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大鵬視野戰略策劃中心 主任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鄭州興則中原興,園區強則鄭州強​!

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對都市圈的培育建設提出一系列針對性舉措,這標誌著將迎來大都市圈建設的新時期。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鄭州大都市區區劃圖

一、 鄭州興則中原興

2018年鄭州市實現雙突破(常住人口破千萬,GDP突破萬億大關),“雙突破”助力鄭州邁向“國家中心城市”。鄭州大都市區作為中原城市群中經濟實力最強、發展速度最快的區域,以全省國土面積的9.6%,集聚了全省近 20%的人口和超過 30%的經濟總量。鄭州大都市區範圍內重點產業園區數量(37個)佔全省產業園區數量(181個)的1/5,但規上工業營業收入卻佔全省的1/3。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河南的發展取決於鄭州大都市區的發展,鄭州大都市區的發展取決於產業園區的發展。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及鄭州大都市區的發展,為環鄭州區域產業園的發展提供了利好;同時近年來鄭州市的突破性發展乃至鄭州大都市區的人口集聚經濟提升,都離不開各類產業園區的發展,可以說產業園區對鄭州大都市區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園區強則鄭州強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據統計,鄭州大都市區內共有全省百強企業43家,其中位於37個產業園區達22家,超過50%。

無論是鄭州主城區的航空港區、高新區、經開區等,還是外圍的縣市的產業集聚區都成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主戰場和帶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


三、37家園區孰強孰弱?

鄭州大都市區37家重點園區規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有3家,即為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長葛經濟技術開發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400-1000億元的有10家,400億元以下的有24家。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鄭州大都市區37家重點園區規上工業業務收入分佈

從鄭州大都市區37家園區規上工業營業收入來看,航空港區位居首位,第2-5位分別為長葛經開區、鄭州經開區、武陟高新區、大周再生金屬循環園區,居於後五位的分別為開封精細化工產業園、新鄉電源產業集聚區、汴東產業集聚區、新鄉新東產業集聚區、白沙產業集聚區。

最強:

NO.1 航空港區

NO.2 長葛經開區

NO.3 鄭州經開區

NO.4 武陟高新區

NO.5 大周再生金屬循環園區

最弱:

NO.1 白沙產業集聚區

NO.2 新鄉新東產業集聚區

NO.3 汴東產業集聚區

NO.4 新鄉電源產業集聚區

NO.5 開封精細化工產業園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當然以上僅是從規上工業營業收入考量,有的園區科技創新或商貿物流比例較強,工業比例相對弱,單一指標並不能完全代表園區的強弱。


四、 “圈層+廊道”式空間格局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鄭州大都市區重點產業園分佈

從大都市區重點園區的發展及分佈來看,鄭州市區及四個副中心城區的產業園區以電子信息、汽車製造、高端裝備、新材料等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現代物流、科技研發同步配套發展,而周邊縣(市)產業園區則以資源依賴型或勞動密集型的特色優勢產業為主,主要沿京廣—隴海廊道分佈,整體呈現圈層—廊道式佈局。

其中有16家開發區(包括國家級、省級園區)主要集中於鄭州市,幾乎佔整個大都市區園區數量(37家)的半壁江山。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鄭州大都市區重點產業園區數量分佈

鄭州市有4個國家級開發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鄭州經開綜合保稅區、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12家省級開發區主要集中於金水區、惠濟區以及下轄縣市。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鄭州市重點產業園區分佈圖

四個副中心城市中,開封有1個國家級開發區開封市經濟技術開發區,5個省級產業園區汴東產業集聚區、開封精細化工產業集聚區、汴西產業集聚區、開封黃龍產業集聚區、尉氏縣產業集聚區。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開封市重點產業園區分佈圖

許昌有1個國家級開發區許昌經濟技術開發區,5個省級產業園區許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長葛經濟技術開發區、許昌魏都產業集聚區、長葛市大周再生金屬循環產業集聚區、許昌尚集產業集聚區。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許昌市重點產業園區分佈圖

