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幼兒園至高校學業安排最新官方全解答;鍾南山談復學防疫

在4月14日下午舉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被多家媒體“圍攻”,針對廣大師生家長們關心的相關問題進行了逐一解答。

涉及人群從幼兒園小朋友到大學及研究生教育階段的高校師生全部囊括,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北京幼兒園至高校學業安排最新官方全解答;鍾南山談復學防疫


問題一

這兩天我們瞭解到,有的學校對開學後的上下學時間會有明確規定(比如早9:30到校,下午3:30放學),市裡對這方面是否有明確的要求?部分家長正常上下班可能無法按時接送孩子怎麼辦?

新聞發言人:確實在市級開學準備的指導文件當中提到了這兩個時間點,9:30上課,下午3:30放學。當時的考慮主要有幾點:一是最大限度減少學生與校外人員接觸,降低交叉感染風險。我們建議高三和初三開學後實行錯峰到校、離校時間。

另外,在剛開始的階段,我們不想讓居家已經兩個多月的孩子一下節奏那麼快,希望還能有一個緩衝期。

第三,確實還有極個別的同學和老師還在隔離期或者還沒有返京,在第一次的發佈會當中,我們也特別談到,大家不要著急,我們在開始有一個過渡期。如果家長在正常上下班的時間內送孩子到校,學校也要為學生早到校、晚離校提供相應的自習的條件,以及自主學習答疑的一些服務。

問題二

線上學科教學運行情況如何?

新聞發言人:市級平臺運行平穩,師生反響良好。4月13日,初三、高一、高二和高三作為第一批啟動的年級開啟了線上學科教學,從當日運行情況看,12個市級線上教學平臺運行平穩流暢,總學習觀看人次113.6萬次,其中北京數字學校點播課程33.6萬次,在上午8點至9點,訪問高峰,有9.3萬人同時在線學習;歌華有線在線總學習觀看人次為27.9萬次。

4月14日,初一、初二年級市級課程資源上線,截至上午11點,數字學校點播課程15.3萬次,上午9點左右,訪問高峰,有4.7萬人同時在線學習;歌華有線在線總學習觀看人次為17.4萬人次。

服務保障工作情況:提前告知師生使用操作方法,通過市教委官方微信“首都教育”將“空中課堂”通過電視、電腦、移動終端等三種使用方法廣而告之,讓師生一目瞭然;

提前為師生備好學習資源包,為教師備課和學生預習及聽課提供方便;

做好整體運行保障,通過加速處理、雙路並行等方式,力保運行平穩、順暢,開展多輪的測試和試運行。

市區校聯動,高效、高質量供給。 市區教研部門“支招”,指導學校和老師制定“一校一案”“一班一案”,將課程內容加以整合,幫助老師改變教與學的方式,通過加強課程內容整合,構建科學、高效、簡潔的課程體系,把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融合起來,保障線上學科教學的質量。

各校在教學模式、學習評價等多方面紛紛“出招”,保證學生線上學習質量與效率。

4月15日,小學各年級市級課程資源將上線,持續服務保障線上學科教學順利開展。

問題三

市教委要求學校在開學後暫時不使用直引水,那麼學生的飲用水要求和相關標準是什麼?

新聞發言人:孩子入校以後,吃喝住的問題確實是我們開學準備工作當中的重要環節。學校的公共衛生空間要進行預防性的消毒處理,包括教室要開窗、通風,供水設施、飲用水的設備設施要清潔消毒。

特別提出在試開學期間,不建議使用直飲水。主要是考慮避免交叉感染,避免設備的長期不用導致的一些問題,所以建議學生帶足自備水。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我們防疫工作的逐步到位,可能在學校解決孩子飲水問題上,我們還會有一些動態的調整。

問題四

對於學生返校住宿的問題學校要如何進行管理?

新聞發言人:其實高三學生的住宿比例並不大,但是確實有一些郊區校或是距離學校比較遠的學生會住校。為了更好地做好高考前的線下學習,我們要求學校在做好各方面防疫的前提下,可以安排學生住宿。

但是住宿住校期間為了確保師生健康安全,實行全封閉管理,不能每天還可以出去買東西,或者是跟外人接觸。但在週六週日及法定節假日學校不上課的時候,學生還是可以回家,所以我們所說的封閉並不是說27號進入學校以後一直封閉到高考之前。

問題五

開學之後公共區域、餐具和教室的消毒以及消毒液的配比是否有明確科學的標準?

