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KY(金屬學與熱處理名詞解釋彙總)-重慶大學

材料KY(金屬學與熱處理名詞解釋彙總)-重慶大學

1. 過冷度;金屬理論結晶溫度與實際結晶溫度的差值。

2. 時效;金屬合金在室溫下長期放置或稍經加熱,由於過飽和固溶體的脫溶和晶格沉澱而使強度硬度逐漸提高,塑性韌性有所下降的過程。

3. 實際晶粒度;鋼在某一具體加熱下得到的實際奧氏體晶粒大小(影響淬火後馬氏體粗細)

4. 本質晶粒度;鋼在一定條件下奧氏體晶粒長大的傾向性

5. 起始晶粒度;在奧氏體化過程中,奧氏體轉變剛剛完成時,奧氏體晶粒的大小

6. 灰口鑄鐵的斷面敏感性;相同成分的鑄鐵液在同一次澆築過程中,在不同厚度的斷面上其力學性能存在差異的現象

7. 鋼鐵材料的缺口敏感性;當有些材料表面有刀痕、鍵槽、油口等缺口存在,使有效橫截面積減少易於造成應力集中使其力學性能降低

8. 馬氏體;碳在α相中的過飽和間隙固溶體

9. 貝氏體:過冷奧氏體在中溫轉變形成的鐵素體和碳化物的機械混合物

10. 回火馬氏體;由低碳α和其上彌散分佈的ε碳化物組成的雙相組織

11. 回火託氏體;由針狀α相和無共格聯繫的細粒狀滲碳體組成的機械混合物

12. 回火索氏體;已回覆或再結晶了的鐵素體和粗粒狀滲碳體組成的機械混合物

13. 回火穩定性;淬火鋼對回火時軟化過程的抵抗能力

14. 回火脆性;鋼在一定溫度範圍內回火時,其衝擊韌度顯著下降的現象

15. 淬透性;鋼淬火時獲得馬氏體的能力(反應過冷奧氏體的穩定性,與鋼的臨界冷卻速度有關)

16. 淬硬性;鋼淬火時的硬化能力(主要取決於鋼的含碳量)

17. 晶間腐蝕;不鏽鋼在腐蝕介質作用下,在晶粒間產生的一種腐蝕現象

18. 應力腐蝕;在拉應力作用下,金屬在腐蝕介質中引起的破壞

19. 紅硬性;鋼在較高溫度下,仍能保持較高硬度的能力

20. 再結晶;冷變形的金屬加熱到一定溫度或保溫足夠時間後,在原來的變形組織中產生了無畸變的新晶粒,位錯密度顯著降低,性能也發生顯著變化,並恢復到冷變形前的水平,這個過程被稱為再結晶

21. 電化學腐蝕;金屬在酸鹼鹽等溶液中由於原電池作用而引起的腐蝕。

22. 再結晶溫度;經過嚴重冷變形的金屬,在1H保溫時間內能夠完成再結晶的溫度

23. 回覆;回覆是指冷塑性變形的金屬在加熱時,在光學顯微組織未發生改變前所產生的某些亞結構和性能的變化

24. 能量起伏;微小區域內暫時偏離平衡能量的現象

25. 結構起伏;不斷變化著的短程有序的原子集團

26. 成分起伏;在任一瞬間,液相中總會有某些微小體積偏離液相的平均成分,這些微小體積的成分、大小位置都在不斷變化中

27. 臨界淬火速度;過冷奧氏體在連續冷卻過程中不發生分解,而全部過冷至Ms點以下發生馬氏體轉變的最小冷卻速度

28. 黃銅的主要腐蝕形式是‘脫鋅’和‘季裂’

29. 脫鋅;黃銅在酸性或鹽性溶液中由於鋅優先溶解受到腐蝕。使工件表面殘留一層多孔的純銅,因而合金遭到破壞

30. 季裂;zn含量大於7%的冷變形黃銅因內部存在殘留應力,在溼潤大氣,遭到腐蝕而產生的應力腐蝕現象(解決辦法1.+砷鎂,2.電鍍)

