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何以保障企业复工复产?这场发布会给出了“解题思路”

江苏何以保障企业复工复产?这场发布会给出了“解题思路”

新闻发布会现场 李子佩摄

推动制造业复工复产,事关经济平稳运行、社会稳定发展,也事关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4月15日上午,记者从江苏省政府办公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面已经提升至99.7%,医用口罩日产量从1月28日不足100万只增加到1200万只(其中N95口罩日产量增加了20倍),在复工复产的道路上,江苏做了哪些举措?面对境外疫情加速蔓延的挑战,下一步江苏有哪些对策?各部门相关领导在会上给出了“解题思路”。

五方面助力制造业复工复产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李锋介绍,总体来说江苏省复工复产情况好于全国。工业经济运行正在加速恢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面已经提升至99.7%,规上工业企业已基本全部复工;人员返岗率由75.6%提升至94%;中小工业企业复工面84%;按工业用电测算,工业产能恢复由71.1%提升至94.0%。3月当月全省工业产值同比实现了正增长,扭转了2月以来的下滑势头,逐步走上正常轨道。

取得成绩主要得益于江苏省持续从五方面助力:聚焦龙头企业,全面梳理产业链、精准打通供应链;聚焦重点产业链,提高复工复产整体效益和水平;聚焦中小企业,加大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力度。聚焦重大项目,推动尽快开工建设、投产达产;运用信息技术,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提质增效。

期间,江苏各市实地走访、专题问询、动态跟踪,逐一梳理重点骨干企业复工达产存在的主要困难,累计推动供应链上1400多家企业复工复产。重点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产也得到充分释放,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产能利用率均在180%左右,医用口罩日产量从1月28日不足100万只增加到1200万只(其中N95口罩日产量增加了20倍);医用防护服日产量从100件大幅提升到最高13万件,普通隔离服、消毒液、红外体温计、负压救护车累计生产251万件、1.1万吨、166万只、436辆。

双胜利支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面对日益复杂的疫情形势,江苏省预备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推进复工复产,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要求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李锋介绍,下一步江苏将进一步助力企业完全复工复产,多措并行从各方面加快推进经济复苏的步伐。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推进复工复产、保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加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积极帮助困难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其中,今年江苏将加快建设5G、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全年新建5G基站5.2万座,完成相应投资127亿元。积极筹备召开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现场推进大会,做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和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力争今年底全省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达到96,数字经济规模超过4万亿元,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实录:各部门携手为江苏省复工开设“绿色通道”

全面复工不仅是一句口号,发布会上,分管人社、商务、税务、金融等领域的领导也都回答了关于为复工复产提供优惠政策的问题,以下为问题实录:

Q:近年来江苏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发展情况如何?在当前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跨境电商作用,促进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

A:我省跨境电商发展非常迅速,在全国属于第一方阵,拥有苏州、南京、无锡、徐州、南通等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地区,各地跨境电商业务模式在整体规模、业务创新、发展氛围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2019年,全省纳入海关统计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2.7亿美元,增长3.2倍,其中出口增长3.8倍,网购保税进口增长95.9%,从这一系列的数据可以看出跨境电商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

我省将积极向上申报,争取新一批跨境电商综试区落地,并以此为契机,支持引导企业适应环境变化,借力跨境电商,从“线下”转到“线上”,通过线上平台、数字化营销等手段发掘新客户、开辟新业务、拓展新市场。从长远来看,企业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正在逐步显现,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和兄弟部门一道推动我省传统生产和贸易型企业利用新业态、新技术开拓国际市场、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创发展新优势,培育新动能。

Q:减税降费是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复工复产的重要方面,前阶段国家和江苏省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请问相关的税务部门是如何落实这些政策的?

A:我们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宣传辅导力度,确保纳税人缴费人知晓政策。我们通过微信公众号、电子税务局、短信等渠道,根据纳税人不同类型,精准推送相关政策提醒。编制了政策适用指引,共33项事项,对每一项优惠政策,从适用范围、办理方式、经办单位、所需材料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并制成电子版可通过二维码扫码等方式便捷阅读。

二是落实落细优惠政策,确保企业享受减税降费优惠。各级税务部门全力以赴,主动对接、精准服务受疫情影响较大,经营困难的企业,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各项税费支持政策。

三是深入开展大数据分析,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我们一方面开展大数据常态化分析,比如围绕增值税发票开具户数、金额、采购和销售总量以及结构数据等,客观反映企业复工复产情况。

Q:为全面推进制造业复工复产,江苏省人社部门采取的工作措施和下一步打算是什么?

A:为全面推进制造业复工复产,人社部门制订了稳稳就业保用工优化招工服务的一共17条措施,目前人社部门监测的企业复工率达到了98.7%。对“三必需一重要”的企业实行用工调度和清单式管理,为123户重点企业招工4684人,建立农民工复工返岗“点对点”服务保障工作机制,推动农民工成规模、成批次安全有序返岗,已经为3884户企业直达送工83624人。我们还与湖南、河南、安徽、云南、湖北等地签订劳务合作协议,畅通返岗的渠道。采用“降、免、减、缓、降、返、补”政策组合,这些政策前期已经向媒体发布,为企业减负,今年以来全省已减免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单位缴费,为13万户不裁员、少裁员企业返回资金是32亿元,发放社保补贴4496.46万元,岗位补贴3401.49万元。

下一步我们会同工信等各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三项工作,第一方面,全力以赴促进制造业企业复工复产,实施好百日百万网络招聘,百日免费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的行动;第二个方面就是全力以赴落实稳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阶段性减免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的社保费用,更大力度的落实失业保险轮岗返还政策;第三方面全力以赴预防劳动关系的矛盾,指导疫情期间生产经营困难的制造业企业,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来稳定他们的工作岗位切实围绕好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