新聞發言人:公共區域餐具教室消毒和消毒液的配比是一個很專業的問題,在這方面我們按照衛健部門和相應的防疫標準,制定相應的標準和規定,有嚴格的次數、時長以及濃度配比,還有用何種消毒液的類型的規定。

比如,教室、自習室、實驗室等公共教學區域地面每日使用有效氯濃度為 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噴灑或擦拭消毒。包括對於餐具,哪些是採用熱力消毒櫃進行消毒,哪些是採用有效率在每升250毫克的含氯的消毒劑浸泡,浸泡的時長是多少,都有詳細規定。

所以在這方面請廣大家長放心,在開學前的準備階段,學校教職員工進行培訓和認真學習的就是這樣的標準。開學之後的所有的消殺都是有依據、有標準。

問題六

如果學校沒有食堂,學生中午吃飯,就餐的話是吃盒飯嗎?學生的安全怎麼保障?

新聞發言人:

有一些學校確實不具備安排食堂用餐的條件,過去一直是送餐公司提供,這一次我們在衛健部門和防疫部門等的大力支持下,在前期階段,跟送餐公司做了大量的檢查、核查以及備料、管理流程、監督檢查的防範標準的準備工作。應該說在學校開學以後沒有食堂的,外面盒飯送餐的安排也能夠確保安全。

我們在沒有疫情期間,對於送餐就有一套衛生防疫的管理標準,包括留樣、前期的檢查、進貨渠道的檢查等等,而這一次會加倍的注意,特別是伴隨著天氣的炎熱,在這方面的管控和監理會進一步加強。

問題七

上課之後,教室內一米間隔的要求能達到嗎?學校的教室夠不夠用?如何監督落實呢?

新聞發言人:

北京和其他城市有一個很大的不同,我們首批開學的年級只有高三年級。我們當時有一個想法,在這樣的疫情防控條件下,我們還要集中優勢的資源,集中所有的空間和人力資源,做好首批開學準備,應該說學校的教室資源、空間資源是足夠高三年級使用的。

並且我們在保證社交距離,特別是一米間隔這方面是有嚴格的檢測標準和檢測密度的,市區校三級都要嚴格的檢查。當然每個學校的教室不一樣,大小不一樣,有的學校還能夠在這個階段把學校的階梯教室、禮堂都啟用起來,這些都是我們允許學校創造性的統籌資源要做的事。

但是一個底線就是教室內同學之間的一米間隔是必須達到,而且這方面我們會持續的檢查,也是檢查的重點。

問題八

關於教職員工及學生在校內要佩戴口罩,口罩有統一的標準嗎?學生是在校所有時間與場所都需要佩戴口罩嗎?

新聞發言人:

我們給學校配備的應急的工作用的口罩是完全按照衛健部門防疫部門的標準提供的一次性醫用口罩。

對於同學來講的話,我們提出的要求是請家長幫孩子準備,因為每個孩子的臉型不一樣,習慣也不太一樣,特別是口罩的材質需求也不一樣。我們還是希望監護人、家長幫助做好準備。特別是隨著天氣的炎熱,在選擇口罩的類型上,既要達到防疫的基本功能要求,還要相對輕薄一些,有利於孩子平時生活和學習。

但是有一個標準是不變的,在校期間,特別是在公共場合,確實都需要帶口罩,這也是符合後期防疫戴口罩標註的動態管理要求。如果真的隨著防疫工作的調整,從國家和市級層面提出新的戴口罩的標準,我們也會隨著動態的規定及時調整。

對老師來說,戴口罩講課一節課下來確實很辛苦,甚至口罩都溼了,很多學校也為老師提供了一些條件,比如提供單獨的辦公室,讓他能夠摘下口罩做快速休息,這些都是很好的辦法。所以關於佩戴口罩我們有標準有要求,也會隨著疫情的發展做相應的調整。

問題九

非畢業年級以及高校、小學還有幼兒園的返校工作怎麼安排?

