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作者:流浪的狼 刊发于“小溪三角坪”


崎岭乡顶寨村有一座叫“大尖尾”的大山。在崎岭中学工作时曾经和我的学生到山上秋游过,其海拔1300多米,与大芹山逶迤相连,山顶多高山草甸,上个世纪末山顶上曾经装有电视信号发射塔。山肩坡缓处始有芼箕、灌木渐次生长,至半山腰则层林茂密,竹影婆娑。茂林尽处,是绕着山峦错落有致梯田、以及散布在田间地头的新旧屋舍。日暮时分,斜阳余晖染着村庄、田园、楼舍,构成一幅静谧、祥和的乡村美图。这个乡村就是崎岭乡顶寨村,一个民风淳朴、远离都市尘嚣的闽南小山村。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顶寨村”大概有1千多个人口,于我而言也是一个很熟悉的小村庄,因为在这里曾经有我许多得意学生。我们今日之行的目的地为地势最高的“山美”,住着160余口蔡氏人家。“山美”亦为“山尾”,寓意应该是山之尽头,再往上则无路可走。站在山美人家屋前的禾埕俯瞰远眺,四周沟壑纵横、群山嵯峨连绵。就是这样一个犄角旮旯,在三百多年前却出了个富甲一方的“蔡百万”,而如今只能在杂草丛生中的断井颓垣中寻找他的痕迹。这怎能不让人叹惋?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一条用断墙青砖铺陈的静静的小路,走过了多少的岁月沉浮,荣华富贵……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我们在山尾停车左行数十米,穿过一片柚子林,眼前出现一堵只有2米高的环形石砌墙基,朝南 有一个巨大拱形石砌楼门,门楣上“南湖楼”三个大字犹见岁月沧桑,门前仅有几米空地,如今也都种上了柚子,往前则为悬崖临空。经由楼门而进,就是一座占地一千余平方米的圆形土楼遗址,如今残垣、地基还依稀可见,许多单元房间已经倒塌为平地,种上了柚子树,成为一片果园。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门楣上的“南湖楼”牌匾乃由祖籍漳浦的清嘉庆太傅蔡新亲笔题写赠送。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这二面花岗岩壁上,那些看不清字的石刻,据说是清乾隆爷所赐。可以让你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放飞你的思绪……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杂草丛生中一条条长方形的铺石演驿出当年富家豪宅虎虎生风的壮观场面。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透过巨大的门楼,青山依旧在,只是朱颜改。残存的“南湖楼”大门,向我们无声揭示着,这是一座规模宏大,很有气势的建筑。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眼前这一切,就是我们要寻访的“蔡百万”旧宅。沧海桑田,几百年光阴匆匆而过。凭这些残垣断墙、遍地瓦砾,透过历史云烟,你可以遥想还原、重现昔日蔡氏府宅的繁华与富庶。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山坡上屹立着孤独的石门和几堵青砖残墙,山园依山势而上,园垅间垒砌的也多是青砖、条石,铺在路上的长条形青石竟然錾凿得方方正正、规格齐整,分明是旧时建筑上拆下来的上好石材。眼前出现几幢残存的破旧瓦房,同样青砖墙体,石拱门框,圆形窗口,与常见的山村传统瓦房样式完全不同。

轻叩顶山尾人家门扉,问及蔡百万其人其事,他们有如洞开时光隧道,立马回到从前……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如今只有这样的门框,当年却是怎样的繁华!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据山尾当地族人说,蔡百万本名蔡赞,字宪章,为山美蔡氏八世祖以成公独子,生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卒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享寿83岁。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孤独的石门,留下的只是一声声无言的叹息!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断井颓垣不用说话,却能将时光掩埋的故事娓娓道来,倾情诉说!

一堵青砖墙书,写了一页坚实历史……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听说山尾蔡氏本源自漳浦,蔡赞之父以成公36岁方得一独子,虽对蔡赞宠爱有加,然而家道贫寒,在多子多福的年代,蔡赞难免受邻人欺侮。15岁时,父亲又溘然长世,母亲改嫁石姓人家,蔡赞成为无依无靠的孤儿。“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或许正因为出身贫寒、历尽艰辛,磨砺了蔡赞的心志,年及弱冠便独自渡海到台湾谋生,他从船工、学徒做起,经过一番打拼,渐渐攒下百万家财,成为一方巨贾。据传在当时的台湾宜兰,整条街都是蔡赞名下产业……

