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柔而能破万物——松沉与内家拳基本劲


水至柔而能破万物——松沉与内家拳基本劲

文 | 入云龙公孙胜

松,为一切劲力之源头。然内家拳之松,非常人之松也。内家拳须改变人之用力习惯,是所谓换力。常人之松,乃是肉骨皆懈,无用之松耳。内家拳之松,乃内中之张力由内而外达于四梢,如同水泡之表面张力,周身统一,无一处出头,勉强可称之为内张外和。松了,就沉了。站得稳,不是脚上功夫,而是松到了位。

越是松到了家,自身稳定性就越高。顶头大风,单脚直立,巍然不动。不是脚上有劲,而是真松了。所以松沉一般放一块说,松了必然沉。三岁小孩子三十来斤,和大人耍赖坐地抱不起来,瞬间你就抱不动,其实他还是三十来斤,那是绝对的松。孩子发的那个意,并无半分血气。松加上意,就是我们要练的返璞归真。

水至柔而能破万物——松沉与内家拳基本劲


松沉做到了,掤劲就出来。老杨家讲,掤劲如水上行舟,托着船在水面上嗖嗖地走,体现出水整体的松张之力。所以掤劲要去找就很难,画虎不成反类犬。松到了家,掤劲就出来。再引申一步,掤劲是内家拳基本劲,有了这个才有其它。这个劲有了,身体就不怕一般的打击了。稍微一转变,就是沾身借力发人的劲。

横拳是诸拳之母,得把横拳的劲在身体里化出来才明白。横拳的劲是这个拳意在肚子里走个抛物线,但在外头却看不出来。练出了横拳的劲,就可以把其它四拳的劲都改了,拳就有了变化。因此横拳属土,化育四德。马步弓步都不如

寒鸡步好用,全在于迅敏快捷。拉开了架势就失了先机,半步之内决胜负,唯快不破。

无极桩的用处,一是练出松沉,二是练出鞭杆劲。所以如平地立杆是练松沉,运行大龙是练鞭杆劲,无极桩有不同的练法。孙公禄堂的著作所说皆是道艺,普通人练之强身健体,有缘人悟之则辅道精进,唯独武艺上却不说。所以看前人书脑袋上要再长一只眼。武艺一门,须得明师,入门须口传心授,别无他途。

所谓鞭杆劲,就是把大龙当成鞭杆,真腰是握着鞭杆发力处,四肢都是鞭子。所以练拳须先立杆,而后运杆,再后能运杆使鞭。用拳第一是快,得能先打上。从人体生理上讲,没有比鞭杆劲更快的力学结构。这个练出来,是身上有了快同时还要练意上的快,便是心上的本能。二者结合到一起,才是形意拳。

和人动手,不知怎回事就倒了,那是没人家快。0.3秒以内能把人打上的,是真明白人。一下子被人打坏了,是人家劲上明白,而你还在拙力上。除了这些,还需要把本钱做大,就是气血筋骨膜上事,也就是所谓的功夫。内家拳不练拙力,从气血上着手练的是筋粗膜腾骨硬。是所谓内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