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道盡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一句話,道盡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北宋神宗年間,王安石執政,權勢如日中天,許多人羨慕他的權勢,紛紛投奔到他的門下,極盡討好拍馬之能事。王安石的兒子王霄英年早逝,沒有兒女,習學檢正張安國為了討好王安石,甚至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泣表示,自己願意成為王霄的兒子,替王霄披麻戴孝。

王安石執政,不僅實行了一系列改革變法,還修訂了《詩經》、《尚書》、《周禮》的經義,頒佈於學官。一時間,世人爭相學習,科舉考試也以王安石的《三經新義》為準。

後來,王安石失勢,保守勢力上臺,舊的經說又成為準繩,王安石所著的《安說》則被禁止引用。這時,王安石的門人紛紛改變自己的學術宗尚,諱言自己是王安石的學生,甚至還著書詆譭王安石。

十幾年後,宋哲宗即位,變法派又佔了上風。宋哲宗下詔,王安石配享聖廟,並追贈王安石官銜和諡號。如此一來,學者們又都紛紛講求《三經新義》,大量引用王安石所著的《安說》,過去曾從王安石學習的人又都自稱是荊公門生。

王安石一貴一賤,人情冷暖、世間百態盡在其中,若王安石泉下有知,不知會作何感想?不過,我想王安石他老人家其實是沒必要抱怨的,因為在中國歷史上,並非只有他才遇到這樣的人情。

孟嘗君田文是戰國四公子之一,好客喜士,門下有賓客三千。他在齊國為相,權傾一時,名聲很大。不久,齊王受到秦國和楚國毀謗言論蠱惑,認為孟嘗君獨攬齊國大權,名聲壓倒了自己,便罷了孟嘗君的官。三千賓客見孟嘗君被罷了官,一個個都離他而去,唯有馮諼留下來為他謀劃。

經馮諼多方遊說,齊王召回孟嘗君並恢復了他的相位,同時又給他增加了千戶封邑。孟嘗君在回齊國的途中,不無感概地對馮諼說:“我素常喜好賓客,樂於養士,接待賓客從不敢有任何失禮之處,有食客三千多人,這是您說知道的。而賓客們看我被罷官,都背離我而去,沒有一個顧念我。如今靠先生謀劃,讓我得以恢復相位,那些離去的賓客還有什麼臉面再見我呢?如果有再見我的,我一定唾他的臉,狠狠地羞辱他。”

聽到這話,馮諼收韁下車,對孟嘗君說:“活物一定有死亡的時候,這是活物的必然歸結;富貴的人多賓客,貧賤的人少朋友,事情本來就是如此。您難道沒看到人們奔向市集嗎?天剛亮,人們向市集裡擁擠,側著肩膀爭奪入口;日落之後,經過市集的人甩著手臂連頭也不回。不是人們喜歡早晨而厭惡傍晚,而是由於所期望得到的東西市中已經沒有了。如今您失去了官位,賓客都離去,不能因此怨恨賓客而平白截斷他們奔向您的通路。希望您對待賓客像過去一樣。”

無獨有偶,戰國四大名將廉頗在趙國得勢時,也有許多人依附於他。長平之戰時,廉頗被免職回家,失去權勢,原來依附廉頗的門客也都紛紛離開他了。

長平之戰後,燕國試圖趁虛而入攻打趙國,廉頗因此重新被任用為將軍,那些原本已經離去的門客又紛紛重新回來。廉頗說:“先生們都請回吧!”門客們說:“唉!您的見解怎麼這樣落後?天下之人都是按市場交易的方法進行結交,您有權勢,我們就跟隨著您,您沒有權勢了,我們就離開,這本是很普通的道理,有什麼可抱怨的呢?”

西漢文景時期,汲黯、鄭莊為政清廉,都曾位列九卿,也都曾被中途罷官,家境清貧,賓客遂日趨沒落。司馬遷因此感嘆說,汲黯、鄭莊為人賢德,有權勢時賓客眾多,無權勢時情形則全然相反,他們尚且如此,更何況一般人呢!

司馬遷接著還說了一個故事:下邽縣有個自稱翟公的人,當廷尉時家中賓客盈門,待到丟官,便門庭冷落、門可羅雀。他復官後,賓客們又想往見,翟公不想見他們,於是在大門上寫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