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之不去的記憶(14):嶺東煤礦——黑龍江雙鴨山礦務局百年紀實

主編:於耀森

1985年夏,嶺東煤礦為發展旅遊事業,推動多種經營,在定國山水庫復建了湖心亭,新建了皆趣亭、迎賓亭、望波亭,並種植了花草,使定國山水庫變成了一個風景迷人的公園,取名為“東湖公園”。 公園建成後,每逢夏季尤其是到“7.16”毛主席暢遊長江紀念日,遊人更是絡繹不絕,為吸引眾多遊人,嶺東礦專門增設了一隻汽船,十幾只小船出租。最多時,嶺東礦“東湖公園”年接納遊人近8萬人。

定國山水庫是全嶺東地區重要水源地,遊人的增多,影響了水的清潔,不同程度汙染了水源。因此,1986年以後,嶺東煤礦沒有再為“東湖公園”增加旅遊設施,同時還加強了對水源的清潔管理1980年,承擔全礦建築任務的老建設科劃歸第二工程處管理,直到1985年嶺東礦還沒有直轄的土建工程隊。這期間,嶺東礦所有的建築工程幾乎全部靠外包工或教育工程隊承攬。1985年末到1986年初,嶺東礦結合本礦實際,把目光放在了搞多種經營、減虧提效上,成立了土建工程隊,隸屬礦建設科。到1990年,土建隊已由一個發展到三個。六年間,礦建設科土建工程隊共建職工家屬房3910平方米,建鍋爐房、長山井壓風機房、汽車庫房等1455平方米,維修家屬房及辦公樓3520平方米,擴建房240平方米,改建房200平方米,為礦節省建設工程資金達130萬元。

嶺東煤礦為繼續發展多種經營、安排富餘人員,又先後成立了汽車配件商店、鑄件廠。使嶺東煤礦在開發新產品、發展多種經營方面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3)經濟承包

1978年以後,嶺東煤礦貫徹中央提出的“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八字方針,以提高企業素質和經濟效益為中心,進行了一系列局部性的改革嘗試。1979年2月在一井採掘段隊試行計件工資,11月1日,全礦實施“定保合同”,進行新的工資考核試點。1980年2月,在全礦範圍內開始實施“定保合同方案”。12月,實行《嶺東煤礦內部核算試行方案》。

1984年,中共中央作出《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圍繞搞活企業這個中心環節,嶺東煤礦進一步完善了各種經濟承包形式。同年3月,制訂並實施了《嶺東煤礦“五定”、“八保”、“一獎”方案》,10月24日,將此方案修訂為《嶺東煤礦“包保”經濟責任制方案》,並從9月1日起執行。

1985年,嶺東煤礦接受礦務局的投入產出六年總承包。至此,經濟承包工作得到進一步深化。

隨著經濟承包形式的逐步完善,嶺東煤礦在機構體制改革方面,撤銷檔案科、綜合利用科、運輸科,將其業務分別歸併於礦辦公室、總務科、機電廠。在管理體制上,按照國務院關於企業實行廠長負責制的規定,實行礦長負責制,並制訂《嶺東煤礦礦長負責制實施條例》,進一步明確礦長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職責權利和義務。

11、機構設置

1947年(民國36年)7月1日,雙鴨山礦務局成立,局址設在嶺東,本礦尚無建置。當時有5個坑(洞),生產單位有3隊(勞改隊、第一生產隊、第二生產隊),1窯(焦子窯),兩會(七分會、八分會),另有一個警衛連,皆為礦務局直轄。1949年(民國38年)1月5日,礦務局決定,將七分會與第一生產隊合併定名為嶺東第一坑管委會,第二生產隊為嶺東第二坑管委會,第八分會改稱嶺東運輸隊。同時,將局屬勞改隊、工程隊劃歸嶺東。任命白世英、郎德頤為一坑管委會坑長,周景文為二坑管委會坑長,高鳳梧為運輸隊長,同年4月,成立嶺東辦事處,9月礦務局遷往尖山子。至此,嶺東辦事處行政機構獨立(核算體制歸局)直轄於礦務局之下,為科級建置,機關設有5個股(包括團總支),轄16個基層單位。

揮之不去的記憶(14):嶺東煤礦——黑龍江雙鴨山礦務局百年紀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