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靈魂伴侶,一生未見又何妨|豆瓣高分《査令十字街84號》

如果是靈魂伴侶,一生未見又何妨|豆瓣高分《査令十字街84號》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每每讀木心的這首《從前慢》總是感嘆:時間變得越來越緊湊。穿越人來車往的街頭,穿過行色匆匆的人群,時間與空間被壓縮,信息傳遞的越來越快,人與人之間信息傳遞變得比之前快得多。

讓我們將時間倒回到二十世紀的英國,那個時候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還需要書信。用書信溝通在現代看來是十分低效的,但是卻產生了這段令人潸然淚下的故事,它被無數熱愛讀書的人奉為圭臬,它就是——《査令十字街84號》

二十年間緣慳一面,相隔萬里莫逆於心

誰都不會忘記《査令十字街84號》書中海倫·漢芙說的這句話:“你們若恰好路經查令十字路84號,代我獻上一吻,我虧欠它良多!”

海倫·漢芙一位是一位作家,生活在紐約的一所舊公寓裡,靠微薄的稿費維持生活,雖然生活窮困潦倒,但是仍然酷愛讀書。她受不了紐約昂貴庸俗的古舊書店,就按照雜誌地址寄信給英國査令街84號的馬克思與科恩書店。她的信很快被回覆,並找到了她期待已久的書,於是就開始了海倫·漢芙與書店主理人弗蘭克長達二十多年的通信,這段跨國的感情,不僅海倫與弗蘭克之間建立了深厚情誼,而且和整個書店員工都建立了珍貴的感情,雖然直到書店關門,弗蘭克去世,他們都沒有見一面。

當時的英國剛經歷戰爭,百廢俱興,食物等各種物資都非常短缺,海倫雖然經濟條件不是很好,但是她仍然慷慨的向書店寄來了火腿雞蛋和香腸等等,他們從未見過“完整而大塊的肉”整個書店裡的員工都對海倫充滿了感激之情,並且經常私下和海倫通信,整個書店都為海倫盡心盡力的找她所需要的書籍。他們書信中也多是談論書籍,在內心柔軟於他們的情誼時,也瞭解到了不少關於各種書籍的知識,這也是《査令十字街84號》被奉為愛書人的“聖經”的原因之一。

如果是靈魂伴侶,一生未見又何妨|豆瓣高分《査令十字街84號》

書信帶來的時間差,讓思緒有時間沉澱

在這二十多年中曾多次約好見面,但由於各種原因都錯過了。

看他們書信可以直觀的感受到,海倫是一位熱情似火的白羊座女作家,書信風格熱辣直接、天馬行空,而店主弗蘭克是一位穩重的英國紳士。書信來往之間因延遲所造成的時間差,大抵只有天然酵母的發菌時間之微秒差可比擬意思是:一旦交流變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翹首引頸、兩兩相望,某些情意也將因而迅速貶值。在等待信件的過程中,我們的思緒也會在等待中慢慢發酵、沉澱,情感也在等待中變得珍貴起來。

雖然他們從未見面,一直靠書信來往,雖然弗蘭克無數次的望著書店門口的行人,期盼著海倫的造訪,很可惜都未能實現,即使這樣,這並不妨礙他們之間精神的傳達。海蓮曾說:“弗蘭克,這個世界上了解我的只剩你一個了。他們之間的感情超越了愛情,是真正的靈魂伴侶。

靈魂伴侶”這一悠久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柏拉圖在他的哲學著作《會飲篇》(Symposium)中,提出人類原本擁有四隻手臂、四條腿,頭顱則有兩張臉。根據他的理論,宙斯因為恐懼這種超人類的形體,遂將他們撕成兩半,懲罰他們要耗費一輩子,來找尋另一半以重歸“完整”。柏拉圖於認為:當心靈摒絕肉體而嚮往著真理的時候,這時的思想才是最好的。

他們將書籍作為追求,傳遞的是對知識的熱愛,我認為靈魂伴侶就是極簡的愛情,是極具美感的一種感情形式,就像喬布斯的設計理念一樣:簡即是美。

如果是靈魂伴侶,一生未見又何妨|豆瓣高分《査令十字街84號》

電影海報

書籍讓孤獨變得飽滿

海倫的丈夫死於二戰,之後她便一人獨居在破舊的公寓裡,生活貧困潦倒,靠稿費為生。海倫·漢芙曾說“你們若恰好路經查令十字路84號,代我獻上一吻,我虧欠它良多!”為什麼會感到虧欠?那是一封過了三個月才收到的信,信裡傳來的是弗蘭克的死訊。這樣一種美好的感情,他們卻一生未見,讓書中結尾帶著一股淡淡的憂傷。染指年華,匆匆而過査令十字路84號對於海倫不僅僅是一家書店,這家書店讓她即便是生活在陰溝裡,也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權利。李娟在《冬牧場》中寫:人之所以能夠感到幸福,不是因為生活得舒適,而是因為生活的有希望。她是幸福的,一是與書籍相伴讓精神世界變得豐富,二是這場跨國書信所結下的情緣讓她的生活變得充滿希望。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世界,海倫·漢芙看到了月亮。

尾聲:

這些通信集結出版成了這本《查理十字路84號》讓海倫·漢芙成為享譽全球的作家,出版後她在出版社的資助下第一次去了倫敦,她久久凝視著書店,就如當年弗蘭克的眼神一樣。

現在,倫敦查理十字路84號的書店現已變成了酒吧,但是在酒吧門口仍然寫著:這裡是《查理十字路84號》書店原址,吸引了無數熱愛書籍與文學的人前來朝拜。

參考資料:《査令十字路84號》維基百科 柏拉圖《會飲篇》 鳳凰衛視《開卷8分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