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聊保障——發錢了,有人領了上萬塊


二姐聊保障——發錢了,有人領了上萬塊

年度彙算開始了,看看你的是退錢還是補錢。

二姐一朋友收到1萬多塊錢的退稅,在群裡嘚瑟了一把。

另一個朋友就不高興了,她需要補600多的稅。

二姐提醒她記得申請“專項附加扣除”,能少扣稅,申請完也許就不用補稅了。

能抵扣個稅的專項附加扣除,我第二部分說。

先來看看怎麼申請退稅。

一、

什麼是年度彙算?

簡單來說,就是全年的收入,按年計算稅款後,多退少補。

全年的收入有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4項,合併為“綜合所得”。

二姐聊保障——發錢了,有人領了上萬塊

去年10月1日,個稅免徵額從3500上調到了5000。

二姐聊保障——發錢了,有人領了上萬塊

也就是說:

月收入大於5000元,年收入大於6萬的才需要交個人所得稅。

2019年度彙算應退或應補稅額= [(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 x速算扣除數]-2019年已預繳稅額

如果預繳的交多了或還沒申報能減稅的各種專項扣除,就有機會退稅。

比如2019年年收入不到6萬元,但平時預繳了過個人所得稅。

這就是你本來不用交稅的,現在把你交的返還回來。

還有就是如果“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6種專項附加扣除,你還等沒有申報的話,也可能產生退稅。

二、

接著來看個稅申報流程:

下載、註冊、登錄國家稅務總局主辦的APP,個人所得稅。

進入APP後,打開綜合年度彙算

二姐聊保障——發錢了,有人領了上萬塊

有兩種填報方式:

一種是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另一種是自行填寫。

二姐聊保障——發錢了,有人領了上萬塊

如果不想自己填寫,檢查各種數據沒錯的話,確認所有信息後再點擊提交申報。

提交後就知道自己是需要補錢,還是退錢了。

補錢也先不要慌,繼續申請專項附加扣除填報。

二姐聊保障——發錢了,有人領了上萬塊

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這6項都可以申請專項扣除。

比如子女教育的相關支出,按每個子女每年1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自己接受學歷或非學歷的繼續教育的支出,每年扣除4800元或3600元。

對童童媽這種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來說很實用,能少交很大一筆稅。

勾選和提交的時候也仔細查查,有朋友反映說第一次選錯了,只退了幾十塊錢,後來重新操作一遍,退了1000多。

國家年度發錢,這兩天大家都在申請,個人所得稅APP明顯有點應接不暇。

辦理的朋友彆著急,是從3月1日到6月30日,時間足夠。

除了能在個人所得稅APP上辦理,還可以在電子稅務局官網或是當地的辦稅服務廳辦理。

三、

除了發錢,最近不少地方還在發消費券。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下降20.5%,日用品類零售額下降6.6%。

2014年以來,消費已連續6年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

全球疫情嚴重,出口指望不上了,投資基建又沒有消費刺激直接,所以不少地方的官員帶頭線下消費。

發消費券也是為了帶動大家花花花,買買買,讓經濟跑起來。

杭州市已經發放了16.8億的消費券,其他如南京、深圳、重慶、江西、遼寧等省市也發放了各種消費券或是鼓勵消費的方式。

二姐聊保障——發錢了,有人領了上萬塊

這是深圳和重慶的消費券。

這次的消費券主要是為了拉動線下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領域,比如餐飲、旅遊、汽車、家電、住宿等。

其實這種發消費券的方法,在2008年經濟危機的時候就出現過,作用還挺明顯。

今年經濟壓力確實很大,不少人工資減半或是直接失業。

宅在家裡這麼久,收入沒了或是不確定,讓人很有危機感。

現金流的重要性體現出來了,不少人在剋制消費。

當然存錢重要,該消費的也會消費起來,但別借錢消費。

你領消費券了嗎?個稅也別忘了申報。

有不懂的,可直接私信留言。

關注二師姐,為你科普保障生活,推薦最合適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