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案例|網購商品網頁上宣傳信息都是真實的嗎?——記一起普通消費品宣傳“預防疾病”的虛假廣告案


網絡購物已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之一

無論是新潮的消費電子品

還是日常生活用品

甚至是蔬菜、水果、肉類

都可以通過網絡進行交易

與傳統的線下實體店不同

消費者無法直觀地看見實物

只能通過網頁上的圖片和商品介紹信息來了解所需的商品

那麼商品網頁上的信息都是真實的嗎?


2019年3月,區市場監管局查處了一起普通消費品宣傳“預防疾病”的虛假廣告案。


一、案情簡介


2019年3月13日,區市場監管局收到投訴舉報,反映A公司的淘寶店鋪經營的“泰國天然乳膠枕頭”的網頁中,使用“防蟎抗菌、抗過敏,對過敏和支氣管炎等疾病有預防作用”的內容,涉嫌虛假宣傳。執法人員對A公司涉嫌發佈虛假廣告的行為進行立案調查,並對A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進行詢問。


執法人員:“你公司為何在“天然乳膠枕頭”的網頁中使用“防蟎抗菌、抗過敏,對過敏和支氣管炎等疾病有預防作用”的描述?”


當事人:“這個枕頭的材質主要是天然乳膠,我公司在百度上查到天然乳膠具有防蟎抗菌的功效,覺得在自己的產品中也使用這樣描述沒什麼問題。”


執法人員隨即讓當事人出具該產品抗菌防蟎的第三方檢測報告。

當事人:“這個產品沒做抗菌防蟎第三方檢測報告,找檢測機構做檢測要花錢的,百度都這麼說了,我們還要做什麼檢測。”


當事人依然不依不撓,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公司的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


執法人員鄭重地向當事人表示


第一、百度搜索的“天然乳膠具有防蟎抗菌的功效”的信息只能作為參考。

第二、即便百度搜索查下來天然乳膠具有防蟎抗菌的功效,也不代表你公司的“天然乳膠枕頭”具有防蟎抗菌的實際功效。事實上,天然乳膠製品根據原材料品種、產地、及製造工藝的不同,其價格以及品質也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在產品網頁中聲稱功效前,必須經過專業的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檢測來確認其是否達到了相應的標準。

第三,無論是過敏還是支氣管炎,主要和個人的生活習慣、周圍環境等因素存在關聯,你公司對“天然乳膠枕頭”作出 “防蟎抗菌、抗過敏,對過敏和支氣管炎等疾病有預防作用”的描述,誇大產品的功能,誤導了消費者。

你公司的行為已經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至此,當事人終於意識到自己公司的產品網頁存在不妥,表示自己作為企業負責人卻法律意識淡薄,願意承擔相應的後果,願意配合調查並積極整改。經查證,A公司無法提供其經營的“泰國天然乳膠枕頭”的抗菌、防蟎、防過敏的檢測報告,網頁中的“防蟎抗菌、抗過敏,對過敏和支氣管炎等疾病有預防作用”的內容為A公司虛構。該網頁由A公司委託某廣告公司製作,廣告製作費用為2000元。A公司發佈虛假廣告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的規定,區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責令A公司停止發佈廣告,並對A公司執行罰款人民幣壹萬圓整的行政處罰。


二、案例警示


近年來,網絡購物已成為消費者新的購物方式和交易習慣,極大方便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然而一些賣家過度美化、包裝自己的商品,誇大其詞,虛假宣傳,比如本案例中A公司經營的“乳膠枕頭”實際上為普通消費品,A公司出於吸引眼球、誘發消費者購買慾望從而達到銷售商品的目的,人為的給商品賦予了“預防疾病”的功效,與事實不符,主觀上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客觀上也給消費者造成了誤導。基於該案,區市場監管局向企業提兩點建議:


01相關從業者特別是企業負責人應主動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提高法律意識


企業建立網站或開設網店後,要經常查看網站宣傳內容,對可能引起誤解的內容要及時清理,杜絕使用沒有依據的廣告內容。


02企業經營要腳踏實地,不應投機取巧

本案例中,A公司負責人想當然的將網絡搜索到的信息直接用於自家產品的網頁中,這種現象比較典型,還有的公司將其他公司類似的產品介紹文案直接用於本公司的網頁,這種投機取巧的行為看似快捷、方便,實際上存在較高的違法風險。企業還是應該腳踏實地,根據經營產品的自身特點制定實事求是的宣傳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