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的互联网,没有惊喜,也没有认知刷新

2019的互联网,没有惊喜,也没有认知刷新

2019年过去了,世界踏入了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从20世纪末开始,互联网也已经走过二十多个年头,发展的今时今日,移动互联网也已成为全世界的基础设施,未来的十年,或许将又是一个新的时代,物流网时代。

回看2019年的互联网行业,跟随着整个经济大环境的下行,似乎更多的是焦虑,更少的是收获。这一年来,没有出现如共享单车般堪称“新四大发明”的新模式,也没有如代表“新零售”的盒马、瑞幸般横空出世的新概念,甚至连一款如抖音般的新现象级App产品也都没有诞生。

在笔者的记忆中,这一年来,虽然各大厂、各大风云人物依然秉承互联网的创新精神,新产品、新尝试仍层出不穷,但更多是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修补,终究没有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总的来说,2019年的互联网,没有惊喜,也没有认知刷新。

2019的互联网,没有惊喜,也没有认知刷新

社交产品大混战

社交,作为黏性极强的入口级产品,向来是互联网的必争之地。2019年伊始,聊天宝、多闪和马桶MT的同日高调官宣,一时间形成一种“三英战微信”的态势。

这“三英”来头并不少,主打视频社交的多闪出自“App工厂”的字节跳动,生来承载着抖音的IM模块转移;主打话题社交的马桶MT,则来自曾风光无两的快播创始人王欣;以强利益切入的聊天宝则是出自连续创业者罗永浩。

结局如何?正如笔者曾经多次撰文提及的那样,熟人社交市场大局已定,要真想实现颠覆,只能待硬件层面的创新。

战斗基本只维持了不到两个月,这“死亡”速度之快实在让人惊叹。

马桶MT从出生便遭到微信封杀缺乏拉新手段死于襁褓;聊天宝则是“生于拉新,死于留存”,通过强利益刺激而来的用户心智扭曲无法形成黏性;拥有雄厚背景的多闪企图通过内容形态的创新边缘切入,但视频聊天实在太受限于场景,即便在大笔的广告资金投入下曾迅速增长,但大潮过后便一直是不瘟不火、苦苦支撑。

2019的互联网,没有惊喜,也没有认知刷新

“三英”的落寞更加印证了先发优势明显的熟人社交市场难以后来居上,那么,陌生人社交方向呢?

在这一条赛道上,已有探探、陌陌、脉脉等一众好手,但作为社交龙头大哥的腾讯依然不甘示弱,当然,对社交念念不忘的阿里也若有所思。

这一年来,鹅厂先有QQ端内孵化的扩列,再是接踵而来的独立App如猫呼、轻聊......年末的时候还高调上线升级版的漂流瓶“灯遇”。如果说熟人社交大局已定,那么陌生社交则仍有一片天地。

因为陌生社交的先发优势并不明显,其难点只在于创造新的破冰场景,不管是颜值型社交、缘分型社交还是游戏社交,只要找到一个新的有意思的切入点,就有可能实现“边缘切入”。毕竟,熟人社交App往往一两个就够,但陌生社交App则可以有多个满足用户打造不同人设、往不同方向交友的需要。

而在支付宝社交中折戟的阿里,在自身擅长的To B向的IM工具钉钉上扳回了一句,在站稳脚跟以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To C社交尝试,这一次,他们选择了校园市场。

阿里的Real如我,重新复活的人人......校园社交很可能在2020年迎来一场腥风血雨般的大战。

2019的互联网,没有惊喜,也没有认知刷新

拼多多终究成精了

曾经对黄峥老师对标迪士尼和Costco表示读不懂的笔者,在今年的文章当中也多次把主角给了小巨头拼多多。如今的拼多多已不再是“初生牛犊”,真实GMV已经超过京东,成为国内第二大综合电商平台。

在大众的印象里,以“农村包围城市”起家的拼多多应当是瞄准五环外市场最大低值爆品的代表词。然而,今年的百亿补贴持续刷新人们对它的认知。

回过头来,笔者才发现,其实拼多多早年所塑造的“占便宜”心智认知是多么强大的存在。所谓的消费升级,其实并不意味着消费更高价值的商品,而是以更优的价格销售更适合的产品,低价并不等于低质。

从长远来考虑,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是要在“省钱”认知上重拾“正品”的印象,而其选择的爆品策略,则是形成广泛口碑传播的较优解。经过“双十一”一役,拼多多在一二线城市中的影响力已经迅速增强。

2019的互联网,没有惊喜,也没有认知刷新

有不少人曾担心微信针对强诱导分享的封禁,将对其友商拼多多形成强冲击。然而,其实拼多多早已“脱离”了微信。

拼多多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拼多多App月活跃用户数占当年度活跃买家数的比例已经高达的75.75%,而这一数据在2017年一季度仅为22.16%。

微信此举,不过是为拼多多立起了城墙,让社交电商的后来者失去薅羊毛成长的机会,所以,我们也看到有拼多多门徒之称的淘集集走向了死亡。

对于拼多多的未来,笔者是持乐观态度的,如果不出意外,拼多多将会进一步拉开与京东的距离,而接下来要看的是在大势所趋的内容电商上,拼多多如何在短视频、直播等领域上挑战早已有所布局的淘系了

寒风中的抱团取暖

在不明朗的大环境中,互联网大玩家们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抱团取暖,聚焦自身的优势业务而放弃外延业务,或是选择​强强联手共度时艰。

在短视频一战中久久无法取得关键性突破的腾讯,虽然一直宣传坚持对微视的投入,但“身体”​却很诚实。在越来越大的财务压力下,腾讯选择和快手联姻,意图通过微视和快手的差异化定位以及两家公司在流量和IP上的优势互补,形成和头条系产品矩阵的对攻态势。

知乎需要流量进一步做大助力商业化,百度则需要内容应对头条系从信息流和搜索发起的挑战,各自的诉求让这两家从用户认知上​调性格格不入的公司走到了一起。

未来,我们将会在百度搜索的结果、百度百科中看到更多来自于知乎的头部高质内容​,而知乎自身的长尾内容也会因百度的流量分发体系而获得更多曝光机会,百度和知乎的结合其实对用户而言也​并非坏事。

另一桩更大的收购案,则是来自习惯于“鲸吞”的阿里,而其对象则是同为巨头之一的网易旗下海外电商业务​考拉。作为网易中唯一用动物名称​作为品牌名的业务,或许加入阿里动物园也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这一收购,网易甩手了一块短期没有盈利希望的业务并顺手获得20亿美金,阿里则成功取得跨境进口电商业务超过50%的垄断性市场份额(加上天猫国际),对于缺钱的网易和不缺钱的阿里来说,都是一笔好买卖。

2019的互联网,没有惊喜,也没有认知刷新

2019年的互联网行业秋风萧瑟,2020年究竟迎来的是凛冬还是​阳春?从大环境看,2020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两个一百年的关键之年,相信​宏观经济会大概率回暖

而从行业来看,5G商用的真正元年也应当是今年,它所带来的新土壤或许才能成长出新的创新之花。​


作者:君健,学金融的互联网人,爱折腾的热血青年。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UptoYo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