31. 刃型位錯;簡單立方晶體中,某一原子面從內部中斷,這個原子平面中斷邊緣處就是一個刃型位錯

32. 點缺陷;在結點上或鄰近的微觀區域內原子偏離晶體正常結構排列的情況

33. 表面能;晶體表面單位面積自由能的增加

34. 滑移;晶體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對於另一部分相對的滑動

35. 滑移系:一個滑移面和此面上的一個滑移方向結合起來,就組成一個滑移系

36. 孿生;晶體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對於另一部分作均勻切變

37. 短程有序;在液體微小區域內,存在緊密接觸規則排列的原子集團

38. 相變潛熱;1MOL物質從一個相轉變為另一個相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39. 結晶潛熱;晶體結晶時從液相轉變為固相釋放的能量

40. 熱(冷)加工:在再結晶溫度以上(下)的加工過程

41. 真實應力:拉伸試驗時,變形力與當時實際截面積之比

42. 縮松由於樹枝晶的充分發展和各枝晶的相互穿插作用,使一部分液體被孤立開來,凝固時得不到液體補充,在凝固後形成許多分散細小的縮孔

43. 熱處理;鋼在固態下加熱、保溫和冷卻,以改變鋼的組織結構獲得所需性能的工藝

44. 退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點Ac1,上或以下某一溫度,保溫後隨爐緩冷以獲得近於平衡的組織的熱處理工藝

45. 完全退火;是將鋼加熱至Ac3以上20-30C°保溫足夠長時間,使組織完全奧氏體化後緩慢冷卻以獲得近於平衡的組織的熱處理工藝

46. 等溫退火;如果將奧氏體化後的鋼較快速度冷卻至稍低於Ar1溫度,使奧氏體完全轉化為珠光體後在空冷至室溫

47. 不完全退火;將鋼加熱至Ac1-AC3或Ac1-Acm之間,經保溫後緩慢冷卻以獲得近於平衡的組織的熱處理工藝

48. 球化退火;是使鋼中的碳化物球化,獲得粒狀珠光體的熱處理工藝

49. 均勻化退火;又稱擴散退火,是將鋼錠、鑄件加熱至略低於固相線以上長時間保溫,然後緩慢冷卻以消除化學成分不均勻的現象

50. 正火;是將鋼加熱至AC3或Acm以上適當溫度,保溫後在空氣中冷卻得到珠光體類組織的熱處理工藝

51. 淬火;將鋼加熱至臨界點Ac3或Ac1以上一定溫度,保溫後以大於臨界冷卻速度的冷卻速度得到馬氏體或下貝氏體的熱處理工藝

52. 雙液淬火;是將加熱至奧氏體狀態的工件先在冷卻能力較強的淬火介質中冷卻接近至Ms點時,再立即轉入冷卻能力較弱的淬火介質中冷卻,直至完成馬氏體轉變

53. 分級淬火法;將奧氏體狀態的工件首先淬入溫度略高於Ms點的鹽浴或鹼浴中保溫,在工件內外溫度均勻後在取出空冷至室溫的,完成馬氏體轉變

54. 等溫淬火;將奧氏體化後的工件淬入Ms點以上某一溫度,等保溫足夠長時間使之轉變為下貝氏體,然後在空氣中冷卻的淬火方法

55. 化學熱處理;將金屬放入含有某種活性原子的化學介質中,通過加熱使介質中的原子擴散滲入到工件表層一定深度,改變其化學成分和組織以獲得與心部不同性能的熱處理工藝

56. 二次淬火/硬化;含有W、Mo、V等元素的高合金鋼中的殘留馬氏體在回火過程中析出細小彌散的碳化物,導致殘留奧氏體中的碳及合金元素貧化,使其Ms點高於室溫,因而在冷卻過程中轉變為馬氏體,這種現象被稱為淬火/硬化

