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不是話,是“刀子”!

有沒有一句話,曾經狠狠地傷了你的心?雖時隔多年,可一旦想起來,心裡還是有股鑽心的痛?

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我們需要與各種各樣的人打著交道,有父母、愛人、孩子、同事、客戶、朋友、外賣小哥等等。在說話的時候,如果你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指責、諷刺、批評、說教、比較、威脅、隨意的評價等傷人的話。比如:

父母說:“你願意怎麼做就怎麼做吧。現在翅膀硬了,用不著我們了。”

愛人說:“你知道我天天上班多辛苦嗎?你就是在家看看孩子,有什麼可抱怨的?”

閨蜜說:“你看我跟我婆婆處得多好。你婆婆我看脾氣挺好的,你別太矯情……”

你對孩子說:“怎麼這麼笨啊,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你是豬啊!”

……

這些都屬於語言暴力。與打打殺殺的身體暴力比起來,語言暴力雖不直接傷害身體,卻給精神和感情造成巨大的創傷。打幾下,過幾天就沒那麼痛了;傷人的話,會在你的心裡發芽、生根,不管過了多少年,一想起來,還是痛徹心扉!如果天天生活在充滿語言暴力的環境裡,不知道哪句話就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最終釀成悲劇。

據泰國一則新聞報道,一位21歲的年輕人,坐在自家便利店的收銀臺前,沉浸於手機遊戲,顧客來了,他也視而不見。身旁的父親氣不打一處來:“你怎麼不去死……你這個垃圾!”年輕人依舊無動於衷,父親走上前,掏出槍,子彈上膛拍到兒子面前:“有本事你就殺了自己!”剛轉過身,背後“砰”的一聲,年輕人倒在了收銀臺上。

你說的不是話,是“刀子”!

其實,語言暴力非常普遍。你受過語言暴力的傷,但一定也用語言傷害過別人。這不是誰的錯,而是由我們習慣的溝通方式決定地。要想不出口傷人,不想再被別人的惡言相向傷害,建議讀一下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已入選香港大學推薦的50本必讀書籍。看到書名,也許你會想到聖雄甘地倡導的“非暴力不合作”,兩者並沒有什麼關係,只是借用“非暴力”一詞。

非暴力溝通,被稱作“愛的語言”,它與我們習慣的溝通方式有諸多不同。比如,當聽到批評時,我們第一反應,要麼使勁兒解釋,越解釋越說不清;要麼懟回去,你說狠話,我說的比你還狠,你聲音大,我的聲音一更大;要麼心有不甘地妥協,但是心裡卻反抗了千百遍。這三種反應,不但沒有解決矛盾,反而雪上加霜。

而非暴力溝通則指導我們,不管別人說什麼難聽的話,不糾結於這些話的字面含義,而是傾聽他們想表達的客觀事實(觀察)、他們此時此刻的感受,並將注意力轉移到對方的需要以及請求上來。之後,我們吃驚地發現原來對方需要這個,而且自己也不生氣了,甚至還會同情對方,想要安慰他、幫助他。

今天早上,那個性情粗暴的年輕蓋世太保衝我吼叫,我沒有生氣,而是關心他。我想問:“你的童年很不開心嗎?女友拋棄你了嗎?”他看起來愁眉苦臉、躁動不安、陰沉而又虛弱。我當時就想幫助他。他那麼痛苦,一旦為所欲為,是多麼危險!

—艾提.海勒申:日記一則

一出口就傷人,你肯定踩了這些“坑”

你是否有這樣的煩惱?自己明明好心好意,可對方非但不領情,反而還產生隔閡,越來越疏遠。很有可能,你在言談中,不知不覺中踩了“坑”。要想破解語言暴力,先要了解哪些話是“軟刀子”。

  • 道德評判

蘇菲派詩人魯米寫道:“在道德與不道德的區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將在那裡見你。”可是,我們習慣性地用道德標準來評判他人。只要他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或者遇到了不喜歡的人和事,那一定是別人的不對。比如,辦公室有個同事,工作中非常注意細節,你就會覺得他有“強迫症”;反之,如果你非常在意細節,那麼同事就太“粗心大意”了。

  • 進行比較

《讓自己過上悲慘生活》的作者丹.格林伯格說過,如果真的想過上悲慘的生活,就去與他人做比較吧!比如,“一起進的單位,人家小李都當處長了,我還是個科員,真窩囊啊!”

