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少女》造星成功,但目前還只體現在兩三個人身上

2018年6月23日晚上,有6000萬人一起圍觀了一檔被戲稱為“選秀春晚”的節目——《創造101》。由457家公司、13778名練習生甄選出的101位女孩,經過104天的艱苦訓練和廝殺,最終有人站上了成團出道位。

作為偶像元年最強節目中萬分之8的幸運兒,她們是孟美岐,吳宣儀,楊超越,段奧娟,Yamy,賴美雲,紫寧,楊芸晴,李紫婷,傅菁,徐夢潔。這個被命名為“火箭少女101”的11人女團,也被視作註定將開啟中國女團的新篇章。

很快,一年就過去了。

《火箭少女》造星成功,但目前還只體現在兩三個人身上

搜圖

試試搜索近似圖片


我們不禁好奇,火箭少女101真的開啟女團新篇章了嗎?我們可以從數據角度看看她們這一年來的真實情況。

(一)火箭少女101全團數據:

粉圈曾流傳過一些偶像團體鄙視鏈的說法:

帝國(TFBOYS)看不上NPC(Nine Percent),NPC看不上青和營(UNINE 和 R1SE),青和營互相看不起,而火少(火箭少女)看不起一切女團。

從火箭少女一年的數據來看,她們的確是在資源和話題度上碾壓其他偶像女團。

《火箭少女》造星成功,但目前還只體現在兩三個人身上

搜圖

這並不奇怪,畢竟這是05年《超級女聲》時隔13年後又一次面向女性的選秀大事件,國民度足夠高,騰訊對創造101和女團的投入也都非常大。《創造101》總製片人馬延琨就曾在開播發佈會上透露,要為節目製作和為期2年的女團營運投入超過6億元資金(當然,這檔節目光冠名費就高達1.5億了,再加上投票集資、其他商業代言,騰訊是不虧的)。

於是在大投入下,我們看到成團後的火箭少女101,在這一年裡有了穩定的團綜節目和密度相對較高的各類資源。根據公開數據,我們將火箭少女101全團、小分隊和成員個人的行程及資源做了一系列的梳理。先看看我們整理出的火箭少女團隊有露出的年日程表:

《火箭少女》造星成功,但目前還只體現在兩三個人身上

搜圖


可以看到,在成團之後,騰訊很快給火箭少女101安排了周更的團綜節目以維持粉絲的熱度,並努力保持了每月5個左右的全團露出。但這個頻次沒能一直保持住。感覺18年10月以後,團隊與騰訊的蜜月期就結束了,露出的活動開始變少,到今年3月份就只有一次全團活動。直到最近一週年將近,全團活動才又多了起來。

單看活動頻次還不夠,還得看看團隊拿到的資源。我們基於品牌資源、單曲、雜誌、綜藝和影視數據,整理了火箭少女101全團和單個成員一年裡所獲得的資源。先看看全團的資源:

《火箭少女》造星成功,但目前還只體現在兩三個人身上

搜圖

從這張表可以看出,對火箭少女全團來說:

綜藝資源有一定瓶頸:可以看到,因為全團有11人,所以在綜藝上除了自己的團綜,火箭少女101很難有全團真人秀的露出機會,能上的綜藝大多以全團的舞臺表演為主。

時尚資源比較穩:而五大時尚雜誌除了COSMO,都給了火箭少女101的全團的露出機會,在時尚方面算是比較好的成績(COSMO沒有選擇全團拍,而是選了楊超越、孟美岐、吳宣儀)。

《火箭少女》造星成功,但目前還只體現在兩三個人身上

搜圖


音樂資源:這個不唱情歌女團的粉絲消化能力還是很強的,比如即使當年有三人缺席,《撞》在騰訊系平臺上銷售額也因為粉絲支持突破了2000萬元。不過到目前為止,路人似乎只記住了《卡路里》。

如果只吃全團資源,就相當於坐冷板凳摳腳:從資源的屬性來看,騰訊系佔了很大比例。基於以上的數據就可以想到,如果一位成員獲得的大部分資源都來自團隊,基本就很難打開更大局面了。

而事實上,這樣的團員並不少。

(二)火箭少女101各成員數據:

比較殘忍的,我們整理了每個團員這一年來獲得的各項資源分佈,發現當團隊人數太多的時候,會容易導致團隊內部的超級明星效應加劇(簡單講就是旱的旱死澇旳澇死),公眾注意力和資源的分配上都出現有較大差距:

《火箭少女》造星成功,但目前還只體現在兩三個人身上

搜圖

《火箭少女》造星成功,但目前還只體現在兩三個人身上

搜圖

《火箭少女》造星成功,但目前還只體現在兩三個人身上

搜圖


不知道你們對這組數據會不會感到震驚。

首先,楊超越是真的資源C位,她的資源決定了這些雷達圖的上限。其次在個人資源上碾壓同隊的還有孟美岐和吳宣儀。前三成員已經有相當的競爭力,個人在品牌資源、時尚雜誌資源上都超過了團體資源數。

除了上面的四個維度,楊超越還要出演3部劇,分別是《極限17羽你同行》,《長安諾》和《將夜2》。另外在影視資源上還能一說的依舊是孟美岐和吳宣儀,孟美岐要和肖戰一起演電影版《誅仙》中的碧瑤(電視劇版由趙麗穎飾演),吳宣儀則是跟肖戰一起演電視劇《斗羅大陸》。