57. 蠕變;是在應力影響下固體材料發生緩慢永久性的移動或變形的趨勢

58. 位錯攀移;刃型位錯在晶體內沿垂直於滑移面方向的運動

59. 晶體結構;是晶體中原子在三維空間有規律週期性排列的具體排列方式

60. 空間點陣;將構成晶體的原子抽象為純粹的幾何點,稱為陣點,由這些陣點有規則地週期性重複排列所形成的三維空間陣列。

61. 晶體;內部質點按一定的幾何規律週期性規則排列的物質

62. 樹枝狀晶;枝晶在生長過程中不斷的枝上生枝,同時各枝晶又不斷的伸長長大,最後形成如樹枝狀的架構

63. 應變時效;構件用鋼在經冷塑性變形後,在室溫下長期放置或稍經加熱,其強度硬度提高,塑性刃型下降的現象

64. 淬火時效;是低碳鋼加熱至接進Ac1溫度淬火,於室溫放置或稍經加熱後,其強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韌性下降的現象

65. 冷脆性傾向;用低碳鋼材製造各種工程構件,室溫下強度硬度不高,塑性韌性良好,但當溫度下降時,可能由微孔聚集型的塑性斷裂轉變為脆性的解離斷裂

66. 相;指合金中結構相同成分和性能均一併以界面相互分開的組成部分

67. 合金;指兩種或兩種以上金屬,金屬或非金屬,經熔鍊或燒結,或用其他方法組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

68. 組元;組成合金最基本、獨立的物質

69. 固溶體;合金組元之間以不同比例相互混合後形成的固相,其晶體結構與組成合金的某一組元晶體結構相同,這種相稱為固溶體

70. 置換固溶體;它是指溶質原子位於溶劑晶格的某些結點上所形成的固溶體

71. 間隙固溶體;溶質原子不是位於溶劑晶格正常結點位置而是填入溶劑原子的一些間隙中

72. 金屬化合物合金組元間發生相互作用而形成一種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

73. 位錯:在晶體中某處有一列或若干列原子發生了有規律的錯排現象

74. 鐵素體:碳原子溶於α-Fe形成的間隙固溶體,體心立方結構

75. 奧氏體:碳原子溶於γ-Fe形成的間隙固溶體,面心立方結構

76. 珠光體:共析轉變形成的鐵素體和滲碳體的機械混合物

77. 過冷奧氏體:在臨界溫度以下存在且不穩定、將要發生轉變的奧氏體。

78. 殘餘奧氏體:鋼淬火冷卻時未能轉變成馬氏體而保存到室溫的亞穩的奧氏體

79. 強度:金屬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永久變形和斷裂的能力

80. 韌性;材料對斷裂的抵抗能力

81. 塑性;材料在斷裂前的塑性變形量

82. 形變織構:當變形量很大時,多晶體中原為任意取向的各個晶粒會逐漸調整其取向而彼此趨於一致,這一現象稱為晶粒的擇尤取向。這種由於金屬塑性變形使晶粒具有擇尤取向的組織稱為形變織構

83. 偏析:合金中各組成元素在結晶時分佈不均勻的現象

84. 區域偏析:對於鑄錠或鑄件來說,造成大範圍內化學成分不均勻的現象,叫區域偏析

85. 晶內偏析:一個晶粒內部化學成分不均勻的現象稱為晶內偏析----由於固溶體晶體通常為樹枝狀,所以又被稱為枝晶偏析

86. 包晶偏析:由於包晶轉變不能充分進行而產生的化學成分不均勻的現象稱為包晶偏析

87. 比重偏析:由組成相與熔液之間密度的差別所引起的一種區域偏析

88. 晶帶:晶體中所有平行或相交於某一直線的晶面構成一個晶帶

89. 構件的剛度;工程上常將構件產生彈性變形的難易程度稱為構件的剛度

90. 晶界;晶體結構相同而空間位相不同的晶粒之間的界面

91. 晶面指數;為了研究和表述不同晶面、晶向的原子排列情況和空間位相而形成的一種統一的方法

92. 共格相界;指相界上的原子是同時位於兩相晶格的結點上,為兩相晶格所共有

93. 晶體缺陷:在實際應用的金屬材料中,總是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原子偏離規則排列的不完整性區域,這就是晶體缺陷

