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巷——吃卤水鹅的女人》:透露出这几个扎心的婚姻真相


《潮州巷——吃卤水鹅的女人》:透露出这几个扎心的婚姻真相


李碧华最擅长写情,只是这种情不单单是浪漫,更多的是凄艳悲凉,是爱而不得。这些痴男怨女有浪漫的邂逅,也有温情的等待,最终面临的大都是悲欢离合的命运。

李碧华笔下的女人,痴情,却带着倔强,这也为她们悲凉的人生写下了注脚。

《潮州巷——吃卤水鹅的女人》是李碧华短篇小说集《饺子》中的一篇,陈柳卿也曾有过浪漫爱情的幻想,最终嫁给了一个卖卤水鹅的男人。潮州男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他包二奶,生儿子。面对被扫地出门的境遇,陈柳卿奋起反抗,将男人杀害,肢解尸体融入那桶卤水中。


随后,她带着女儿将卤水鹅店开得风生水起。

看小说的时候,觉得陈柳卿太不值得。读罢小说,却发现陈柳卿徒有其坚强的外表,却难以看清婚姻的真相。


《潮州巷——吃卤水鹅的女人》:透露出这几个扎心的婚姻真相


亲密关系就像一场交易

年轻时,陈柳卿是百货公司的柜姐,长相漂亮,追求的人很多。只是,在一次游泳时,陈柳卿腿抽筋,同行的女友又没力气拖她,恰好被孔武有力的谢养救下来,还给她按摩了半个小时的腿。

英雄救美的故事,总是少女最喜欢的戏码。所以,在众多的追求者中,陈柳卿还是选择了卖卤水鹅的谢养。

后来,陈柳卿说自己躲不过命运的安排。其实,亲密关系就像一场交易,讲究的也是等价交换。

《亲密关系》这本书提出了适配价值的概念,也就是一个人的综合吸引力,包括他的年龄、外貌、性格、学历、工作和财富等等。


我们所说的门当户对,就是适配价值的一个方面。彼此实力相当,这样的亲密关系也比较稳定。

适配价值考虑的是综合吸引力,具体每项得分多少无关紧要。比如,一个英俊男子的适配价值看起来比较高,其实,长相比较丑的人只要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就和他的适配价值是相同的。

陈柳卿嫁给谢养本质上也是由适配价值决定的。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吸引力最基本的假设是:他人的出现对我们有奖赏意义。谢养的出现,满足了陈柳卿的英雄梦。所以她说:“谁都不嫁,只爱谢养。”

很明显,一个人想嫁得好,就需要提升自己的适配价值,如果单凭美貌就想获得阶层跃迁,大多数时候,只是一个美梦。

《潮州巷——吃卤水鹅的女人》:透露出这几个扎心的婚姻真相


亲密关系稳定的秘密:不可替代性

谢养是潮州人,骨子里重男轻女。女儿眼见长大,却没有儿子来接管家业,这让他内心有些不安。

他常去大陆,就在大陆包了二奶。一开始,陈柳卿以为他不过是为了发泄欲望,哭闹过,以为他就会收敛。

谁知,他不仅给钱,还生了儿子。最终“二奶”来信,信中说明想来香港与他同住。想来,他看在儿子的份儿上,也会同意。这段亲密关系已经摇摇欲坠。

决定一段亲密关系是否稳定的关键,是替代选项,也就是更好的选择。显然,谢养的“二奶”黄凤兰是更好的选择。她生了儿子,这让谢养从此可以抬头做人。

相比之下,陈柳卿就连争一争的筹码都没有。在婚姻的洗礼下,面容早就退色,只生了一个女儿。其实,也是可以有儿子的,只是流了产,后来或许是身体没有休养好,此后再未怀孕。也有可能,终身再难受孕。

白岩松曾说:“一个人的价值,社会地位,和他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在亲密关系里,也是如此。

你的不可替代性越强,亲密关系也就越稳固。不可替代性,永远是你留在婚姻里最好的筹码。

婚姻最稳固的情况是,当前的亲密关系比替代选择好太多。如果当前的结果仅比替代选择好一点点,天平虽会倾向于替代选择,内心依旧会有犹豫。如果替代选择不断改善,最终就会选择离开伴侣。

对于谢养来说,黄凤兰生了儿子,还年轻,自然替代选择的结果更好。所以,哪怕陈柳卿要自焚,谢养依旧有恃无恐,常常跑到大陆去看妻儿。

在这里亲密关系的满意与否对于伴侣的去留作用十分有限,主要取决于替代选择的结果。

面对更好的替代选择,每个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抛弃伴侣,这是人性使然。

想要在婚姻里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就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价值,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

《潮州巷——吃卤水鹅的女人》:透露出这几个扎心的婚姻真相


关系的贬值是背叛的主因

《亲密关系》这本书中说:“人和人的交往是一种交换关系,我们都希望用最小的 ‘付出’ 去获得最大的 ‘回报’ ,只有当两个人都能从一段关系当中,获得足够的 ‘利润’ ,这样的关系才能够持续。”