  • 迴避責任

我們對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行動負有責任。可是,人們卻廣泛使用“不得不”來逃避責任。用“你讓我”這個短語將自己的情感歸咎到他人身上。

“不管你是否喜歡,有些事你不得不做。”

“為什麼不提前告訴客戶呢?”“老闆不讓我這麼做,我也沒辦法。”

“才考60分,你真是讓我傷透了心!”

  • 強人所難

很多人都認為,作為父母、老師、領導,我們有責任去管教他人,如果不配合,就會受到懲罰。例如:“今天晚上,你要是做不完作業,明天別想去動物園。”

你說的不是話,是“刀子”!

四個法則,比說狠話管用,氣氛還很融洽

談話涉及到三個要素:談話者、傾聽者和語言(包括肢體語言、面部表情等)。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法則既適用於談話也適用於傾聽。當你表達的時候,你可以有意識地使用非暴力溝通的語言;而當你傾聽別人談話的時候,你可以聽對方話語中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

  • 只觀察,不評判

觀察是對事件作出客觀的描述,而評判則是按照自己的價值觀、道德標準對事件作出評價。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很容易接受客觀事件的描述,卻很反感評判,因為在評判中,人們往往聽到的是批評和敵意。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經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生活中,人們常常將觀察與評判混為一談,其中一種情況是,將人或事情標籤化,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會妨礙我們全面瞭解一個人或一件事。比如:“他特別懶”或“他這個人很善良。”另一種情況是,在談話中,我們經常使用“總是”、“經常”、“很少”、“從不”這樣的短語。例如,“在我需要你的時候,你從來都不出現。”或者“你總是說忙。”

  • 只說感受,不談想法

說出內心的感受,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使談話更加順暢。非暴力溝通主張使用具體的語言來表達感受,少用“很好”、“很差”、“良好”這樣籠統的詞彙。比如,“我今天感覺很差”,“很差”可能是不開心、憂慮、悲傷、失望或者別的。表達感受的時候,示弱會產生積極的力量。作者有一次去給黑人學生上課,開始,同學們都不配合,馬歇爾博士說了一句話:“我很緊張,但不是因為你的膚色,而是因為我和大家初次見面,我希望得到肯定。”同學們不再排斥,和老師一起討論他們遇到的問題。

  • 說出需要,我的情緒我做主

被人罵了一頓,我們一般有兩種反應:第一種,覺得是自己錯了,開始內疚甚至討厭自己;第二種,怒火中燒,反過來指責對方。非暴力溝通則認為,我們的感受來自於自身未滿足的需要,而不能歸咎於他人。深刻體會下下面兩句話的不同之處:A:你昨晚沒來令我很失望。B:你昨晚沒來,我很失望,因為我想和你說一些煩心事。

  • 提請求,不命令

提請求,也講究技巧。書中舉了個例子:妻子想讓先生少花一些時間在工作上。然後,丈夫遵從了妻子的建議,報名參加了高爾夫比賽。其實妻子的真實願望是:“我希望他每週至少有一個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所以,請求越具體越詳細。越能得到積極的回應。

總體來說,非暴力溝通的本質是性善論,它相信每個人的內心都有溫柔、善良的一面,只是“語言暴力”掩蓋了我們的內心,所以我們變得面目猙獰。這種溝通方式採取迂迴策略,它不對語言中的某些字眼作出回應,而是將談話的焦點聚集在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上來。

一旦注意力集中在需要上,你會發現這種溝通方式竟如此神奇:再次聽到他人惡言相向,你不再憤怒、焦慮、傷心,因為你知道你的情緒來自於你的需要,與他人無關;在與他人發生衝突的時候,不再本能地去反駁,而是全身心的傾聽彼此內心的需要,進而找到解決的方法;有些話曾經讓你痛不欲生,用非暴力溝通來分析雙方的感受和需要,你終能打開心結

非暴力溝通,這種神奇而平和的溝通方式,用不帶傷害的方式化解人際間的衝突,這一點對於處理你和家人、朋友、客戶、領導等的矛盾十分重要。如果你正面臨這樣的難題,非暴力溝通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快來試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