新聞發言人:這也是之前我們發佈關於中高考時間和初高三開學安排的時候,廣大家長和非畢業年級、高校、幼兒園最關注。還是要特別強調,當前我們對於中小學其他年級、高校和幼兒園的開學的時間還沒有做具體的安排,返校的時間安排將另行考慮,並且在確定之後也會留足足夠的準備時間,及時向社會發布。

對於中小學的非畢業年級,雖然線下的開學沒有確定,但是線上的在線學習已從4月13號啟動。在這方面也請家長們配合我們做好線上學習新階段的一系列安排,這些也是開學的準備。未來線下開學啟動了,孩子們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是一個延續的過程。

對於幼兒園的安排,我們還是高度審慎。因為幼兒園的孩子自控能力不高,年齡又小,身體的抵抗力又弱,對於幼兒園的開學,我們還要再進一步進行研究,放在後面來做具體安排。當然在這方面,家長和家庭的壓力更大,因為幼兒園的孩子居家是不能夠離大人的,而孩子的父母復工復產的壓力也比較大。在這方面我們也特別希望咱們共同努力,把損失降到最低。

問題十

在北京有固定住所的高校師生能不能返京?

新聞發言人:高校學生的返校,帶來的是在校內的大規模聚集,所以我們也是根據疫情的發展,隨時動態研究,並且也會在形成方案之後,第一時間向社會公佈。目前我們的政策是,校外有固定居所的老師是可以返京的,因為他們不進入校內,可以在固定居所裡完成14天的居家隔離或者集中隔離觀察。對於需要入校居住的老師,我們不建議返校,需要繼續等待下一步開學安排的通知。

對於學生來講,我們還是提出不離家、不返校,能夠繼續持續地進行在線學習。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也要求各高校在畢業年級的一系列安排上,特別是答辯、論文,包括就業的安排上做好服務與保障,促進畢業生順利畢業就業。

北京幼兒園至高校學業安排最新官方全解答;鍾南山談復學防疫

問題十一

高三的同學部分科目是選考,學校之前都是走班的方式,為了防止人員流動產生交叉感染,在開學之後是否會明確的取消走班教學?如何去彌補這對學生在複習考試過程當中造成的影響?會有哪些措施?

新聞發言人:這是我們北京今年新高考所帶來的教育教學方式轉變的一個重要內容。新的高考是學生選科參考,所以從高二年級開始學生就走班教學,每個同學自己的學習內容和最後複習的內容都是有差異的,最後參加高考科目也是有差異的。

在我們總體工作部署當中提到了學校要對走班制教學要進行特殊的設計和考慮,主要是為了儘可能減少開學後人員的聚集以及人員的串班和交叉。但是減少交叉和流動減少並不代表就不分科去複習了,並不是都在一個教室固定一個班,而是通過實行相對封閉的班級管理措施,安排入校離校,儘量避免班與班之間的這種交叉。各校應儘量控制走班頻次和範圍,減少師生交叉聚集。

高三真正開學到校之後,雖然不讓同學們更多的在班級之間走動,但是複習所要考的學科是不能變,而且複習的質量和老師的安排也是不變的。這方面還請師生和家長們放心。


問題十二

本市開學之後是展開小班教學,這是不是就意味著任課老師也會打破班級的限制,有一定動態調整?這樣會不會對班級之間的教育銜接產生影響?

新聞發言人:在這方面,市教委也特別關注,在空間調配的同時,也做好人力資源的調配。我們要求,原則上教本班的老師還不變,工作量可能要增大一些,但是通過學校的技術手段和空間安排上的協同,儘可能的讓原班的老師還教這個班,讓孩子感到不陌生、沒有變化。同時也合理的調配補充一些其他年級的優秀教學力量,採用“交叉助教、協助答疑”的方式,來幫助和化解在特殊時期試開學階段高三老師特別是學科老師工作的壓力。但是總體原則是不變的:間距一米的標準和小班化,確保防疫的標準不能變。

所以開學之後,高三年級同學的實際獲得,特別是老師的這種教育教學服務的實際獲得,其實要比以往還要更豐富。


問題十三

現在有一些學校對於測溫儀的設置上有一些問題,比如是在校門設置,還是說在所有的公共場所都要設置,市教委有沒有一個具體的明確要求?給學生測溫的頻率上有沒有具體要求?

新聞發言人:這是現在學校準備當中的一個重點,各區的學校都花費了很大的代價,做測溫設備和測溫的部署。從全市層面來說,對開學的測溫是有一系列的標準:除了在校門口和關鍵場所有一些測溫的要求之外,還提出了晨、午檢的制度,動態監測掌握學生體溫狀況,並不是只在早晨學校門口測一下合格就可以了。

從市級方面來說,也在研究使用高科技的手段,做進一步的部署計劃。後期我們會根據各項工作的推進及時來做通報,但是明確一點的是,要實時的監控體溫的變化,做到早發現,把隱患消滅在萌芽階段。

問題十四

市區校正在通過哪些方式來為開學做準備?