谢养和陈柳卿生活多年,却没有领证。陈柳卿怀孕了,谢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依旧强行性爱,导致流产。两人聊天时,谢养也是随口说:“万一变心了,你最好自动走路。”谢养还有自己的私密空间,从来不允许陈柳卿进入。

在这个家里,陈柳卿就像一个免费的长工,白天辛苦工作,晚上还要伴睡。

书中,没有具体介绍为什么一起生活了七八年却没有结婚。从谢养的态度来看,这样的婚姻正是他所需要的,不需要太负责任,也不需要太辛苦。或许,同居的那一刻,便是无奈的选择。

谢养得到的或许只有陈柳卿的美貌,只是这份美貌随着天长日久与卤水鹅为伍,也早就退化了。同时,他想要一个儿子。七年的时间,陈柳卿只生了一个女儿,让他的愿望落空。

在亲密关系中,有个自我扩张理论,当我们初认识时,对对方充满了兴趣,总是将自己与对方融为一体,不断地探索对方那些未被我们所知的领域。时间一长,当我们对对方越来越熟悉后,提供的自我扩张机会减少,这个时候对关系的满意度逐渐下降。一旦获益不足,就会向外去寻找。这也就是谢养频频上大陆的原因。以拿鹅为幌子,实际在寻找机会。

他们也曾有过幸福的时刻,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一个忙于自己的事业,一个忙于自己的嗜好,沟通越来越少,关系随之贬值。

关系一旦贬值,很难再从对方那里感受到尊重、理解、关心与爱,而这些婚姻本应该提供的东西突然间就缺失了,就会导致人的欲求不满。

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在生存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人自然而然会寻求情感归属的需求。

不能满足怎么办?自然会从其他方面来进行弥补。

就连婚姻教皇戈特曼都说:“外遇通常是一段正在死去的婚姻的征兆,而不是原因。”

一段关系的贬值,是这段婚姻面临解体的征兆。


《潮州巷——吃卤水鹅的女人》:透露出这几个扎心的婚姻真相


内心强大才是婚姻的最强庇护所

在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曾说过:“没有任何人会成为你以为的、今生今世的避风港,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最后的庇护所。”

陈柳卿明白这个道理吗?或许是明白的。只是在小三挑衅要上门,自己连一纸婚书的保障都没有,面对被扫地出门的境遇,她认为唯一的选择只有将背叛者占为己有。这是她内心最强烈的需求,也是安全感所在。

其实,她是没有走出自己心里那一关。她内心认为,安全感靠男人所给。男人要抛弃自己,那就是全天下的笑话。她所需要的是化蝶的爱情,哪怕再惨烈,也是不离不弃,而不懂放手。

从谢养离去后,陈柳卿的生活来看,生存能力很强。一个人守着一个店,养大了女儿,不仅扩大了店面,有了名气,还让女儿上了MBA。

如果当初她选择放手,生活得或许更好。甚至,还可能寻找到爱情与婚姻。只是,这些根本不存在于她的意识中。

她要守着一个人终老。她不在乎这个人是人是鬼,甚至于这个人只存于她的内心,这才是最安全的。

唐卓旋说出了她的困惑:“从前的男女,比较向往殉情,一起化蝶。但现代最有力的爱情,是成全一方,让他坚强活下去,活得更好。这不是牺牲,这是栽培。”

陈柳卿的悲剧有时代的因素,更多的是内心的匮乏。

苏岑在《做自己的女王》说:“女人都是女王,必须构建起自己内心的王国,才能生活富足。”

陈柳卿始终不明白内心的强大,才是一个人最强大的庇护所。

她始终在乎谢太的名份,在乎从一而终。

内心的匮乏,让她觉得自己生是谢家人死是谢家鬼,哪怕他们并没有领证,她在和邻居聊天时也说:“他不回来找我,我就不离婚,一天都是谢太。”纠正电视台主持人称她为“谢太”。

或许限于时代原因,陈柳卿只能做这种无奈选择。如今时代不同,很多人依旧是陈柳卿,这是最可怕的。

哪怕她们穿着精致的衣服,拿着丰厚的薪水,骨子里的陈旧观念依旧难以根除。

女演员沈丽君面对丈夫出轨、小三逼宫,选择了轻生。

年薪200万的杭州女高管被丈夫活活暴打10年。

四川广安区副区长黎永兰被男友活活打死。

柏拉图说:“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如果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婚姻惨剧应该会少很多。

陈柳卿明明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却被内心的枷锁锁死。

谁都不敢保证,自己的婚姻就是天长地久,婚姻也有它的生命力,当它渐入黄昏,渐入枯萎,需要的是你及时止损的能力,而不是抓着这根婚姻的稻草一起枯萎。

没有什么样的感情,值得我们赔上一生。没有什么样的感情,值得我们赔上性命。

将人生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爱来时,不游移拒绝,爱结束时,不将就怨怼,如此才能活得洒脱漂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