残存的门柱,却执意间框出一幅幅构图简洁的印象派沧桑美图。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南湖楼”具有鲜明的明清建筑特点,外墙为清一色防火砖,内建以木制构架为主,门楼泥塑石雕,屋脊飞檐彩陶,梁檀窗屏木刻雕花彩漆画,用料考究、工艺精湛,看得出当年“蔡百万”舍得挖掘民间的聪颖和智慧为自己的楼宇做了大手笔的渲染。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蔡赞打拼台湾二十多年,虽然事业有成,却难抑思乡情切,于是乎收拾行囊、变卖在台产业,变现百万金银细软,用大船运载至漳浦登陆,再雇佣百多名挑夫,一路辗转回到穷乡僻壤的崎岭山美老家。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蔡赞年轻的时候赴台孤身打天下,至衣锦返乡已人到中年,由当年倍受欺凌的穷小子而为一方巨富。荣归故里,他心里有了扬眉吐气的舒坦,于是大兴土木,兴建了“南湖楼”以及各式厢房,并对先辈修建、已显破败的蔡氏宗祠庙宇重新整葺修缮。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残缺之美,才是至美。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蔡赞所筑楼宇住宅极尽奢华,全部用条形青石为基、青砖为墙,上覆黑瓦。所用的条石、青砖本地都不出产,全部从漳浦沿海调运,在当时没有公路的山区,很难想象搬运这些建筑材料需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一番走马观花探寻后,朋友们不忍下山又不得不下山。残存立柱,断壁残垣,残缺之美,才是至美,荒草丛中的“南湖楼”,难不成你就是闽南待字闺中的遗世圆明园?!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这一片微凉的残柱断墙,像是唐宋隐秘在明清瓦上的尘埃。宛若蔡氏那一宅的光阴故事在流泻,优雅了一帘窗棂的明媚。在这里,在顶寨山尾的时光里的眼眸,终因你我的相遇而停留,所有的游子都将为她唱一曲永远的乡愁。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门框外的时光荏苒,洒满隔世的沧桑!

就连这镂空青砖墙根都散发着一种深幽的美,她惊艳时光里的岁月,又温暖了这世旅行的清美遇见。它犹如岁月里的一朵花,一片绿,一本书,温暖了蔡氏游子和外世来人的灵魂。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恍惚间,似乎看见素色村姑静倚墙根晀望远行归人,在那个阳光的下午,亲亲哼着的离歌节奏优美动听,令我等放轻脚步,不敢惊扰她的优雅。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时至乾隆三十一年,南湖楼落成,宗祠“济阳堂”亦修葺一新,山美蔡氏成为远近闻名的望族,百里之内,“蔡百万”之名无人不知。


清朝同治年间,一把无名之火(族籍记载为“厨炊失慎”而至火灾)焚烧一个多月,将美轮美奂的南湖楼彻底烧毁,只剩下基石、楼门残留,蔡家全部财产无一遗存,众房子孙无以生计,只好四处逃散,流落他乡……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南湖楼”遭灭顶火灾后,仅存的蔡氏宗祠“济阳楼”又在文革期间遭“破四旧”之风而损毁,如今只余几堵残垣,飘摇于风雨中。如今的“济阳祠”是后人就简修建的,蔡百万巨大财富瞬间成为过眼烟云……一切都是浮云!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时光如那条涓涓细流,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当年的“蔡百万”业已消失在苍岚的历史烟霭之中。当年一把无名业火焚毁了瑰丽的南湖楼,而那历久弥坚的条石青砖却依然顽强地在深山草莽间雕刻和传递着那一段深山富豪的传奇人生!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远方的故土家园,這也許是无数游子思乡的源泉,那天边的缕缕云彩,就如家乡一缕缕炊煙,总是随时勾起内心深处的无尽惆怅与牵挂。此时,顶寨人家屋顶上炊烟袅袅,静静的南湖楼遗址日渐荒芜,偶而的寻幽访古后人却总是对它情有独钟!蔡氏后裔如今大多走出“山尾”大山,如鱼入海,鹰击长空,打拼奋斗于祖国乃至海外各地。他们既为祖国的各项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也给自已积累了不菲财富。外地打拼多年的蔡金光正着手计划重修祖上老宅,相信不久的将来,“南湖楼”定然能以别样容颜让世人追思暇睹她往日风彩!

寻找平和崎岭山尾“蔡百万”

“蔡百万”已经成为一个历史的传说,如果你有心考证,请到平和县崎岭乡顶寨村的大山尾来,“南湖楼”会告诉你过往的一切。

早上的时候皮皮打电话告诉我,他曾经想骑着单车去考证,也许山尾的“蔡百万”和山格的“蔡家堡”颇有渊缘,到底有否,我并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