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曾提拔無數忠臣,司馬懿奪權時,為何沒人敢站出來反對?

寒風


題主說曹操曾提拔無數忠臣,這個說法是值得商榷的。曹操確實很重視人才,在漢末征戰中唯才是舉,選拔了大批俊傑。但這些俊傑是能臣,卻未必是忠臣。而曹魏勢力從196年迎接漢獻帝之後,本身就開始與漢獻帝勢力發生矛盾衝突,到200年兩家矛盾就已然爆發,最終曹魏篡奪了劉漢。這樣一個建立在背叛與破舊立新之上的政權,又能為自己的臣下培養怎樣的忠君觀念呢?

曹操唯才是舉,看重才能,相對的是其他兩方面——地位和德行的削弱。那麼就讓我們以地位和德行為維度,看看幾類人會對曹魏政權有怎樣的忠心。

首先第一類,既有德行又有世家地位的人才。這樣的人才當然是好的。可惜的是,一個東漢末年的世家大族,他的地位都是漢朝給與的。如果他同時又具備德行,難道不應該忠於漢室麼?這樣的人,很難接受曹魏最終的篡逆,於是不是和曹魏分道揚鑣,就是含光混世,不可能為了曹魏去拼命捍衛。曹操早年的親密戰友荀彧就是最好的例子。


接著是第二類,有世家地位,但德行未必那麼高尚堅定的(當然,未必就是卑劣,可能只是更能識時務)。這些人,在漢朝獲得了世家大族的地位,手握資源和權力,到了曹魏崛起時順應潮流,投向新主。曹操、曹丕要穩定自己的江山,必須利用這幫人,向這幫人妥協。所以這幫人在曹丕繼位後都爬的很高。由於在漢朝本身就是世家,他們和曹魏僅僅是合作與利益交換,並不會對曹氏多麼感恩戴德。同時,他們今天能賣掉漢朝,明天當然也能賣掉曹魏,不會為了曹魏恪守自己的立場。這裡面,以華歆、王朗、鍾繇等為代表。曹魏代漢,他們在其中出力不少;而等到司馬氏掌權,王朗和鍾繇的後人又成為司馬氏的姻親和心腹,華歆後人也毫不猶豫地給晉朝當官。

最後是第三類,即那些出身相對較為低下,而得到曹操提拔的人才,多數是武將。這些人,曹操對他們是真有恩的,他們對曹操的情感應該也更深。其中,有道德水平比較高的,如龐德;也有道德水平比較低的,比如於禁。大部分人沒有經歷真正的考驗,如張遼、張郃、徐晃等。最大的問題是。這些人就算忠於曹魏,他們對後續司馬氏篡位也沒多少抗拒力。因為他們的出身相對低下,在曹操打江山時,能夠得到重用;但在曹丕稱帝之後,權力卻逐漸落入前述第二類世家大族手中。

比如張郃年齡比司馬懿要大至少十多歲,投奔曹操比司馬懿要早六七年,從軍的經歷比司馬懿要多近30年。然而在曹丕繼位後,司馬懿成為獨當一面的統帥,張郃反而成為其下屬。尤其隨著第一代逐漸老去,比拼二代三代,曹操提拔的武將子孫們就更沒法去抗衡世家大族了。張郃的幾個兒子只獲得了列侯、關內侯的封爵,連當什麼官都沒記載。司馬氏篡魏的時候,他們就算想拼死報答曹家,又能有什麼作用呢?

所以在曹魏正式建國後,真正有資格和世家大族抗衡的,其實只剩下曹魏自家的宗室成員。然而,從曹操時代開始的奪嫡之爭,不但讓曹丕和曹植兄弟之前情感破裂,而且讓曹魏皇帝們都染上了“宗室恐懼症”。曹丕和曹睿父子競相限制宗室諸王,不但不給他們任何權力,甚至還監視他們,限制其自由。這實際上使得曹魏皇帝失去了來自近親族的助力。同時,曹魏規定外戚不得選取大族,也不得干政,又減少了皇帝親家的幫助。

因此最後也就剩下曹魏宗室的偏遠支系及夏侯氏家族,可以作為曹魏皇室最後的屏障了。事實上在曹睿臨時之前,最早安排的託孤班子就是燕王曹宇、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五個人。燕王曹宇是曹睿的叔父,也是惟一一個能留在京城的諸侯王。曹爽是曹操養子曹真的兒子,曹肇的父親曹休是曹操的族子,秦朗也是曹操的養子,至於夏侯獻也是曹家人的親戚。

可是,劉放和孫資卻進了讒言,使得重病中的曹睿犯了錯誤,把輔政班子給換了,撤掉了四個親戚,只留下曹真的兒子曹爽,換上了老賊司馬懿。

即使到了此時,曹爽的權力依然在司馬懿之上。但是,曹爽的能力卻比司馬懿差得多。尤其曹爽年輕氣盛,當權後與他的一群黨羽一味瞎折騰,得罪了朝廷中的元老們——這些元老,基本都是世家大族出身,即前面說的第二類人。他們和同為世家大族的司馬懿本身就具有親密性,加之曹爽如此胡來,自然在249年的政變中站在了司馬懿一邊。

249年的政變時,曹操已經死了快30年了。當初那些受他恩惠的“忠臣”留下的也並不多了。相反,司馬懿則已經入掌中樞近30年,中層幹部倒是有很多是他提拔的。

所以,一旦曹爽被司馬懿拿下,沒有多少人站出來也就毫不奇怪了。

當然,曹魏畢竟是一個龐大的帝國,忠於曹魏的人雖然不多,還是有的。王凌、毌丘儉、諸葛誕三次在淮南地區起兵(淮南三叛)就是典型的例子。只是,這樣的例子終究不夠多。

於是,最後強大的曹魏,只好成為三國中最早實質性滅亡的一家。


巴山夜雨涮鍋


司馬懿到了曹睿時已將親曹大臣換了不少了,只要是重要部門的一把手絕不親曹,德高望重的三朝元老大都亡故。滿朝文武誰是司馬對手?


老夥計162720415


這就是家天下的缺點。曹操在世,受恩人會效忠,過了幾代,一代君一代臣,受恩人地位也發生了變化。都要找新靠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