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红投毒案:宣判无罪,当庭释放,为何迟到的正义更需要珍视?


吴春红投毒案:宣判无罪,当庭释放,为何迟到的正义更需要珍视?

被冤枉的吴春红终于迎来新生


16年前,民权县“两幼童鼠药中毒案”,一死一伤,吴春红被认定为凶手,羁押至今。4月1日,“吴春红投毒案”在再审中迎来转机,“河南高院”当庭宣判无罪,释放吴春红,同时,撤销此前的刑事裁定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就事论事,在“冤假错案”的平反上,历来总是会招来各种质疑和批评,因为,人们很清楚,“冤假错案”将会让无辜的人,从此陷入人生灰暗,彻底失去存在的意义。这导致,对于“正义的认知”也被分成“及时的正义”和“迟到的正义”。


“及时的正义”当然是理想化的,也是人们期待看到的结果。但是,因其中涉及变量太多,就会导致正义往往不是很及时,甚至,总是以迟到的姿势面对我们。所以,当一起“冤假错案”被平反的时候,我们既要看到悲剧的一面,也要看到积极的一面。要不然,所谓的平反也就失去该有的意义。


就如吴春红的代理律师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吴春红在得知自己被判无罪的时候,非常激动,已经泣不成声,连声道谢。或许,有人会说:“都被误判16年,有什么好感谢的,应该斥责才对”。可事实上,这是两回事。作为当年处理“吴春红投毒案”的相关人员,肯定要去追究责任。但是,对于努力平反案件的相关人员,总还是要感谢的。


毕竟,没有他(她)们的努力,吴春红可能很难摆脱牢狱之灾。无论怎样,吴春红能重见天日,这总是值得庆幸的。至于,他被误判的16年,肯定是悲剧的,追责和赔偿自然不能缺位。不得不说,就“迟到的正义”而言,悲剧的底色,可能永远无法清除。


可是,作为吴春红而言,他终究要回归生活,甚至,要比常人更加珍视重生的时光。只有如此,他才能对得起这份“迟到的正义”。要不然,那些追逐正义的热情,将会显得一文不值。当然,对于“冤假错案”,司法体系本身,也要作出反思和追问,从而尽可能地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


对于“冤家错案”来讲,任何国家的司法体系,都只能尽可能的避免,而非能完全杜绝。这里面并非只是“冤枉好人”的问题,也存在“恶人逍遥”的问题。只不过,从后果来看,“冤枉好人”往往令人感到更加遗憾。毕竟,“无辜”更让人同情。


就吴春红而言,最终的判决指向已经很明确,是“事实不足,证据不清”。坦白讲,就是没有十足的把握证明吴春红是“投毒者”,这其实才是回到法理的初衷。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算一个人自己承认自己是罪犯,也要基于事实才能认定,而非只是“一面之词”。


只有,基于这样的原则,“刑讯逼供”才能越来越少,“火速办案”才能更好地走向“证据办案”。事实上,从众多“冤家错案”来看,更多的问题是出在办案人员身上,比如为办案指标,或者存在利益输送,而基于法律法规的疏漏,并不是主要问题。


好在,“冤假错案”总体上来讲属于小概率事件。只不过因为这样的事情充满悲剧色彩,会被无形之中放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人类发展到今天,法律的进化也是渐进式的。总体上而言,越来越重视人性的考量,但是,也会存在阶段性的实验过程。比如,判刑和量刑的尺度调整。


于此,总是以“绝对的正义”,“及时的正义”要求司法的健全,不是不可以,而是不太可能立即实现。这种思维和逻辑的存在,除却产生消极的情绪和负面的言论,并不会溢出积极的价值观。所以,只有从人类整体进化的角度去相对性的看待社会正义,才能更好地拥抱正义。


所以,别总说“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因为,“这点正义”都不来,那么“吴春红们”可能真的会死于绝望。很多时候,对于“冤假错案”不要陷入比惨大赛,而是要尽可能地看到其中的正义追逐。否则,“好事被当坏事看”,谁还愿意去追逐正义呢?


不得不说,“迟到的正义”也算是正义,只不过被不确定性的因素劫持而已。所以,我们更要感谢那些为实现正义而努力的人们,因为他(她)们的存在,才让“冤假错案”看到希望,才让被碾压的灵魂,有再次生长的可能。无论怎样,这是令人喜悦的事情,而非只是“追责”和“埋冤”的事情。


当然,责任肯定要追,人为的因素,法理的因素,因为这关系到更多人的利益。司法体系是裁定是非的核心力量,所以它本身更需要不断的进化和反思。甚至,回到具体的运行上,但凡,掺杂实体的人,就不可能绝对的不出问题。


之所以这样谈论,并不是为回避它本身的问题,恰恰这是在直视它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东西方社会中,司法体系虽然存在差异,但是,基本的指向却都是追逐正义。同时,在争议类案件上,多半也都是办案人的问题,而法理本身的问题,虽然存在,但是影响并非摧毁性的。


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何“旁观者的正义”里,更强调追责和反思,而“吴春红的正义”里,更渴望重获新生。事实上,在舆论场中,我们很明显能感受到旁观者和吴春红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公众的言语里充满惋惜和愤慨,认为这是一场绝望的悲剧,而吴春红的内心中,可能只是想拥有朴素的自由,回到曾经的日子。


至于消极的想法,吴春红可能根本来不及去想。很多时候,我们并非是在忽视悲剧的存在,而是渴望悲剧中的人,能早日走出悲剧,迎来阳光的现实。如果,悲剧中的人,只是舆论场中的佐料,那么他(她)们的现实里,可能永远不会有阳光。


而我们希冀的是,反思的归反思,追责的归追责,而悲剧中的人,要尽可能地抽离出来,与仇恨是非进行“断舍离”。要不然,只因曾经悲剧,就要永远悲剧,才是人类所面对的最大悲剧。所以,就“吴春红们”的感谢,无论是对正义追逐者的鼓励,而是对他(她)们自己的心理暗示,都是必要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