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原来全靠这个南明王朝的洋使节

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原来全靠这个南明王朝的洋使节

不少媒体报道,在全国抗击新冠病毒期间,中医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下,很多患者得到了痊愈。中医是中华传统医学,在现代医学诞生前,已经是人类重要的医疗体系之一,被视为中国的国粹之一。

而在300多年前,有一位西方人将中医传播到西方,让欧洲第一次知道了遥远东方的医学,他就是来华耶稣会士,波兰人卜弥格。

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原来全靠这个南明王朝的洋使节

01

公元1612年,卜弥格出生于波兰勒阿波城一个虔诚的天主教贵族家庭,从小接受了良好教育。但14岁那年不幸感染疾病,于是发愿如果病得医治,就加入耶稣会。神奇的是,他的病迅速好了,加上家族与医学颇有渊源,于是对从事医疗产生了浓郁兴趣。卜弥格在27岁那年加入以学术研究见长的耶稣会。他在耶稣会修院深造期间,除了掌握艰深的神学知识外,在数学与生物学方面颇有建树。1642年,卜弥格被教会派往中国传教,经过三年的长途跋涉,终于在1645年抵达了中国。

卜弥格来华,先前往海南岛开拓教务,后来升任澳门教区副会长,到广西地区负责教务。卜弥格来华时,正是中国改朝换代的大变革时期。入主中原的满清开始统一战争,而南明朝廷守护着汉人朝廷的尊严。双方彼此攻伐不断,但南明因着各种原因逐渐处于劣势。

面对满清的步步紧逼,南明永历朝廷有了向欧洲国家借兵的想法。希望同为主内弟兄的欧洲国家,能够帮助这个深受天主教影响的南明朝廷渡过危机。

由于卜弥格长期在广西传教,与南明王室的宦官庞天寿关系密切,因此他被任命为外交使节,与助手中国人陈安德,携带皇太后《上教宗书》和《耶稣会总长书》及庞天寿《上教宗书》,出使欧洲。

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原来全靠这个南明王朝的洋使节

02

卜弥格一行于1652年到达威尼斯,但并不受待见。之后前往罗马,但教廷对卜弥格的请求进行了争论,一直没有结果。直到三年后,新教宗亚历山大七世上位,此事才被确定下来。教宗写了回信给南明朝廷,让他们带给各国君主。得到教宗的回信,让卜弥格和陈安德看到一丝希望。他们可以借此说服一些天主教国家的国王,请求他们给予帮助。卜弥格顾不上回老家波兰,立刻马不停蹄地来到葡萄牙的里斯本,受到了葡王约翰四世的接见。经过谈判,约翰四世最终答应给予南明政府军事援助,以抵御满清的进攻。

但是当卜弥格一行到达暹罗后,才发现局势发生了巨大改变,南明的局势逐渐恶化。而澳门的葡萄牙当局为了与满清搞好关系,无视国王的旨意。于是卜弥格与陈安德只好前往安南,但却被无情地挡在国门之外。1659年8月,卜弥格带着遗憾的心情在中越边境安息,当时他身边仅有陈安德一人,足见晚景之凄凉。

卜弥格虽然没有完成南明永历朝廷的外交使命,无法挽救其灭亡的命运。但他在欧洲也并非虚度时光,而是在这一时期内,向西方介绍了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各种科技文化知识,让欧洲人了解中国古代的一些成就。

卜弥格在华传教之余,依靠所学的知识,深入研究中国的地理、生物、医药等等学科。他所编撰的《中国地图册》不但提到了中国的行政区划分,更详细介绍了中国各种矿产资源,让西方人看到这个地大物博的东方古国。

在欧洲出使期间,卜弥格出版了《中国植物志》一书。这是欧洲第一部关于远东和东南亚大自然的著作。

不少学者指出,卜弥格是第一个采用“植物志”这个名称的科学家。本书介绍了中国的各种动植物情况,在将近一百多年的时间,是欧洲唯一能了解中国生物概况的著作,受到不少对中国感兴趣的外国人的青睐,足见这部书在当时产生的积极影响。

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原来全靠这个南明王朝的洋使节

03

当然,卜弥格还是第一位向西方人介绍中国医学的人。他早年就对医学产生了兴趣,来华传教后,接触了中医,对其医疗方法深感有趣,于是致力于中医的研究。他以深厚的西学理论来探讨中国的传统医学,取得不少研究成果。

他首次向西方介绍了阴阳五行、中医脉诊、中医方剂、中医望诊、针灸穴位图解、中草药等等中医学说。他同时也是第一个对中医与西医展开比较研究的人。

卜弥格根据多年的中医研究,撰写《中国医药概说》与《中国诊脉秘法》两本著作,前者收录中药若干种,并附木版、铜版插图,此书现藏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后者介绍了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王叔和的《脉经》,以及中国医学看舌苔的察病方式,曾引起欧洲文化界的注意,后被译为欧洲多种文字刊行,此书现藏大英博物馆。

根据这两本书以及《医学的钥匙》,有学者指出:“卜弥格已经不是单纯的翻译家,俨然就是一位博学的中医学家。全书是他根据对《黄帝内经·素问》、《难经本义》、《脉经》、《易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和《神农本草经》等中医学典籍深入研究后,通过自己的理解、消化、吸收和梳理,进而创作出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中医研究专著。”

卜弥格对于中医的研究,使中国传统医学得以西传,促进了两大文明之间的交流。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鼓浪隐士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