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防护服,驻守国门防疫一线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范围蔓延,国内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随着各行各业陆续复工复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增大。

刘铭洲和范保城是北京通州法院的两名司法警察,这次,他们暂时脱下了警服,批上另一身“铠甲”,成为防疫一线的“国门卫士”。作为司法警察,刘铭洲和范保城平日里都是身着警服,默默维护着审判秩序、守护着司法威严。面对境外疫情输入风险不断加大的新形势,按照上级安排,刘铭洲和范保城毅然奔赴新国展防疫第一线,成为守护国门的“国门卫士”。

身着防护服,驻守国门防疫一线


身着防护服,驻守国门防疫一线


身份转变,他们暂时脱下了司法警服,换上了另一身“铠甲”——防护服。严丝合缝的防护服,穿上需要花半小时,脱卸也需要花上半小时,而穿着它工作的数小时时间里,无法喝水,无法进食,无法上厕所。护目镜、口罩紧贴着眼周、面部,全身被一层膜包裹着,呼吸都比平常沉重急促了些。防护服里氤氲着热气,常常能感觉到汗水顺着脸颊、脖子、背部流淌。范保城说:“穿着防护服,行动都比平日笨拙了不少,但防护服就是我们的铠甲,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好他人。”刘铭洲感慨:“我们穿着防护服做些日常工作就感到了许多不适,难以想象医务工作者穿着它夜以继日地与死神抢时间,挽救生命又是什么样的感受。这次,我切身体会到了医务工作者的不易。向所有医务工作者致敬!”

身着防护服,驻守国门防疫一线


身着防护服,驻守国门防疫一线


刘铭洲和范保城进入通州区的工作组后,全力配合做好新国展入境登记和甄别工作,两名同志主要负责人员引导和接送。

按照工作流程,入境人员到达新国展后,要发放序号,引导他们按号排序,避免人员聚集。在完成信息采集和评估分类后,要把入境人员送到相应的隔离地点,在此过程中,要与入境人员沟通,充分了解情况,引导对方配合开展好隔离工作,确保万无一失。除了言语上的引导沟通外,刘铭洲和范保城做的最多的事就是搬运行李,境外回国人员一般都带着大件行李,两名法警同志常常主动帮忙搬运,任劳任怨。范保城说:“我们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能够为国家防疫工作出一份力是一份力。

刘铭洲也说:“我们做的工作都是流程性的,平凡而且琐碎,但是都非常重要,必须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做好。”看似平凡琐碎的每一件小事都是防控疫情“万里长城”的一砖一瓦,伟大常常孕育于细碎的平凡。

在参加新国展入境登记和甄别工作的过程中,刘铭洲和范保城每天都会接触许多入境人员,绝大多数人都非常配合,也有个别需要特别做工作的人员。两名法警同志在平日工作中都是安静实干型的,一开始他们担心在沟通上会与遇到一些困难,而工作前的培训和工作中的忙碌让他们逐渐适应从容。令刘铭洲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对出国旅游回国的中年夫妇,他们非常配合信息采集、隔离观察等各项工作,还对现场的工作人员嘘寒问暖,一直说着“你们辛苦了”,同胞的关心和理解让刘铭洲觉得很感动,内心很温暖。

身着防护服,驻守国门防疫一线


身着防护服,驻守国门防疫一线


在接待的众多入境人员中,有暖心的、有淡定的、有焦躁的……但不论回国的同胞们带着怎样的情绪,在接送他们的过程中,刘铭洲和范保城都感受到了一份安心。刘铭洲说:“每当我感觉到大家的安心踏实时,我心中就升腾起一份骄傲感和自豪感。我的双脚踩在祖国的土地上,每走一步都无比踏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