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听来感受的美食纪录片《中国餐馆》似乎更独特

可以用听来感受的美食纪录片《中国餐馆》似乎更独特

爱奇艺在今天新鲜推出了一档人文美食纪录片《中国餐馆》,节目跨越五大洲、三大洋,寻找十家位于全球较为极致的中国餐馆,聚焦海外华人的饮食生活。

可以用听来感受的美食纪录片《中国餐馆》似乎更独特

看过第一期,仿佛这才是“中餐厅”该有的样子,没有节目组安排好的食客,也没有所谓的戏剧冲突,有的只是烟火气和平凡生活,但却并不普通。

演员吴刚作为讲述人的形式出现,有种久违的亲近感,似乎让这档美食纪录片可以用听觉来感受。

可以用听来感受的美食纪录片《中国餐馆》似乎更独特

第一集来到了美丽的岛国——斐济。

斐济是世界上迎接第一缕阳光的地方,也是全球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对于来自渤海海鲜酒家老板的岳修建来说,这里也是迎接希望的地方。他来自山东,渤海海鲜酒家这个名字想必也非常能够引起到访中国人的共鸣。

可以用听来感受的美食纪录片《中国餐馆》似乎更独特

整期节目对于描绘美食的画面并不是特别多,所以说可以用听的,因为闭上眼睛,似乎能体会到更多有关这家中餐馆背后的故事。

“来斐济,如果不来渤海海鲜酒家吃一顿饭,就不算到过斐济。在当地人眼里,渤海就是中国菜的代名词。能在渤海举办酒宴,已经变成了当地人地位的象征。”

屹立15年的餐馆,早已融入进当地人的生活,除了被中国美味吸引外,更多斐济人因这家餐厅结缘!它不仅是“斐济的中国饮食符号”,它更是跨越国度、跨越种族、跨越语言的情感纽带与文化符号!

主人公岳修建是这家渤海海鲜酒家的老板兼主厨,14岁开始学厨,曾在国内五星级酒店做厨师,并多次在全国厨师烹饪大赛上获奖,20多岁时就已经在厨师界小有成就!

可以用听来感受的美食纪录片《中国餐馆》似乎更独特

正是因为有了曾经的经历,在异国他乡经营餐馆才能真正靠味道来留住每一位食客,也能收获认真靠谱的徒弟,一米九的印度大汉安纳尔就是岳修建收的第一个徒弟,现在已经自立门户并做得一手不错的中国菜了。师徒二人在一起沟通语言也并不是难关,因为安纳尔能够读懂师父岳修建的想法,这或许就是美食构筑起的一种奇妙的桥梁吧。

可以用听来感受的美食纪录片《中国餐馆》似乎更独特

在第一集里主人公出海和忙碌的画面还占据蛮多篇幅的,但对于岳修建来说,每一道菜都是自己的独家作品,亲力亲为才是对美食、对食客的尊重!为了找到最新鲜最顶级的食材,每周岳修建都会亲自出海三次,尽管南太平洋天气多变,捕鱼时常要面临出海的风险,这或许就是美食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吧,这也是大厨的任性之处。

可以用听来感受的美食纪录片《中国餐馆》似乎更独特

渤海海鲜酒家除了深受当地人喜欢以外,还温暖着中国远洋的渔民, 每年的8月,中国远洋航行的游子们都会来到岳修建的餐馆以解乡愁。岳修建每次都会像招待老朋友一样,为渔民们亲手烹饪饺子、扣肉、香酥鸡。

可以用听来感受的美食纪录片《中国餐馆》似乎更独特

美食渐渐成了一种沟通方式,拉近距离,温暖人心。虽然这是一档美食纪录片,但是足够吸引你的美食在这里体现的并不多,滤镜也不够厚,但是话说回来,中国菜对我们国人而言其实早已熟悉到不能再熟悉,所以《中国餐馆》更像是素描每一位餐馆老板经营中的人情世故,正因为有了人情味儿,餐馆的味道才更加独特,也更香。

可以用听来感受的美食纪录片《中国餐馆》似乎更独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