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话(一):论情商

煮话(一):论情商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生日,请了一众好友到他家吃饭,饭菜没什么特别,聊的也都是一些俗得不能再俗的话题,但他家的小孩让我印象深刻:话不多,逢人总是笑着先问好,席间看到一旁的叔叔们没酒了,就主动去斟满,从他身上丝毫看不到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应该有的天真和烂漫。结果大家都夸他:懂事,情商高,前途不可估量。

回家路上,老婆从谁谁谁要生二胎说到美国到底会不会降息,我瘫坐在副驾驶座位上有气无力地应附着,车外零星地下着小雨,一颗水滴从车窗外划过、倔强地将黑夜撕开一道口子。我甚至还沉浸在朋友小孩的一言一行之中,不得不承认我嫉妒朋友小孩的“才华”,嫉妒他的“钱”途不可估量,但或许那更多的是一种卑微的、对岁月的唏嘘


和情商共生的一个名词叫智商,很多人都喜欢把两者放在对立面,所以在身边总能听到这样的例子:理工科高材生没有生活的情趣、仅仅小学毕业的谁谁谁现在年入百万、社会上高学历的老师和医生最难相处。我们之所以总能听到这样的例子,仅仅是因为我们喜欢听这样的例子,可怕的是

当一部分人的共识主导群体的意识,那些处在旋涡中心的人相互拥抱、得出结论:没错,我们就是低情商。

等等,说到这,想必作为读者的你认为作者会在这里给予一个截然不同的观点,接着通过大量举证和论证阐述真正的高情商和低情商的表现,如果是,恐怕要让你失望了,首先抛出作者的观点:情商是一种控制自己的情绪并感受他人感受的能力

请再在心里默念一遍:情商是一种控制自己的情绪并感受他人感受的能力。


情商是一种能力,意味着它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加强,智商是由基因决定的,但没有人天生情商高,朋友的小孩能有如此表现,要不是父母“教导有方”,要不就是因为这样的行为之前受到过表扬;

控制情绪需要长期的训练,本质上是人的理性和感性压制人的动物性的过程,控制情绪不是表面上微笑着夸对方今天穿着得体,其实内心:what's your problem ?就像窦文涛说的,夸人夸多了,眼里净只能看到对方的好;

感受他人感受不是一味地被对方感受所主导、委曲求全,而是能注意到对方的感受,试着分析对方的情绪和行为的原因及合理性。我们都说要跳出舒适区,而情商高的人善于为自己创造新的舒适区。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悖论,情商高的人并不容易发现自己情商高的事实,而一些自认为自己情商高、懂得很多“道理”的人其实仅仅是陷入了自负情绪的陷阱并且再也卸不下那副“顺应环境”的伪装,后者也不乏最后获得了成功的,但是他们的人格是矛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