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獨家丨商有獲微盟A輪戰略投資,正與騰訊內測“附近推”餐飲廣告產品

36氪獨家獲悉,餐飲全場景數字化運營服務商「商有Syoo」已於近期

完成A輪融資,投資方為智慧商業服務提供商微盟集團(2013.HK),投後估值較上輪翻三倍多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雲店產品研發、智能操作運營系統完善及人才梯隊的培養。

商有成立於2017年11月,定位於為中大型餐飲連鎖品牌,提供全託管式外賣代運營服務與數字化管理解決方案。此前,商有在天使輪、Pre-A輪均獲得微盟投資,華映資本領投Pre-A輪。

作為商有創始團隊之外的最大股東,微盟集團將結合商有業務特點及能力,拓展、服務中大型餐飲連鎖客戶,提升在餐飲外賣領域的精細化服務能力,延續餐飲SaaS領域的一體化佈局,徹底打通餐飲線上線下產業鏈、融合配送運力,推動餐飲數字化、零售化進程。具體舉措包括:

  • 發力朋友圈餐飲小程序廣告、聯合騰訊內測朋友圈“附近推”產品

    。騰訊於春節期間緊急測試基於地理位置3公里以內的餐飲廣告產品,餐飲商家在朋友圈投放外賣小程序廣告後,用戶可直接點開廣告鏈接下單,由商有完成外賣配送。商有創始人兼CEO趙雲表示,該產品會是今年的發力重點。

  • 進一步融合配送運力。商有開發了自己的聚合配送平臺——雲配送,對比行業競品,大部分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在配送履約環節較為薄弱。商有通過雲配送對順豐、達達、美團專送、蜂鳥專送等行業主要運力做了聚合,解決了時效不穩、運力效能低、配送成本高、無私域外賣配送能力等配送行業痛點,幫小程序外賣商家完成即時配送;同時,商有也將承接微盟零售端的1小時配送業務。

  • 微盟商城+商有云小店推動餐飲雙效發展。商有會向其服務的餐飲商家推薦微盟零售商城,與商有“雲小店”小程序相結合來推動商家實現餐飲數字化及零售化。疫情倒逼餐飲外賣升級和經濟低迷的大背景下,品牌商開始研發成品及半成品,餐飲產品零售化將成為大趨勢。

疫情期間,大部分餐飲商家陷入兩難境地:門店臨時歇業,房租、水電、人工等固定開支卻不能停,防護物資採購也在產生更多成本,外賣成了餐飲商家“渡劫”的抓手,很多從未上線外賣業務的餐飲品牌也加入了外賣陣營;但與此同時,外賣平臺不斷上漲佣金費率,部分地區抽傭高達22%,已觸及到中小商戶的盈虧線。這推動餐飲商家搭建自己的小程序,通過私域流量尋求解決方案,從而減少對第三方外賣平臺的依賴。

一個案例是,商有在疫情期間幫助王品集團旗下品牌緊急上線外賣業務,諸如王品這類動輒數千元客單的高端餐飲品牌,此前並未開放外賣服務。春節期間,王品與商有緊急達成合作,快速上線了外賣業務,並提供保證外賣品質的配送解決方案,經商有運營,王品旗下的西堤牛排增速相當可觀。

36氪独家丨商有获微盟A轮战略投资,正与腾讯内测“附近推”餐饮广告产品

圖片由商有提供

火鍋是疫情期間增速最快的外賣品類之一。大龍燚也在春節期間上線小程序外賣,並通過社群裂變的方式進行小程序推廣。與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主打冒菜品類不同,大龍燚在小程序端主要銷售300-400元客單價的火鍋產品,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大龍燚在小程序端完成的交易額與外賣雙平臺持平;全國大面積復工後,商有通過微信“附近推”為大龍燚外賣小程序引流拉新,外賣數據得到持續增長。

談及私域外賣與公域外賣的區別,商有創始人趙雲表示,商有“雲小店”小程序外賣與外賣平臺的主推品類有所差異,外賣平臺客單價較低,一般位於30-50元區間;私域外賣流量更精準、用戶對品牌忠誠度更高、消費頻次更高,商家更傾向於上線高客單商品。

小程序外賣做得比較好的商家,目前營收已恢復七到八成;餐飲行業開始復甦,以上海為例,餐飲品牌基本已恢復六七成,預計,到六月底恢復至八成以上”,趙雲告訴36氪。

整體來看,商有提供的全場景數字化解決方案,對餐飲行業而言意義在於:通過精細化運營提升商家在美團、餓了麼等平臺的利潤和利潤率;上線商有“雲小店”小程序、利用私域流量提升商家收益;普及餐飲數字化、零售化,提高餐飲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並提升餐企品牌價值。

截至今日,商有簽約服務的餐飲品牌超過1000家,服務線下門店超過50000家,2019年服務的品牌GMV超過24億人民幣。

“商有希望達成的目標是,在未來兩年內助力百萬門店實現數字化、零售化,成為餐飲全場景數字化解決方案第一服務商”,趙雲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