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马人》是骨子里的纯粹,“李子柒”是每人内心深处的自已


《牧马人》是骨子里的纯粹,“李子柒”是每人内心深处的自已


《牧马人》这部电影,小时候就看过,现在重新看仍然喜欢。它呈现出来的一切是我们曾经熟悉的一切,纯粹的感情,美好的爱情、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浓浓的爱国情怀。

《牧马人》改编自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讲述了男主角许灵均被打成了“右派”在西北一个牧场劳动的经历。他得到了当地牧民的关怀、照顾,并与农村姑娘李秀芝结为夫妻。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得到平反,他的父亲来找他,想带他们一家去美国生活,但他放弃了,决心留在中国。“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我相信我们会越来越好!”这是许灵均坚定的信念。他对感情的忠贞、不辜负,对牧民和孩子们充满了不舍——一切一切都像那个年代一样,离我们越来越远,却也越来越让人怀念……

人人都喜欢纯粹的人,纯粹的事,纯粹的感情,而现在很多人却把生活搞得很复杂,失去了那种骨子里的粹纯。也许,在现在很火的李子柒的视频里,才能察觉到内心对纯粹的向往吧。


《牧马人》是骨子里的纯粹,“李子柒”是每人内心深处的自已


1.近邻似亲人

看《牧马人》感觉非常熟悉,像活回了小时候。80年代的农村,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还不太好过,但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十分温和,不是亲人却像亲人一般。

《牧马人》里,许灵均下乡后,老乡怕他冷,为他订门帘,送面条给他吃;怕批斗他,一起想办法让他上山;怕山上冷,把家里惟一的皮袄送过来让他取暖。老乡的照顾和暖情,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邻居们。

我是1982年生人,当时允许开荒,父母开了三亩荒地,没日没夜的去地里干活。他们忙于地里的活,自然对我和哥哥就疏于照顾。哥哥七岁、我五岁开始,我们经常两个人在家。天黑的时候,特别害怕回家,总怕哪个角落里会突然跳出一个“鬼”。于是,我们就站在房后街旁的大椿树底下等父母回来。每次都等到天黑透了,才在远处村口隐约看见父母晃动着回家的影子。父母不在的时候,邻居经常关照我们,谁下晌回来了,给我们每人一根黄瓜,两个小梨儿,或者硬拉我们去他们家吃饭。

我家后面邻居有一位奶奶非常好,每次她娘家侄给她送来杏儿,她用衣服包一兜,一大早就跑来我家给我们吃。“家里还有哩,等他们醒了就没了。俺这两个孩子还小,我拿点来让他们尝尝!”那位奶奶对母亲说,都是孩子,解解馋。他家有五个儿子,孙子一大群。她爱她的孙子们,但还是会先分出一些给我们分享。

母亲也经常拿一些东西送过去,有时候想想,自已也吃过百家饭呢。南边大伯家的粽子吃过好几次,至今都记得那香甜的味道;对门的三爷总隔着墙头喊我们俩,一把山药豆,两个鸟蛋、一只小斑鸠……小时候被这种温暖包围着,虽然日子穷困,心里却幸福无比。


《牧马人》是骨子里的纯粹,“李子柒”是每人内心深处的自已


2.不认识也帮忙

《牧妈人》中李秀芝来投奔亲戚,结果亲戚出事了,她无处可去。村民们不认识她,却积极帮她找个家。那种热情 、朴实,让人觉得遇了难,都不慌。

小时候,遇到来我们村讨饭的人,母亲总喜欢让我去送吃的。有时候,她还热情地邀请人家到家里喝热汤。母亲常说,穷家富路,出门在外的人都不容易,能帮就帮。

印象很深的是一个男人领着一个小孩儿来我家讨饭,母亲给他们盛了满满的两碗疙瘩汤,让他们坐下慢慢吃。男人千恩万谢,说自已是从河南逃荒过来的,家里遇上了大水,庄稼全淹了。眼看着挨饿了,只好出来讨饭吃。孩子的眼神怯怯的,只是低头吃饭。男人说,孩子自小没了娘,很怕生,现在跟着自已也是受罪。母亲很是同情,包了一大包饼子送给他,还送上了我们穿小了的一包衣服,说别让孩子饿着、冻着。

农村的日子都不富,但却都不小气。遇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都慷慨解囊,因为他们看重的是情义,而不是利益。就像《牧马人》里的许灵均一样,初次见李秀芝就要送他自已攒下来的40块钱,让她回家。因为处处为人着想,我们不用担心陌生人是骗子,而来讨饭的人讨点干粮就走,也从来不会嫌好嫌歹。村里人能提供的方便一定提供,小时候我和哥去赶集迷了路,一个不认识的人问我们的村名,骑自行车四五里地,把我们送到家。

3.真情不可辜负


“我们见面第一天就结婚了,是先结婚后恋爱。”许灵均对父亲和秘书说。那时候,农村多数是见一次面就结婚,有的结婚第一天才见面,但婚后过得幸福的非常多。即使婚姻不幸福,也是非常理性的,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选择离婚。在婚姻里,人们更看重的是责任心。

“他不是老右了,还是许灵均。他不好的时候,我不嫌弃,他好的时候,我也不巴结。”这就是李秀芝的爱情观,你只是你,好与不好,在我这里都一样——没有一点儿势利感。

“我把整颗心都扒给他了!”李秀芝和许灵均的爱情是交心,而这样的全身心的托付是信任,也是信念的力量。婚姻里需要这种交心,这大概就是幸福的根源吧。结婚了,再不想三想四,不相互攀比条件,更不攀高踩低,这才是真正的感情——是纯粹,是真挚,也是深爱,这一切更是婚姻稳定的基础。

修身,齐家,平天下。家庭稳定,社会安定,国家也安定。在现代社会中,离婚率上升,很多家庭破裂,导致孩子没有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以至于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问题孩子对社会也造成了很多不安定的因素。


《牧马人》是骨子里的纯粹,“李子柒”是每人内心深处的自已

4.对国家有信念

许灵均为什么不离开中国?因为他深爱着这个国家,他有爱国的情怀。他说,在自已最最痛苦的时候,他想到了死。但他没有选择去死,因为他虽然没了家,却感受到了国家给过他的温暖。他想到老师给他免了学费,让他在学校和老师一起吃住,这种温暖不仅仅解决了生活的困难,重要的是给了他活下去的力量——他对国家充满了信任。

老子常说,“有无相生,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无与有都很重要,因为无才能感受到有的美好;而“无”有时候比有更珍贵,像这看不见的温暖却救了许灵均的生命。他的内心为什么坚定?因为有信念,信念这东西看不到、摸不着,却能让一个人坚定无比,无法动摇。

许灵均的父亲在美国拥有很多资产,那一定是极为丰富的物质生活,在那样一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想要什么都能买得到是多少人盼望的“天堂 ”一样的生活。但许父的一句话却令我印象深刻:“在物质上,我有很多很多金钱,很富有;在精神上,我却是一个乞丐。”他说,金钱是买不来天伦的天堂的。”是啊,金钱可以买到有的东西,对于信念,对于坚定,对于内心的执着,对于感情,却无能为力。

最近,《牧马人》一直在推送,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而且还让我们警醒,我们的生活中缺少了什么?为什么那么多生活在别墅、高楼中的人们愿意去野外露营?很多人愿意去山区体验放羊的生活?很多人想去体验种植的辛苦,以此为乐;现在最火的李子柒,她为什么那么受欢迎?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份深藏着的纯粹。其实你只是不知道,我们已经走在了内心回归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