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無影無形,卻能殺人於百步之外

它無影無形,卻能殺人於百步之外

化學武器在戰爭中的應用已有多年

毒氣的應用最早可追溯至伯羅奔尼撒戰爭

斯巴達軍把硫磺松枝混合燃燒製造毒氣

對雅典城內的守軍進行攻擊

而一戰則是真正開創了毒氣戰的開端

開發者的話

在《歐陸戰爭6》的戰場中,有幾個即時改變的策略:奇觀、卡牌策略、公主、工事和國家科技。但其中有些功能較為複雜,於是我們在《歐陸戰爭6:1914》中做了一些改變:

1.奇觀方面。指揮官們建造或修復奇觀後,需要在幾回合內去抉擇使用哪一個國家的奇觀,並且奇觀只能在1-2回合內發揮作用,性價比太低。在《歐陸戰爭6:1914》中,建造奇觀即可獲得一個永久的加成,這樣不僅省去了指揮官們去關注奇觀冷卻的時間,也可減少主動釋放的操作,從而變成一個國家的特色。
2.卡牌策略方面。有指揮官提出:有時會出現地塊失火或者中了瘟疫,卻無法終止的情況。於是,我們增加了此類卡牌,並減少了卡牌策略製造的回合數。讓卡牌策略的使用頻率更高,大大縮短爭霸進程。最特別的是,我們還增加了一種特別的卡牌種類,可以在行動結束後再行動一次。

3.公主設計方面。阻礙公主的使用的一部分原因是宮殿的費用,我們大幅減少了宮殿的建造費用。並去除了公主升級的設定,進一步減少指揮官們的負擔,而且也在考慮讓公主帶給指揮官們一些小收益。

4.國家科技方面。這次國家科技提升的屬性將有所增加,並將人口上限提升之類也加入到了國家科技之中。

《歐陸戰爭6》中的戰術:

它無影無形,卻能殺人於百步之外

它無影無形,卻能殺人於百步之外

《歐陸戰爭6:1914》中的戰術:

它無影無形,卻能殺人於百步之外

它無影無形,卻能殺人於百步之外

它無影無形,卻能殺人於百步之外

1912年

法國警察首次使用溴乙酸乙酯

這是一種催淚劑 具有果味和刺激性氣味

吸入、吞嚥或與皮膚接觸可能致命

一戰爆發後的1914年8月

法軍防守西方戰線伊普爾

首次向德軍發射裝填溴化二甲苯的手榴彈

迫使敵軍離開戰壕

但這僅使敵人暫時失去戰鬥力

德國軍隊隨後針對此技術進行研究

1915年4月

德軍在第二次伊普爾戰役中使用了氯氣

大量的氯氣可以致死 但是較易察覺

長期暴露在氯氣中的士兵

即使大難不死 肺部也受到永久損傷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化學武器的戰例

這次戰役也是一次毒氣的「大展示」

雙方共使用了5萬多噸種類繁多的毒氣

它無影無形,卻能殺人於百步之外

▲正在施放毒氣

1915年12月

光氣被德國軍隊作為化學武器使用

它的毒性為氯氣的18倍 並且難以察覺

吸入後會與肺中的蛋白質產生反應

導致肺部充滿液體 造成肺氣腫

鹼性物質可以用來消除毒性

德軍使用的芥子氣是更為致命的毒氣

更糟糕的是 引起了各國的效仿

當時身為巴伐利亞步兵班長的希特勒

也曾被芥子氣炮彈毒傷 眼睛暫時失明

芥子氣的毒性並不像光氣那樣強

它很難被察覺 並且會附著在戰場表面

會造成嚴重燒傷 長時間可致命

接觸過芥子氣的士兵只有2%死亡

死因主要為感染

它無影無形,卻能殺人於百步之外

▲毒氣施放時的場景

各國相互使用及研發新型的毒氣

根據官方統計 一戰期間

因毒氣直接致死的人數為8.5萬

致傷人數為117.65萬


在德國作家雷馬克的小說

《西線無戰事》中也有其慘況的敘述:

中了毒的傷兵一連幾天哽塞著

把他們灼傷的肺給一塊塊地咳出來

它無影無形,卻能殺人於百步之外

▲塹壕中的士兵

防毒面具伴隨著化學武器的殺戮而誕生

在一戰早期 防護措施十分簡陋

據說加拿大軍隊在氯氣彈襲來時

在衣服上小便

用浸著尿液的衣服捂住口鼻

從而避免吸入氯氣

防毒面具的誕生還有一個故事:

德軍使用氯氣後

戰場周圍的大量動物也中毒而死

唯獨野豬安然無恙

經專家實地考察後發現

當野豬嗅到強烈刺激的氣味後

出於本能 會用嘴拱地

把它的長鼻子埋入泥土下

泥土對毒氣起到了過濾和吸附的作用

人們也由此受到啟發 採用豬嘴的外形

仿照疏鬆的泥土採用多孔的物質來吸附毒劑

它無影無形,卻能殺人於百步之外

▲戴防毒面具的機槍手

一戰期間 不僅是士兵受到毒氣的侵害

對動物們而言 也同樣是悲劇

英國在一戰中使用了上百萬馬匹

卻只有約6.2萬匹生還

人們給騾馬戴上遮住口鼻的防毒面具

防止它們吸入毒氣

由於催淚劑對騾馬的眼睛不起作用

因此通常不會加以特別防護

但遇上氯氣或糜爛性毒氣 它們同樣無法倖免

它無影無形,卻能殺人於百步之外

▲一戰中戴著防毒面具的兩名德軍和軍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