新鄉有2個國家級開發區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新鄉高新技術開發區,4個省級產業園區新鄉電源產業集聚區、新鄉縣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原陽縣產業集聚區、新東產業集聚區。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新鄉市重點產業園區分佈圖

焦作有1個國家級開發區焦作高新技術開發區,2個省級開發區焦作市工業產業集聚區、武陟經濟技術開發區。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焦作市重點產業園區分佈圖

五、 5大園區類型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鄭州大都市區產業園區分類

從鄭州大都市區37個重點產業園區的整體情況來看,可以分為重大項目帶動型、科技帶動型、商貿物流型、現代製造型和特色優勢型等。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 重大項目帶動型

主要依託區域重大交通設施或者重大項目帶動,典型代表為鄭州航空港區和鄭州經開區。

鄭州航空港區:是河南省六星級產業集聚區,主要是以重大項目帶動,得益於國際機場和富士康,進而帶動臨空經濟和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2013年以鄭州航空港為主體,以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和關聯產業園區為載體,建設全國首個航空港經濟先行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目前已納入到鄭州市“一主(主城區)一城(航空城)”空間格局。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從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向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演變

鄭州經開區:是河南省六星級產業集聚區,依託重大項目帶動園區產業發展,有河南省企業100強三家(鄭州煤礦機械、海馬汽車、宇通客車),以及荷蘭飛利浦、韓國LG、日本日產、希望集團、聯邦快遞等國際知名企業入駐。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鄭州經開區

鄭州經開區有全球最大的矩形盾構機生產基地——中鐵工程裝備,全球最大的液壓支架生產基地——鄭煤機,全球最大的客車生產基地——宇通客車,同時有上汽、海馬、東風日產等整車企業及200餘家汽車零部件企業,目前已經形成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兩大千億級高端製造產業集群。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鄭煤機集團生產的型超大采高智能化綠色開採液壓支架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世界最大矩形盾構機(中鐵工程裝備製造)

  • 科技帶動型

依託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創新研發能力相對較強,典型代表為鄭州高新區。

鄭州高新區:主要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河南高端創新科教資源豐富,省內唯一一所985高校鄭州大學、信息工程大學、河南工業大學以及鄭州機械研究所、鄭州菸草研究院、中船重工713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集中於此,形成了一批國家級綜合孵化器以及加速期和科技園區,為騰訊、融易、思維列控等眾多科創型企業的培育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科技基礎。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 商貿物流型

主要以依託良好的區位交通優勢和管理優勢,發展商貿物流,形成對外開放的窗口,典型案例有鄭州經開綜合保稅區。

鄭州經開綜合保稅區:依託鄭州跨境綜試區、鄭州國際陸港等資源集聚優勢,重點發展進出口商品的國際多式聯運、集散分撥、保稅採購、供應鏈管理等業務,打造重要的跨境電子商務中心、進出口商品集散分撥與物流配送中心,實現“買全球、賣全球”。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鄭州“中大門”保稅直購體驗中心

  • 現代製造型

主要指通過著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打造現代製造產業集群的產業園區。

鄭州大都市區其他國家級產業園區則主要依託現代製造業。如開封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汽車工業、裝備製造;許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裝備製造、生物科技;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高端裝備(含專用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新鄉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電子電器、生物醫藥、裝備製造;焦作高新技術開發區的裝備製造業。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許昌經濟技術開發區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焦作高新技術開發區

  • 特色優勢型

主要指外圍縣市的產業園區,依託自身資源優勢或者產業基礎,形成一批特色產業集群或傳統優勢產業集群。

省級產業園區則主要是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為主導產業。如惠濟經濟開發區的三全、思念等特色食品加工;中牟汽車產業集聚區的鄭州日產、海馬汽車等汽車整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鞏義的鋁加工;滎陽的建築機械;長葛市大周的再生金屬;新密的服裝產業,新鄉電源產業集聚區的電池及電動車生產;原陽、尉氏等的健康醫療等。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滎陽建築機械(滎陽產業集聚區)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鞏義豫聯能源(鞏義豫聯產業集聚區)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優德科技(尉氏產業集聚區)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雛鷹農牧(新鄭新港產業集聚區)