新聞發言人:

一、市級層面,加大開學工作指導力度。

一是發出關於做好2020年春季學期高三初三年級開學相關工作的通知,從返京條件,入校、離校環節管理,控制在校人流規模和密度,學校疫情防控管理,師生個人管理與防護,校園內衛生及安全管理等方面明確要求,指導各區、各學校做好開學工作。

二是成立市級開學工作專班,負責全市高三初三年級開學工作整體統籌落實,協調解決開學工作中的問題,提出工作建議;協調市衛健委、疾控等相關部門共同推進開學工作。

三是建立市級聯絡員常駐各區制度。選派17名處級幹部,作為開學工作市級聯絡員,每區一人,自4月13日起,常駐各區做好溝通和聯絡工作;及時發現上報各區試開學工作形成的經驗做法、存在的問題和需要市級協調解決的困難;及時傳達反饋市級政策要求、工作建議並督促落實等。

四是建立評估督查機制。

對全市中小學校開展開學教育教學條件評估,從人員保障,學習培訓,宣傳教育,物資、衛生、防護保障,排查報告,協調保障,門禁管理等方面明確評估要點,以學校自評、各區評估、市級督查結合的方式開展評估,對存在問題的學校限時整改並跟蹤問效。

督查各區各校,市教育兩委領導採取“四不兩直”方式,到各區各校檢查、督查開學工作,開學前每週一次,開學後不定期開展督查。

二、各區、各學校迅速行動 部署落實開學準備工作。

一是區級層面迅速召開工作部署會,進一步明確細化工作要求,指導學校做好開學準備,確保師生員工健康安全。

如海淀區成立區級工作小組,對中小學開學準備進行科學指導,要求以更加嚴格的標準做好篩查工作;全面開展校園內部管理和周邊環境秩序的整治;嚴格評估監督,做到不達標準,不得開學等。

豐臺區已經形成了區、學校、學段、班級、個人五層“追蹤網絡”,對於在湖北地區和境外的師生,採取“一對一”對接方式,每日有專人對接瞭解情況,並及時宣傳北京防疫的最新進展等。

二是學校層面迅速落實,細化方案。今天上午,市領導以及市區教育部門領導開始走進城區、郊區部分學校,調研檢查開學前的準備工作,我們也邀請了部分新聞媒體記者一同走進學校。

目前來看,各學校按照市區工作要求,迅速形成學校工作方案和工作日誌,緊鑼密鼓做好開學前的各項準備。很多學校也結合實際在師資配備、監測防護、空間設置、課程安排等方面行了創造性探索和細緻的準備。

後續我們還會持續督查檢查,繼續邀請新聞媒體進校,動態展示學校準備工作情況,也歡迎師生家長多提意見建議。

專家解讀

復產、復學臨近,鍾南山院士這樣建議


北京幼兒園至高校學業安排最新官方全解答;鍾南山談復學防疫

4月14日,相關媒體邀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解答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問題。

鍾南山:經過前一階段將近三個月的積極防控,我們國家採取非常強力的抑制政策,現在國內傳播基本沒有或者很少。中國處於聯防聯控的情勢下,自己產生新的病人以及傳播降到最低,現在的問題是在國外,中國以外的很多國家,包括歐洲、美洲、非洲、東南亞,現在的疫情比較嚴重,患者繼續增高。這些人凡是有交流,就有可能重新發生一些疾病。風險是永遠存在的,我們不可能沒有交流,現在國內國外很大的差距,國外病例還在增加,接觸人群感染存在的幾率很高,他進來(入境)以後可能會有傳染,要避免出現群體性的暴發。

目前群防群控,大家都有了自我的防護意識,比如聚會、在小的地方開會等,我們都有明確規定。按照這樣的規定,即使有一個或者幾個感染,一旦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就不會出現像第一波那樣的暴發,局部有少量的感染是不可避免的。

對於復工、復產、復學,鍾南山表示,現在大多數地方已經復工、復產了,復學很快要開始了。在同一個地方,同一個房間裡面有很多人群聚集,當然很值得警惕。“再加上我們各方面的自我保護,我自己的看法,產生比較大的互相傳染機會不大。最後可能面臨著外來輸入的傳染風險,風險不等於現實,如果能夠做到原來那一套積極的防控,保持距離,平時不參加集會等情況,我想不應該產生比較大的疫情。”

綜合首都教育 澎湃新聞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