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阳云岩:旧习俗因“疫”而变


贵州贵阳云岩:旧习俗因“疫”而变


人间烟火味,最暖世人心。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复工复产复市有序推进,群众生产生活逐渐恢复,被按下“暂停键”的城市渐渐热闹了起来。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不懈追求。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在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线”作战中,贵州贵阳云岩区市民生活中的一些旧习惯也因“疫”而改变,疫情防控期间养成的好习惯,正为城市文明带来新气象,不断丰富城市文明的内涵。

公共场合新风渐起

“请大家按照标识,拉开距离排好队。”4月7日,在云岩区政务服务大厅外,工作人员引导市民扫描“贵州健康码”后有序入场。环顾一周,除现场设置的体温检测点外,排队通道地面上标注的1.5米间隔线分外醒目,前来办事的群众也十分配合,自觉保持安全距离。

单桌单人,隔桌就座,保持间距……在贵州省图书馆自习室,大四年级的张同学正在认真准备研究生考试。“图书馆每天限流,进入馆内以后大家都自觉遵守防疫规定,每个人都会爱护环境卫生,就像是一种默契的文明约定。”张同学说。

在未来方舟城市运动中心,宅家两月的陈女士在开馆第一天就迫不及待地约起私教课。“经历了这次疫情,才愈加重视健康。以后我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魄,合理膳食,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陈女士说。

如今,从医院就诊到商场购物,从车站候车到出入小区,在云岩区许多公共场合,保持间距、有序排队、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市民自觉遵守的习惯。

“守好距离线,遵守安全规,看似细小的举动背后,是城市文明精神的牵引。”云岩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注重卫生,包括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间隔有序排队、加强体育锻炼等,人们更加注重个人文明习惯的养成,文明新风也在云岩大地渐起。

公筷公勺分餐进食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围桌共食、不用公筷的就餐方式易带来疾病传播,危及人民的健康……使用公筷公勺,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更彰显社会责任。公筷公勺、举手之劳,让我们共同努力,倡导吃饭新风尚、健康好习惯!”3月24日,云岩区发起“使用公筷 文明用餐 健康生活”行动倡议,呼吁市民在公众场所使用公筷、分餐分食。

近日,在印象城西贝莜面村里,前来就餐的食客隔桌就餐,公盘公筷摆放有序。“好几个月没有和同事聚餐了,现在重聚,大家的用餐习惯已然变了。疫情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深刻的,大家更加注重自我防护,使用公盘公筷挺好的,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参与聚餐的洪雨说。

不仅如此,出于疫情防控考虑,越来越多云岩辖区的餐饮企业大力推行“餐桌革命”,通过更加精细的管理和服务,重塑消费信心。

以汇金星力城海底捞店为例,每当食客点的菜品加工完成后,便由厨师在备餐间或服务人员在分餐台对所有菜品进行分餐,按位上餐,用餐过程各自分食。此外,该店还推出“无接触上菜”,由机器人送餐到对应的餐桌前,食客自己拿取菜品,避免人员接触,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食不共器,分餐有礼。”云岩区精神文明办工作人员郑璜志说,希望通过这次倡议行动,让公筷、分餐成为云岩市民的一种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文明祭祀别样哀思

清明期间,市民宋梅第一次通过线上方式为逝去的亲人祭扫。

“提前关注了周家山宝福园公墓公众号,在祭祀服务的项目里提交信息预约了‘免费代祭祀’,之后墓园工作人员按照委托时间代替我清洁墓碑、鞠躬、贡茶。”宋梅说,自己虽未到现场,但通过文明的方式缅怀亲人的心意却未曾改变。

这个清明,云岩区各大公墓纷纷倡导绿色文明祭扫,破除焚烧香烛纸钱等旧俗陋习,通过线上平台寄托哀思,打造“无烟墓区”。在这些平台上,市民可以选择“云上思念”“代客祭祀”为去世亲人“云扫墓”。同时,可以选择线上献花、留言、敬茶等方式寄托思念。

4月3日至4月8日,云岩区委宣传部还联合云岩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缅怀先烈·云游红色文化”线上活动,市民可以线上祭奠革命英烈、敬献鲜花。截至4月8日19时,线上献花人数已超过两万人次。

“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情感。清明祭祀重在怀着一颗追忆怀念的心,重在传承中华文明的精华。特殊时期的清明节,越来越多的云岩市民通过‘云祭扫’等形式寄托情感,树立新的文明风尚。”郑璜志说,疫情防控期间,人们更加重视文明意识、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接下来,云岩区也会引导市民把在疫情防控中养成的好习惯一直保持下去,为城市文明增添亮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