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有个“德星亭”,皇帝下旨修建,只为表彰两个模范家庭

在河南省许昌市,有一座西湖公园。在西湖公园里,有一座亭子叫“德星亭”。坐落于牡丹园牡丹仙子雕像的南面。建筑巍峨华丽,凡是到过西湖公园的人,老远都能看到它。即便是许昌当地人,有些也不一定知道它的来历。

许昌有个“德星亭”,皇帝下旨修建,只为表彰两个模范家庭

说到德星亭的历史,要追溯到东汉末年。这里就要牵扯到一段千古流传的历史佳话。那我们就先从德星亭前面的一组人物雕塑说起。

西湖公园里德星亭前的广场上,矗立着一组人物雕塑,数一数,大人加上小孩一共有九个人。人物仪态自然,神情动作生动传神。群雕表现的是陈寔父子(右侧人物)登门拜访荀淑父子(左侧人物)的情景。为了更详细了解这段故事,这里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这两家人物。

许昌有个“德星亭”,皇帝下旨修建,只为表彰两个模范家庭

拜访者陈寔,字仲躬,东汉颍川(今许昌)人,汉桓帝时任太丘长(太丘,今天河南永城西北),为人清正廉洁,品德高尚,在当时很有威望。陈寔还有两个儿子,名字分别叫陈纪和陈谌。这兄弟俩也不简单,完全继承了父亲的优秀品质。当时的人们把陈寔和他的两个儿子,并称“三君”。从这就能看出,陈寔家的家风很好,父亲的优秀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和熏陶很大。

迎客者荀淑,字季和,曾担任郎陵侯相,东汉颍川颍阴((今许昌))人。荀淑也是人品高洁之人。他有八个儿子,同样也继承了父亲的优秀品格,八个儿子个个才华出众。世人称他们为“荀氏八龙”。可见,父辈的优秀品质,对下一代的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

许昌有个“德星亭”,皇帝下旨修建,只为表彰两个模范家庭

上面介绍了双方的家庭,我们再把话说回来,讲讲许昌的德星亭是怎么来的。

荀淑,在朝中受到了排挤,被调出补朗陵侯相。干了一段时间,他就辞官回老家了。陈寔知道消息后,几次盛情邀约荀淑到自己家里吃饭。荀淑就自己赶着大马车,带着儿子荀爽和荀靖,还有小侄子荀彧,一同前往陈寔家赴宴。陈寔也拿出最强阵容迎接,带领儿子陈纪、陈谌和一些家人,大老远出来迎接荀淑一家的到来。德星亭前的广场上这组人物雕塑,描绘的就是当时的情景。

后来,荀淑也邀请陈寔到自己家去做客。陈寔家此次阵容也不小,带着儿子陈纪、陈谌以及孙子陈群,一起前往荀淑家。此后,两家经常相互登门拜访,礼尚往来。一个举家造访,一个倾尽全力接待。两个家族都是祖孙三代一同上场,好不热闹。

许昌有个“德星亭”,皇帝下旨修建,只为表彰两个模范家庭

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这两家人难道只是聚在一起,简单地吃吃饭、叙叙家常?肯定不是!陈寔和荀淑都知道,对方乃大贤之人,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席间少不了谈古论今,口吐珠玑。这场面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更是一种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有一天,朝中负责观察天象的太史官,发现天有异象,天上的德星经常靠拢在一块!他不敢怠慢,赶紧向朝廷禀报。说德星聚拢乃是大吉之象,皇城附近一定有大贤大德之人经常聚会。皇上一听龙颜大悦:那赶快派人去找,一定要找到他们。

经过一番调查后,太史官禀报皇上说找到了,是陈寔和荀淑两家。夜观天象,只要他们两家一有聚会,就有德星聚拢的大吉天兆出现。国家贤德之人辈出,吉星高照。汉灵帝也很高兴,立刻下一道旨,在许昌的西湖边建造一座“德星亭”,又名“聚星亭”,以示对陈寔和荀淑两家的表彰,颂扬两家的贤德之名。

许昌有个“德星亭”,皇帝下旨修建,只为表彰两个模范家庭

以上事件,历史上是有文字记载的。在《明一统志》卷,有这样的记载: 德星亭 “在许州西湖上。汉荀淑故宅,陈实尝诣淑,子弟咸在,太史奏德星聚,后人因建亭”。

南朝刘敬叔的《异苑》第四卷中:“陈仲躬从诸子侄造荀季和父子,于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内有贤人聚。”

说到德星亭的位置,在《寰宇记》 卷许州长社县中也有记载: “德星亭,在县西北一里,《汉杂事》云: 陈太邱父子相聚之处。”

由此可见,德星亭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传说故事。建成之后,为文人墨客诗词歌咏,也是历代许昌西湖盛景之一。

许昌有个“德星亭”,皇帝下旨修建,只为表彰两个模范家庭

1977年,许昌德星亭重建。2012年,又对德星亭进行了重修。2017年1月,被认定为魏都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德星亭,已成为许昌西湖公园标志性建筑之一。

德星亭的故事,就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去。它教育我们要做有礼有德之人,见贤思齐。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提醒我们要注重言传身教,教育子女做品格高尚的人。许昌德星亭上一副对联,更是写出了许昌人的品格:仁德忠孝闻名遐迩,清正廉明震铄古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