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大故事”不只是在疫情中才是战士

46岁的金银潭医院南四病区护士长吴静,已经从业28年。从1月1日开始投入这场战“疫”,腾退病房,做好准备,2号晚上开始接触转院患者,吴静一直都是在一线,最多时同时负责管理 48 个患者。

“小人物”的“大故事”不只是在疫情中才是战士

作为护士长,她经历了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从一个病区,到一栋楼、三栋楼。

“当时就是一个电话,腾退病房,准备接收患者,就进入了这场战斗。当时不知道情况这么严重,我们就是执行。”吴静回忆。

最初一个多月,吴静 基本没有休过假。1月2日的时候,她的科室只有十几个护士,而患者有48个,所有患者都没有陪护。生活、治疗上的事全部都是护士来管。护士穿着防护服后行动会变慢,防护服里很闷,动一下就会大喘气。

当时情况就是“今天排明天的班,后面三天四天的班就排不下去了,非常缺人。我着急得都快哭了!”

后来人手多了些,吴静抽出时间回了趟家。

“我走的时候,家里人只说让我放心,工作之余方便的时候报个平安。”

“小人物”的“大故事”不只是在疫情中才是战士

吴静的科室护理团队里很多都是年轻的姑娘,28个护士,90后占了 80%。“这些小丫头其实也都有各自的困难,心里也害怕,但觉悟都很高,不用安排她们去做什么,她们已经主动在做了。从来不叫苦,从来不讲条件。”

初期,吴静最担心的还是防护用品,自己都保护不了,怎么去保护别人。

“我们病区最小的护士才22岁。让人家在这么危险的环境工作,必须先保证她们的安全,也能更好照顾患者。”

吴静说,由于防护服是连体的,没有口袋,护士巡 视输液时需要签名,笔、对 讲机等小件物品没地方放。为了工作方便,科室护士的爸爸妈妈亲手帮她们做了 “爱心腰包”,吴静还在上 面画上了笑脸,鼓励患者和医护人员都要乐观面对。

“小人物”的“大故事”不只是在疫情中才是战士

在吴静眼里,没有觉得自己是个战士,就是做好本职工作,“不管什么样的患者我们都要救助,不只是在疫情中才是战士, 平时的工作做好也是战士。”

(本文选摘自《金银潭抗疫纪事》,新华出版社出版)

“小人物”的“大故事”不只是在疫情中才是战士

《金银潭抗疫纪事》

熊金超 冯国栋 侯文坤 编著

ISBN:978-7-5166-5091-2

新华出版社 2020年4月

定价:58.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