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尾参)的培植

玉竹(尾参)的培植

玉竹又称尾参,原产中国西南地区,耐寒,耐阴,喜潮湿环境,适宜生长于含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土壤,忌强光直射(看到很多人种植在阳光充裕的稻田里,可能影响它的产量了)。野生分布很广,野生玉竹生于凉爽、湿润、无积水的山野疏林或灌丛中,生长地土层深厚,富含砂质和腐殖质。

玉竹的根茎可供药用,中药名亦为玉竹,秋季采挖,洗净,晒至柔软后,反复揉搓,晾晒至无硬心,晒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晒干,切厚片或段用。玉竹提取类黄酮物质与桑叶提取物脱氧野尻霉素结合形成一种新物质——洗胰清糖素(cics),具有降血糖、血脂、血压等作用。

栽培方法

选地、整地

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向阳的微酸性砂壤土,深翻30厘米以上,同时每亩施入农家肥3000~4000千克作基肥,整细耙平,作成宽1.3厘米的高畦。

种茎选择

用地下根茎繁殖。 于秋季收获时,选当年生长的肥大、黄白色根芽留作种用。

玉竹(尾参)的培植

玉竹(尾参)的培植

随挖、随选、随种,若遇天气变化不能下种时,必须将根芽摊放在室内背风阴凉处。一般每亩用种茎200~300千克。

种子催芽

催芽处理前先将玉竹种子用冷水浸泡24小时,捞出控净水后,将种子与湿沙按1∶3体积比充分混拌后装入木箱,装箱前先把箱底用湿沙辅放3~5厘米,装箱后在种子层上面辅盖湿沙5厘米。湿沙含水量为15%左右,放置在25℃条件下,每隔2~3天检查箱内温湿度变化情况,每隔5~7天倒种一次,随着倒种调节沙子湿度。使上下层湿度均匀,每隔10天取样用刀切开,检查种胚生长发育情况,发现种胚充满种子后,放置在0~5℃低温条件下30天,每隔10天倒种一次,满30天后取出播种到田间。

栽种方法

一般在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选阴天或晴天栽种,栽时在畦上按行距30厘米开15厘米深的沟,然后将种茎按株距15厘米左右平排在沟里,随即盖上腐熟粪肥,再盖一层细土至与畦面齐平。

玉竹(尾参)的培植

玉竹具养阴、润燥、清热、生津、止咳等功效。用作滋补药品,主治热病伤阴、虚热燥咳、心脏病、糖尿病、结核病等症,并可作高级滋补食品、佳肴和饮料,具有保健作用,可作为针对现代城市亚健康人群的心肺,三高等问题的一味重要调养药品,值得广大农民种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