六、 22家龍頭企業引領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 比例不高

從企業層面來看,河南百強企業在鄭州大都市區產業園區的比例不高,僅有22家分佈於鄭州大都市區的11家重點園區,僅佔22%,其他26家園區無河南省百強企業。這22家企業營業收入佔前一百強的比例僅為17%。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 大而不強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整體來看鄭州大都市區重點產業園區龍頭企業不多,僅有宇通客車(鄭州經開區)、豫聯能源(鞏義豫聯產業集聚區)、森源集團(長葛經開區)三家企業入圍全國500強,但整體排名靠後,其中鄭州宇通客車集團在河南省內排第六,在全國卻僅排379位。

  • 民營經濟異軍突起

鄭州大都市區重點產業園區內的22家河南百強企業中有13家是民營企業,其中長葛經濟技術開發區全省百強企業數量最多為4家,且全部為民營百強企業,由此可見民營企業仍是大都市區產業園區的支撐力量。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七、 相對單一型運營模式

目前鄭州大都市區的產業園區運營模式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即為地方主導模式和市場化運營模式,其中地方主導佔絕對多數,達90%以上,運營模式相對單一。

  • 地方主導模式

主要指河南省內的高新區、開發區以及各類縣市產業集聚區、專業園區等產業載體以地方主導為主的運營模式,從前期規劃編制、主導產業選擇,到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再到後期運營管理,地方全程主導。

  • 市場運營模式

近年來在環鄭州區域出現一些由企業主導投資、開發、運營的新型產業空間,該類項目主要聚焦高端裝備智造、人工智能、互聯網、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高端產業和高品質人居環境吸引人才,建設產城融合、產居融合的現代新城。如新鄭、新密、焦作武陟、許昌長葛、新鄉獲嘉、開封祥符等地的產業新城。從產業新城的選址佈局來看,主要瞄準了鄭州大都市區的周邊縣市,在開封、許昌、新鄉、焦作四個副中心均有佈局,抓住了鄭州大都市區這一戰略機遇。此外還有華南城、雅居樂、建業等產業地產以物流地產、產業小鎮等發展模式在鄭州佈局。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鄭州華南城


八、 未來路在何方?

未來鄭州大都市區是引領全省經濟發展的重心,而產業園區是經濟發展的關鍵,產業園區轉型發展的重心在於創新驅動、高端服務引領、運營模式優化、營商環境改善等等,特別是鄭州航空港實驗區、鄭州高新區、鄭州經開區等重點產業空間載體要充分發揮好支撐鄭州大都市區發展的動力引擎作用。

但產業園區在經歷了低效開發、規模擴張的發展階段後,面臨創新不足、結構失衡、競爭不強、產能過剩等發展瓶頸,傳統產業園區發展模式難以為繼。鄭州大都市區各產業園需要結合都市區產業功能疏解和自身特色優勢,重新梳理園區發展定位和自身在區域格局中的分工,突出創新驅動戰略,加速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創新運營模式和管理理念,加強新舊動能轉換和空間優化重組,推動產業園區從單一的生產園區經濟,向生產、服務、消費功能複合的城市經濟轉型,實現產業園區的“二次創業”和高質量發展。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李俊鵬

大鵬視野戰略策劃中心 主任

聚焦區域和城市發展戰略、國土空間規劃、鄉村振興、文旅項目策劃諮詢、相關規劃技術諮詢,從業10餘年,操盤各類實戰案例100多項。

-----往期推薦 ----


長按二維碼關注“大鵬視野”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歡迎添加“李俊鵬”個人ID

鄭州大都市區37個產業園區極簡史:誰最強?誰最弱?誰引領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