94. 亞晶界:實際晶體中,晶粒內的原子排列並不是十分整齊的,彼此間存在極小的位向差,這些晶塊之間的內界面稱為亞晶界

95. 形核率:單位時間內單位體積液相中形成的晶核數目

96. 加工硬化:隨著變形程度的增加,金屬的強度,硬度增加,而塑性、韌性下降的現象即為加工硬化或形變強化

97. 細晶強化:由於晶粒細化導致晶體強度、硬度上升,塑性和韌性也升高的現象

98. 彌散強化;第二相粒子是藉助粉末冶金的方法加入到基體而起強化作用的

99. 沉澱強化;位錯切過第二相粒子需要做額外的功,消耗足夠多的能量,從而提高合金強度

100. 固溶強化,在固溶體中,隨著溶質濃度不斷增加,固溶體強度硬度升高,塑性韌性有所下降的現象

101. 金屬鍵:正離子依靠遠動於其間的公有化自由電子靜電作用結合起來的方式叫做金屬鍵

102. 晶格:人為地將陣點用直線連接起來形成的空間格子

103. 晶胞:晶格中能夠反映完全晶格特徵的最小几何單元

104. 臨界晶核:當晶胚的半徑r長大到一定臨界尺寸rk時,晶胚既可能消失,也可能長大為穩定的晶核,把半徑為rk的晶胚稱為臨界晶核,rk稱為臨界晶核半徑

105. 組織應力:工件在冷卻過程中,由於內外溫差造成組織轉變不同時,引起內外比體積的不同變化而產生的內應力。

106. 熱應力;工件加熱或冷卻時由於內外溫差導致熱脹冷縮不一致而產生的內應力

107. 鋁合金的變質處理:在澆鑄前往鋁合金液態中加入形核劑,促進大量非均勻形核來細化晶粒的一種處理工藝

108. 碳當量:把合金中其它合金元素的影響摺合成碳的作用叫做碳當量

109. 魏氏組織:先共析相沿過飽和母相的特定晶面析出,在母相中呈片狀或針狀特徵分佈的組織。

110. 偽共晶;在不平衡結晶條件下,非共晶成分的合金所得到的共晶組織

111. 離異共晶;在先共晶相較多而共晶相組織較少的情況下,有時共晶組織中與先共晶相相同的那一向優先依附於先共晶相上生長,而剩下的另一相則單獨存於晶界處而使共晶組織的特徵消失,這種兩相分離的共晶被稱為離異共晶

112. 二次結晶;由固溶體中析出另一個相的過程被稱為固溶體的脫溶過程,即過飽和固溶體的分解過程

113. 包晶轉變;在一定溫度下由一定成分的固相與一定成分的液相作用。形成另一個一定成分的固相的轉變過程

114. 配位數;晶體結構中與任一個原子最相鄰等距離的原子數目

115. 同素異構轉變、均勻形核、非均勻形核、調質處理、結晶、金屬鍵、變質處理

116. 熱脆;硫的最大危害是引起熱加工時開裂,稱為熱脆。

117. 氫脆;在低於剛才強度極限應力作用下,經過一段時間後,在無任何預兆的情況下斷裂。

118勻晶轉變;結晶時都是從液相中結晶出單相固溶體的結晶過程

119異分結晶;固溶體合金在結晶時所結晶出的固相成分與液相成分不同,這種結晶出的晶體與母相化學成分不同的結晶稱為異分結晶

120平衡分配係數;在一定溫度下,固液兩平衡相中的溶質濃度之比

121表面原子處於不均勻的力場之中,所以其能量升高,高出的能量稱為表面自由能

121固態相變時,新相往往在母相的一定晶面開始形成,這個晶面稱為慣習面

122多晶材料中各晶粒之間的晶界稱為大角度晶界,即相鄰晶粒的位相差大於10º的晶界

123相鄰亞晶粒之間的位相差小於10º,這種亞晶粒間的晶界稱為小角度晶界,一般小於2º,可分為傾斜晶界、扭轉晶界、重合晶界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