著要去給孩子樹立威信。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地去告訴孩子,他父母之前應該要做到的是溝通而不是順從,他們之間從來不是上下級的關係,而是互相理解的關係。

孩子太乖巧懂事是好事?並非如此,“討好型人格”的娃大都不快樂

方法2:幫助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

其實孩子會出現討好別人的行為表現,歸根到底都是因為孩子不自信孩子自卑。他們總是擔心自己哪裡做不好就會惹別人不高興,別人沒有辦法接納自己。

所以家長應該幫助孩子,讓他們正確認識到自己也是很優秀的,讓他們擁有正確認識自己的勇氣。

孩子太乖巧懂事是好事?並非如此,“討好型人格”的娃大都不快樂

方法3:要幫助孩子辨別什麼叫做討好

有很多時候討好的行為並不是孩子想要去做的,而是他們下意識就去完成的動作。尤其是在孩子處於對於事物的認知不清晰的階段,這一些行為對於他們來說並不能夠理解為是討好。

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去觀察孩子,一旦發現孩子有這樣的討好傾向時,要及時的去糾正,幫助孩子理清討好的含義。

比如就是生活當中,如果孩子的朋友要求他去買一點東西,或者是要求他幫忙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孩子答應的時候,心裡到底是自己也想做還是被迫答應。

孩子太乖巧懂事是好事?並非如此,“討好型人格”的娃大都不快樂

孩子的內心是非常脆弱的,在他成長的過程當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多花點時間去關注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是有屬於他自己的價值,作為家長也一定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勇氣。

育兒難題找艾媽育兒日記,家庭教育從小做起,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艾媽育兒日記,幫你解決育兒大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