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險很簡單?合同理解不到位,一不小心掉進坑!

意外險責任雖然比較簡單:主要由意外身故、身殘以及意外醫療三大部分組成。而且一年幾百塊也並不貴。

但是,朋友們如果真這麼想,那就很可能不知不覺又掉入意外險的坑中了。

意外險保費是便宜,但是如果真的出險,可能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保險金,背後代表的可能是被保險人的離世,如果最後因為一些細節沒有獲賠,誰能淡定呢?

意外險很簡單?合同理解不到位,一不小心掉進坑!

因此我們平時投保意外險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一下,一些很容易被我們忽略的事項:

01

意外險的“意外”可能和我們所認識的意外不一樣!

意外險所規定的意外是指指受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意外事件造成的傷殘或身故。

猝死是意外險明確不賠的,因為猝死在醫學上的全稱叫“心源性猝死”,是由心血管病疾病導致的,並非是外界意外事故。

意外險很簡單?合同理解不到位,一不小心掉進坑!

有些意外險帶有猝死責任,那是因為把猝死這個保障附加到條款裡面了,等於買了兩款保單:一個意外險,一個猝死保險。

又比如一個人因癲癇發作導致高空墜落身故,意外險也不賠,理由還是一樣,事故發生的誘因是疾病。

同理,因中暑、高原反應等原因身故,也是不賠的,這些都會寫在免責條款裡面。

02

要注意意外險投保後的生效期。

沒有附加猝死責任的意外險一般沒有健康險中等待期的概念,但意外險也不是上一秒投保完,一下秒就生效的,大多數公司的意外險是投保次日生效,但也有那麼特殊情況。

有的公司需要四天以後才生效,保險公司一般是利用這段時間來核實你的收入證明材料,特別是有些保單線上投保可以給到很高的保額選項的時候,是需要被保人提供收入證明的。

意外險很簡單?合同理解不到位,一不小心掉進坑!

是的,意外險也不是想買多少就買多少的。一般來說,意外險的保額不超過個人年收入的10倍,這個所謂的年收入的證明材料,要麼是上班族的工資薪金流水,要麼是個體商戶的營業收入證明。

保險公司設置線上投保的保額上限,擔心有些人揹負外債或者私下查出來癌症晚期,想一死了之,還能給家人留筆錢的。

03

意外險不簡單,保障責任種類其實很多,一定要看好包含哪些!

意外險的保障責任,分為以下幾類:

1.意外醫療,包含意外門急診和意外住院

這個責任就是醫療險種類,理賠時候憑發票、出院小結等材料進行報銷。

2.意外傷殘和身故

固定保額賠付,身故責任好說,憑死亡證明、戶籍註銷等材料即可理賠;傷殘界定分為10級,由《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確定,10級最輕,1級最重。

傷殘達到1級,100%賠付,確定為10級,賠付10%。

標準行業都一樣,在哪家公司買的保單,最後的理賠標準,妥妥都是一樣的。

這個傷殘等級其實很嚴格的,4根肋骨骨折,一般人覺得這算重傷了吧,意外險認為這算10級傷殘算最輕的,只能賠10%保額。那1級傷殘要達到什麼程度?高位截癱、植物人……徹底失去行動或生活能力的那種情況。

意外險很簡單?合同理解不到位,一不小心掉進坑!


所以這就告訴我們,為什麼意外險保額要儘可能買高一些,買個10萬,10級傷殘才獲賠1萬,杯水車薪,保個100萬,就能賠10萬,理賠金的作用就完全不同了。

3.意外住院津貼

津貼險容易理解,住院幾天就對應給幾天的津貼補助,有的會設置免賠額,比如3天以內不管,3天以上賠。津貼險有的要求單次不超過30~90天,也有的要求當年住院津貼報銷不超180天。

這次我們說的都是,意外險的注意事項,這些其中都是寫在合同上的,每家保險公司也大同小異,只是大家容易忽略的地方,下次我們說,那些保險公司給意外險設計的真正的坑!歡迎關注,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