《火箭少女》造星成功,但目前還只體現在兩三個人身上

搜圖

而差距還不僅在資源上:

從行程上看,楊超越個人獲得的露出是機會最少成員的8.8倍。

從微博熱搜的露出次數來看,楊超越甚至是最後一名的17.2倍。

來看看我們根據熱搜話題關鍵詞統計出來的相關熱搜數據:

《火箭少女》造星成功,但目前還只體現在兩三個人身上

搜圖


如果將火箭少女101的全團和所有成員熱搜加在一起,一共363條熱搜,相當於每天都會在熱搜上看到火箭少女101。但這種注意力的投射也是有選擇性的,還有一半的成員全年熱搜少於10條。

孟美岐、楊超越一年上80次以上的熱搜可能大家都沒什麼概念。其實從我們統計的數據來看,楊超越和孟美岐已經成為了女明星熱搜上榜次數的第三名和第四名,在她倆前面的只有楊冪和李宇春了。

(2018年是偶像的好年份,我們從數據看到,近一年明星熱搜次數排在TOP20 的朱一龍、蔡徐坤、白宇、楊超越、孟美岐都是2018年成就的新面孔。要是大家感興趣我們以後再詳細講講,歡迎關注我們。)

《火箭少女》造星成功,但目前還只體現在兩三個人身上

搜圖

簡而言之,從這一年的數據來看,火箭少女101的確在造星上成功了。但這種成功暫時還只侷限在兩三個人身上。這也是為什麼各成員粉絲持續Battle的原因之一。

(三)她們遇到的是偶像選秀節目限定團必然面臨的問題:

相信看到這裡,當年深度參與過投票的朋友應該能理解,為什麼火箭少女101成團後各家粉絲還會持續不斷地搞事情,持續battle、持續撕逼。

一是因為粉絲打投的戰鬥力並沒有完全映射到自家藝人獲得的資源上。

《火箭少女》造星成功,但目前還只體現在兩三個人身上

搜圖


少女們之前在接受《城市畫報》採訪時,曾頻繁提及“壓力”和“忍耐”。可以想象她們20歲上下就挑起中國女團頂流的重擔和輿論壓力,相當不容易,而女團本身的屬性更是意味著成員要為最大公約數做出犧牲,不能都突出自己。

有證券研報曾經估計,當年節目所有選手的募資總額超過1億元。一定有人會問:“大家都是粉絲真金白銀投出來的孩子,憑什麼我家的就要做犧牲?”

比如成員Sunnee,無論是比賽期間粉絲打投數據還是成團後的演唱會售票情況,都能看出他們是戰鬥力很強的一支,但這種戰鬥力並沒能相應地體現在這一年的資源成果上。用下圖的售票情況和Sunnee個人獲得的資源和熱搜關注比較一下就很明顯了。

《火箭少女》造星成功,但目前還只體現在兩三個人身上

搜圖

二是即使藝人獲得充足的資源,粉絲也不會因此停止battle。

就像我們之前在回答裡說的,選秀節目是一場封閉的大逃殺遊戲,規則是由粉絲的熱度和投票決定勝利者。在輿論熱度上壓倒競爭對手,對獲勝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然而,當選手已經取得階段性的勝利並順利出道後,粉絲的征途就變成了“星辰大海”,競爭對手就成了開放性的。由於路徑依賴、以及事實上其他有效方式的缺失,粉絲很容易保留原有的戰鬥方式。

《火箭少女》造星成功,但目前還只體現在兩三個人身上

搜圖

在相當多的廣告、音樂打榜上,我們都能看到公司也有意識地利用粉絲的競爭意識,企圖獲得更大回報。這在日韓的粉絲體系裡面其實也相當常見。

在火箭少女101這個案例裡,公司更是很好地利用了各家粉絲在團內的競爭意識,以致這一限定團在團魂上更若有似無。

(下面兩張圖是火箭少女以小分隊活動形式發生的成員間合作關係,我們也能比較明顯地看到合作上的不平均)

《火箭少女》造星成功,但目前還只體現在兩三個人身上

搜圖

《火箭少女》造星成功,但目前還只體現在兩三個人身上

搜圖

更根本的,是《創造101》的淘汰機制本身就跟團體的整體性和融合性是相悖的,這幾乎會成為所有同類選秀節目限定團會遇到的問題。因此,作為女團,火箭少女101缺了女團應有的團魂,也很難讓成員的各家粉絲滿意。這種情況應該也是同類偶像團體中正在發生的。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火箭少女們還很年輕,中國的偶像產業也很年輕。今天的《創造101》和火箭少女101是行業發展中的強大樣本,但在未來還有很大的進化空間。

我們在研究完這些數據後還真有些感觸:在開放世界裡,遊戲規則不再像節目裡那麼簡單,也不會像粉絲願望中想的這麼簡單。

《火箭少女》造星成功,但目前還只體現在兩三個人身上

搜圖

今年騰訊和愛奇藝的兩檔同類選秀已不再風光,反而有更多基於作品、業務能力的綜藝《樂隊的夏天》、《聲入人心》收穫了好口碑。變化就是這麼快,窗口期就是這麼短。

對於火箭少女團隊和單個成員來說,接下來努力做出能出圈的作品,找到自己在行業中的獨特性,才是兩年限定期後持續能打的關鍵。想要在娛樂行業中長青,還得多多努力。

也希望努力的人能有好的際遇。

《火箭少女》造星成功,但目前還只體現在兩三個人身上

搜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